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托盘成型方法、新能源汽车托盘及新能源汽车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50974阅读:1536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托盘成型方法、新能源汽车托盘及新能源汽车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新能源汽车托盘成型方法、新能源汽车托盘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通常包括:托盘底板及四条组成托盘边框的边管,在进行组装时,需要将四条边管逐一焊接在一起,期间需要多次拆卸、装夹边管,极为耗费工时。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托盘成型方法、新能源汽车托盘及新能源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托盘边框由四条边管逐一焊接成型,需要多次拆卸、装夹边管,以致于耗费工时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汽车托盘成型方法,其中,包括步骤如下:

将准备好的流动填充物填充至空芯直管,直至流动填充物充满空心直管;

将填充有流动填充物的空芯直管装夹至专用夹具;

通过折弯设备对已装夹于所述专用夹具且填充有流动填充物的空芯直管进行折弯,使空芯直管变形为l型管;

再次通过折弯设备对所述l型管进行折弯,使l型管变形为u型管;

将封口边管卡合至所述u型管的开口端,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封口边管及u型管,以形成回字型的托盘边框;

将所述托盘边框焊接于托盘底板,形成新能源汽车托盘。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盘成型方法,其中,所述流动填充物为砂砾。

一种通过如上所述新能源汽车托盘成型的新能源汽车托盘,其中,由且仅由托盘底板及托盘边框组成,所述托盘边框焊接于所述托盘底板上端面边缘,由一u型管及一封口边管组成,所述u型管中部形成有一u型腔,所述封口边管中部形成有一连接通道,所述封口边管焊接于u型管的开口端,所述连接通道连通u型腔后形成一循环密封腔。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盘,其中,所述u型管由一体成型的三个管部组成,三个管部的外端面分别与托盘底板三个侧边的形状及尺寸相适配,且分别与托盘底板三个侧边的端面相平齐,三个侧边分别为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及第三侧边。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盘,其中,所述封口边管的外端面与托盘底板的第四侧边的形状及尺寸相适配;封口边管的外端面与托盘底板的第四侧边的端面相平齐。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盘,其中,所述u型管两端由内端面向外端面倾斜延伸有一第一连接管部;所述封口边管两端适配两个第一连接管部分别延伸有一第二连接管部,所述第一连接管部及第二连接管部皆呈直角三角型。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盘,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部及第二连接管部的两个内角皆为45°。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盘,其中,所述u型管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将u型腔分割为多个子腔。

优选方案中,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盘,其中,所述封口边管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与第一加强筋一一对应,将连接通道分割为多个子通道,每个子通道连通一子腔后形成一循环密封子腔。

一种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如上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盘。

本发明所提供的新能源汽车托盘成型方法,由于采用了填充流动填充物后折弯的方式,使得托盘边框在成型时不必再进行逐条焊接,仅需进行填充、折弯即可完成u型管的成型,然后再卡合焊接封口边管于u型管开口端即可完成整个托盘边框的制造,简化了工序,减少了工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新能源汽车托盘成型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新能源汽车托盘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新能源汽车托盘较佳实施例中横向加强筋及纵向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传统新能源汽车托盘成型方法的缺点不仅在于耗费工时较长,还浪费人工,更容易造成各个边关连接处的密封不完整,使整个边框强度不足;这些问题都是由整个边框的结构组成及工艺流程所引起的,最理想的状况是将整个边框做成完整的o型框,但从理论上及操作上皆无法实现,所以采用本发明中的u型管与封口边管焊接的结构便成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最佳方案。由于托盘边框由多个空芯管组成,属于空芯异型材料的组合体,直接折弯将导致折弯处严重变形,无法得到预想的u型管,所以本发明采用在空芯直管内填充流动填充物的方式,避免折弯时的变形,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空芯直管内流动填充物的存在,在折弯时空芯直管受折弯力时有流体填充物支撑于其内部,折弯的结果将变成空芯直管逐步变形,而流动填充物随着空芯直管的变形,被向外挤压,从而避免了空芯直管直接受力变形而产生的畸形管。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新能源汽车托盘成型方法,具体包括步骤如下:

s100、将准备好的流动填充物填充至空芯直管,直至空芯直管内的流动填充物足以保证空芯直管在折弯时,两个折弯处皆不会被损坏,所述流动填充物优选为砂砾;优选空芯直管内充满流动填充物。

s200、将填充有流动填充物的空芯直管装夹至专用夹具。

s300、通过折弯设备对已装夹于所述专用夹具且填充有流动填充物的空芯直管进行折弯,使空芯直管变形为l型管。

s400、再次通过折弯设备对所述l型管进行折弯,使l型管变形为u型管。

s500、将封口边管卡合至所述u型管的开口端,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封口边管及u型管,以形成回字型的托盘边框。

s600、将所述托盘边框焊接于托盘底板,形成新能源汽车托盘。

如图2所示,结构上的改进,具体如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新能源汽车托盘,其由且仅由托盘底板100及托盘边框组成,其中,托盘底板100为一平板,托盘边框则由u型管及封口边管240组成,所述u型管由一体成型的直管经过两次折弯而成,每次折弯工艺将从原直管上折弯出一部分作为侧管,再加上折弯后剩余的直管部分,最终形成依次设置的上侧管210、左直管220及下侧管230三个边管,上侧管210与下侧管230对称设置,而后封口边管240通过氩弧焊的焊接方法固定于上侧管210及下侧管230之间,也就是u型管的开口端;u型管与封口边管240焊接后将形成一完整的托盘边框。而托盘边框的形状优选与底盘的外边缘形状相适配,较佳的选择是:两个角呈直角、两个角呈圆弧状,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因为折弯过程中所形成的是圆弧状的折弯处250,即上侧管210与左直管220之间有一圆弧状的过渡管,下侧管230与左直管220之间同理,而封口边管240焊接则不便将连接处设置为圆弧状;也就是说,由工艺决定,上述结构是托盘底板100与托盘边框适配的最佳形状。

在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u型管中部形成有一u型腔,所述封口边管240中部形成有一连接通道,所述封口边管240焊接于u型管的开口端,所述连接通道连通u型腔后形成一循环密封腔。循环密封腔的设置可减轻整个汽车托盘的重量,从而降低新能源汽车的负重,提高其续航能力。

所述u型管由一体成型的三个管部组成,三个管部的外端面分别与托盘底板100三个侧边的形状及尺寸相适配。三个管部即为上述的上侧管210、左直管220及下侧管230,之所以将托盘底板100的形状设置为与托盘边框相适配,是为了更大化的利用新能源汽车的内部空间,同时提高托盘底板100与托盘边框的连接稳定性。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该效果,本发明还将三个管部的外端面设置为分别与托盘底板100三个侧边的端面相平齐,三个侧边分别为第一侧边、第二侧边及第三侧边。

同理,本发明还选择将所述封口边管240的外端面与托盘底板100的第四侧边的形状及尺寸相适配,并将封口边管240的外端面与托盘底板100的第四侧边的端面相平齐。将整个托盘边框与托盘底板100完全适配,即托盘边框的外端面与托盘底板100的外缘相平齐可将新能源汽车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及托盘底板100与托盘边框的连接稳定性提高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封口边管240及u型管与托盘底板100的适配并非两个独立的技术特征,而是托盘底板100与托盘边框适配方案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本发明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u型管两端由内端面向外端面倾斜延伸有一第一连接管部260;所述封口边管240两端适配两个第一连接管部260分别延伸有一第二连接管部,所述第一连接管部260及第二连接管部皆呈直角三角型。本发明之所以设置第一连接管部260及第二连接管部是为了更好的连接u型管及封口边管240,可以理解的是,将封口边管240首先卡合于u型管开口端然后焊接,比将封口边管240设置为单纯的直管对准u型管开口端焊接的定位精度要高,那么对于二者的连接稳定性及二者连接后形成的循环密封腔的密封性而言都有极大的好处。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选择将所述第一连接管部260及第二连接管部的两个内角皆设置为45°,一则让封口边管240在卡合于u型管开口端时能够更顺利的进入,二则可提高第一连接管部260及第二连接管部的强度,避免其中一个因内角较小而容易损坏。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托盘边框的强度,所述u型管在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将u型腔分割为多个子腔,而适配第一加强筋,所述封口边管240在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与第一加强筋一一对应,将连接通道分割为多个子通道,每个子通道连通一子腔后形成一循环密封子腔。

为了提高托盘边框四个侧面的强度,本发明选择所述第一加强筋中既有横向加强筋270,又有纵向加强筋280,且使横向加强筋270与纵向加强筋280纵横交错,若只设横向加强筋270将造成上端面及下端面无加强筋,容易在遭受压力后内瘪,而只设纵向加强筋280将造成左端面及右端面无加强筋,容易受压内瘪;第二加强筋的设置同理,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新能源汽车托盘。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