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电蚀加工的工件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189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蚀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电蚀加工的工件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电蚀加工是利用浸在工作液中的两极间脉冲放电时产生的电蚀作用蚀除导电材料的特种加工方法。电蚀加工时工具电极和工件分别接脉冲电源的两极,并浸入工作液中,或将工作液充入放电间隙,通过间隙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工具电极向工件进给,当两电极间的间隙达到一定距离时,两电极上施加的脉冲电压将工作液击穿,产生火花放电。在放电的微细通道中瞬时集中大量的热能,温度可高达一万摄氏度以上,压力也有急剧变化,从而使这一点工作表面局部微量的金属材料立刻熔化、气化,并爆炸式地飞溅到工作液中,迅速冷凝,形成固体的金属微粒,被工作液带走,这时在工件表面上便留下一个微小的凹坑痕迹,放电短暂停歇,两电极间工作液恢复绝缘状态。紧接着,下一个脉冲电压又在两电极相对接近的另一点处击穿,产生火花放电,重复上述过程。这样,虽然每个脉冲放电蚀除的金属量极少,但因每秒有成千上万次脉冲放电作用,就能蚀除较多的金属,具有一定的生产率。在保持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恒定放电间隙的条件下,一边蚀除工件金属,一边使工具电极不断地向工件进给,最后便加工出与工具电极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来。因此,只要改变工具电极的形状和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就能加工出各种复杂的型面。

在电蚀加工过程中需对工件进行定位,目前针对不同大小形状的工件需配备有不同的夹具,这导致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频繁的更换夹具,这会严重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电蚀加工的工件夹持机构,其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且能适应一定范围内不同大小形状的工件,能提升加工效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适用于电蚀加工的工件夹持机构,包括定位筒、夹块、压板、压缩弹簧及限位筒,所述定位筒竖直设置且其下端构成有封口板,夹块固定于定位筒侧壁顶部,夹块面向定位筒中轴线的一侧构成斜面且夹块上端距定位筒中轴线的间距小于其下端距定位筒中轴线的间距,夹块的数量为多块,多块夹块均匀分布于定位筒上端的圆周上;所述压板、压缩弹簧及限位筒均设于定位筒内,限位筒上端连接于压板的底部,所述压缩弹簧上端嵌入限位筒内且与压板底部连接,压缩弹簧下端连接在定位筒的封口板上;所述压板构成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一漏料孔,所述定位筒的封口板上构成有第二漏料孔。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筒包括下筒体和上筒体,所述上筒体嵌入下筒体内且通过螺纹匹配的方式与下筒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筒顶部内凹构成有多个定位螺孔,所述夹块通过穿过夹块且嵌入定位螺孔内的定位螺栓及套设在定位螺栓上的限位螺母固定在定位筒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块面向定位筒中轴线的一侧的倾角为30°~60°。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在本发明应用时,待加工工件放置于压板上,待加工工件在夹块的限位作用下的压缩弹簧的顶持作用下进行定位,针对不同大小形状的工件,在一定范围内不同大小形状的工件均可限位多个夹块顶部下方的区域内,如此,本发明可定位不同大小形状的工件,能提升加工效率。

(2)本发明配备有限位筒,在限位筒的作用下,能防止压缩弹簧偏移,使本发明应用时定位更加精准。

(3)本发明配备有第一漏料孔和第二漏料孔,在本发明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废料依次通过第一漏料孔和第二漏料孔漏除,能避免废料不便于排除而影响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下筒体,2、上筒体,3、夹块,4、压板,5、压缩弹簧,6、待加工工件,7、第一漏料孔,8、第二漏料孔,9、限位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电蚀加工的工件夹持机构,包括定位筒、夹块3、压板4、压缩弹簧5及限位筒9,其中,定位筒竖直设置且其下端构成有封口板,夹块3固定于定位筒侧壁顶部,夹块3面向定位筒中轴线的一侧构成斜面且夹块3上端距定位筒中轴线的间距小于其下端距定位筒中轴线的间距。本实施例中夹块3的数量为多块,多块夹块3均匀分布于定位筒上端的圆周上。本实施例的压板4、压缩弹簧5及限位筒9均设于定位筒内,限位筒9上端连接于压板4的底部,压缩弹簧5上端嵌入限位筒9内且与压板4底部连接,压缩弹簧5下端连接在定位筒的封口板上。本实施例的压板4构成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一漏料孔7,定位筒的封口板上构成有第二漏料孔8。本实施例在具体设置时,夹块3面向定位筒中轴线的一侧的倾角优选为30°~60°。

本实施例应用时,待加工工件6放置于压板4上,在夹块3与压缩弹簧5的作用下进行夹持定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定位筒包括下筒体1和上筒体2,上筒体2嵌入下筒体1内且通过螺纹匹配的方式与下筒体1连接。限位筒9下端嵌入下筒体1内,进而可由下筒体1对限位筒9进行下限位。

实施例3:

为了使本实施例应用时夹块3安装便捷,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定位筒顶部内凹构成有多个定位螺孔,夹块3通过穿过夹块3且嵌入定位螺孔内的定位螺栓及套设在定位螺栓上的限位螺母固定在定位筒上。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蚀加工的工件夹持机构,包括定位筒、夹块、压板、压缩弹簧及限位筒,其中,定位筒竖直设置且其下端构成有封口板,夹块固定于定位筒侧壁顶部,夹块面向定位筒中轴线的一侧构成斜面且夹块上端距定位筒中轴线的间距小于其下端距定位筒中轴线的间距,夹块的数量为多块,多块夹块均匀分布于定位筒上端的圆周上。压板、压缩弹簧及限位筒均设于定位筒内,限位筒上端连接于压板的底部,压缩弹簧上端嵌入限位筒内且与压板底部连接,压缩弹簧下端连接在定位筒的封口板上。压板构成有贯穿其上下端面的第一漏料孔,定位筒的封口板上构成有第二漏料孔。本发明应用时能适应一定范围内不同大小形状的工件,并能提升工件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远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南红鞋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2
技术公布日:2018.0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