一种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098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汽车场非常活跃,消费者对汽车不仅体现在汽车内在品质要求起越来越高,现对汽车外观要求也与传统购车要求不一样,在以前消费者购车时对产品外观质量不是特另在意只要汽车三大件质量好就可以,现在消费者审美观也随之提高,现汽车上好多产品都属于外观件,生产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把控产品外观要求,那将直接影响到公司在客户端品质影响,更大方向将会影响到整个公司发展,在汽车模顺送钣金模具冲压技术中,在以往我们传统手动生产,产品报废率高,所在对生产线外观要求严的产品就须要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的合格率。在但是传统的在模板锣斜度的出料方式,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产品出料不顺畅,产品易刮花等;也是长期以来困扰着金属冲压界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压料板;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与所述上模压料板对应的对产品加工的浮升料板;所述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还包括送料机,所述送料机向所述浮升料板送料的同时推动所述浮升料板上物料前进一个工作位;所述浮升料板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出料滚轮。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其中,所述浮升料板上表面远离所述送料机一侧设置有用于出料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出料滚轮对应的下料滚轮。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其中,所述下模座与所述浮升料板通过弹性组件连接;所述下模座上还设置有为所述浮升料板纵向运行时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其中,多个所述下料滚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下模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皮带配合的活动轮、安装所述活动轮的安装轴、固定所述安装轴的滑块,和与所述活动轮配合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滑块两侧的固定块;所述滑块与两个所述固定块均通过弹性件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其中,所述活动槽底部设置有触压开关;所述送料机与所述触压开关电连接并由其控制启闭。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其中,所述活动槽内滑动连接设置有对所述活动轮限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活动槽内壁通过弹簧连接;所述限位块朝向所述活动轮一侧表面设置有软胶块,所述软胶块朝向所述活动轮一侧表面设置为齿条状。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其中,所述安装轴上套设有调节片;所述安装轴一端连接有压紧所述调节片的调节旋钮;所述调节片位于所述调节旋钮和所述活动轮之间设置;所述调节片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活动滚珠。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其中,所述活动轮表面设置有与所述调节片匹配的耐磨片。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其中,所述耐磨片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滚珠对应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底部设置有限位凸块。

本发明所述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其中,所述浮升料板侧表面设置有滑块座,所述滑块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面平行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上滑动连接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上设置有斜向上倾斜的齿口;所述下料滚轮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齿口对应的硅胶齿轮;所述上模压料板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摩擦块在所述第二斜面上向上运动的侧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工时,上模下行,上模压料板与浮升料板配合对产品进行冲压加工,产品料带与出料滚轮接触,而后开模,上模压料板上行,送料机送料的同时推动加工好的物料,出料滚轮转动使物料前行一个工位,继续加工至加工好的产品脱离上模压料板范围下料,下料顺畅且不易刮花产品表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开模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合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活动轮和活动槽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活动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开模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摩擦块与下料滚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如图1所示,同时参阅图2、图3和图4,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压料板1;下模包括下模座2,下模座2上设置有与上模压料板1对应的对产品3加工的浮升料板4;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还包括送料机5,送料机5向浮升料板4送料的同时推动浮升料板4上物料前进一个工作位;浮升料板4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出料滚轮40;加工时,上模下行,上模压料板1与浮升料板4配合对产品3进行冲压加工,产品料带与出料滚轮40接触,而后开模,上模压料板1上行,送料机5送料的同时推动加工好的物料,出料滚轮40转动使物料前行一个工位,继续加工至加工好的产品3脱离上模压料板1范围下料,下料顺畅且不易刮花产品表面。

如图1和图2所示,浮升料板4上表面远离送料机5一侧设置有用于出料的第一斜面41;第一斜面41两侧均设置有与出料滚轮40对应的下料滚轮410;产品被推入第一斜面41时及可在下料滚轮410的滚动下延第一斜面41出料,大大增加了出料速度。

如图1和图2所示,下模座2与浮升料板4通过弹性组件20连接;下模座2上还设置有为浮升料板4纵向运行时进行导向的导向组件21;上模压料板1下行至与产品3接触过程中,送料机5进行送料,而后上模压料板1带动浮升料板4一起下行至浮升料板4与下模座接触,而后上模压料板1与浮升料板4对产品3加工,而后上模上行,浮升料板4上行过程中,在第一斜面41上的产品因惯性会延第一斜面41滑下,避免产品在第一斜面41上叠料。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多个下料滚轮410通过皮带411连接;下模座2上设置有与皮带411配合的活动轮22、安装活动轮22的安装轴23、固定安装轴23的滑块24,和与活动轮22配合的活动槽25;活动槽25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滑块24两侧的固定块250;滑块24与两个固定块250均通过弹性件26连接;浮升料板4下行时,皮带411下表面与活动轮22先接触,而后活动轮22受力延活动槽25转动,同时皮带411受力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斜面41上物料下料,进一步防止叠料情况发生。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活动槽25底部设置有触压开关251;送料机5与触压开关251电连接并由其控制启闭;浮升料板4受上模压料板1的力带动下行同时,活动轮22在皮带411作用下运行挤压触压开关251,使得送料机5停止送料,当开模时,活动轮22复位,触压开关251复位,送料机5开始送料,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控制送料机5送料。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活动槽25内滑动连接设置有对活动轮22限位的限位块252;限位块252与活动槽25内壁通过弹簧253连接;限位块252朝向活动轮22一侧表面设置有软胶块254,软胶块254朝向活动轮22一侧表面设置为齿条状;使得活动轮22在复位时通过软胶块254和弹簧253进行双重缓冲,大大增加活动轮22复位速度,防止其出现反弹。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安装轴23上套设有调节片230;安装轴23一端连接有压紧调节片230的调节旋钮231;调节片230位于调节旋钮231和活动轮22之间设置;调节片230两侧表面均设置有多个活动滚珠232;通过调节旋钮231调节调节片230与活动轮22之间的压紧程度,便于应对不同重量的产品3下料,通过活动滚珠232减少活动轮22运动时与调节片230之间磨损。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活动轮22表面设置有与调节片230匹配的耐磨片220;进一步减少磨损。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耐磨片220表面设置有与活动滚珠232对应的环形槽221,环形槽221底部设置有限位凸块(图中未显示),为活动滚珠232在环形槽221内滚动时限位,进而对活动轮22的转动进行限位,避免在上模下行冲量较大时活动轮22与皮带411脱离。

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压料板1;下模包括下模座2,下模座2上设置有与上模压料板1对应的对产品3加工的浮升料板4;汽车部品无划伤出件滚轮结构装置还包括送料机5,送料机5向浮升料板4送料的同时推动浮升料板4上物料前进一个工作位;浮升料板4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出料滚轮40;加工时,上模下行,上模压料板1与浮升料板4配合对产品3进行冲压加工,产品料带与出料滚轮40接触,而后开模,上模压料板1上行,送料机5送料的同时推动加工好的物料,出料滚轮40转动使物料前行一个工位,继续加工至加工好的产品3脱离上模压料板1范围下料,下料顺畅且不易刮花产品表面。

如图5和图6所示,浮升料板4上表面远离送料机5一侧设置有用于出料的第一斜面41;第一斜面41两侧均设置有与出料滚轮40对应的下料滚轮410;产品被推入第一斜面41时及可在下料滚轮410的滚动下延第一斜面41出料,大大增加了出料速度。

如图5和图6所示,浮升料板4侧表面设置有滑块座42,滑块座42上设置有与第一斜面41平行的第二斜面420;第二斜面420上滑动连接有摩擦块43,摩擦块43上设置有斜向上倾斜的齿口430;下料滚轮410表面设置有与齿口430对应的硅胶齿轮412;上模压料板1上设置有驱动摩擦块43在第二斜面420上向上运动的侧刀10;上模下行时,侧刀10驱动摩擦块43延第二斜面420向上运动,齿口430与硅胶齿轮412向配合,带动硅胶齿轮412顺时针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斜面41上产品下料,开模时,齿口430背面与硅胶齿轮412接触,则不会触动硅胶齿轮412逆时针转动。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