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杆体校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1949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杆体校直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杆体校直机,特别是一种自动杆体校直机。



背景技术:

杆体工件在长期使用后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或变形,需要通过校直机对其进行校直来保持杆件的直线度和工作性能。但目前的校直机大多需要工人通过手动完成对压块的移动和对杆件的校直工作,导致工人的工作强度较大,校直效率较低;并且现有校直机中用于支撑杆件的托板大多无法移动,导致校直机无法对一些长度较短的杆件进行校直工作,适用性较差。因此,现有的校直机存在校直效率低、适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杆体校直机。它具有校直效率高、适用性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杆体校直机,包括并排放置的横移轨道,横移轨道两侧底部分别设有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横移轨道顶部两侧均设有电动葫芦,横移轨道上经移动轮设有压板固定架,压板固定架上端分别经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连接两侧电动葫芦,压板固定架底部设有丝杆升降机,丝杆升降机的伸出轴连接有驱动电机,丝杆升降机下端设有v形压块;所述左固定架上设有第一v形托架,所述右固定架上经直线滑轨设有第二v形托架,第一v形托架和第二v形托架上均设有若干圆杆。

前述的一种自动杆体校直机中,所述电动葫芦经固定座放置在横移轨道顶部。

前述的一种自动杆体校直机中,所述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之间设有固定槽钢,所述直线滑轨的导轨一侧经螺栓连接固定槽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电动葫芦带动压板固定架进行横向移动,通过丝杆升降机和驱动电机带动v形压块进行升降,校直过程中无需工人辅助,校直效率较高;通过直线滑轨和第二v形托架的结构配合,使工人可以根据杆件的长度自动调节第二v形托架的横向位置,从而使校直机可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杆件,适用性较好。此外,本发明通过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之间的固定槽钢,可以有效提高校直机的受力强度;通过第一v形托架和第二v形托架上的圆杆可以有效减少v形托架与杆件之间的接触面积,避免杆件在校直时出现旋转或倾斜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校直机的稳定性和校直效率。所以,本发明能够对杆件进行自动校直,校直效率高、适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横移轨道,2-左固定架,3-右固定架,4-电动葫芦,5-移动轮,6-压板固定架,7-第一连接座,8-第二连接座,9-丝杆升降机,10-驱动电机,11-v形压块,12-第一v形托架,13-直线滑轨,14-第二v形托架,15-圆杆,16-固定座,17-固定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自动杆体校直机,构成如图1和2所示,包括并排放置的横移轨道1,横移轨道1两侧底部分别设有左固定架2和右固定架3,横移轨道1顶部两侧均设有电动葫芦4,横移轨道1上经移动轮5设有压板固定架6,压板固定架6上端分别经第一连接座7和第二连接座8连接两侧电动葫芦4,压板固定架6底部设有丝杆升降机9,丝杆升降机9的伸出轴连接有驱动电机10,丝杆升降机9下端设有v形压块11;所述左固定架2上设有第一v形托架12,所述右固定架3上经直线滑轨13设有第二v形托架14,第一v形托架12和第二v形托架14上均设有若干圆杆15。

所述电动葫芦4经固定座16放置在横移轨道1顶部。

所述左固定架2和右固定架3之间设有固定槽钢17,所述直线滑轨13的导轨一侧经螺栓连接固定槽钢1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经直线滑轨13手动将第二v形托架14调节到位后,将杆件的两端分别放置在第一v形托架12和第二v形托架14上,并将杆件的弯曲处竖直向上;杆件放置后经电动葫芦4将压板固定架6移动到杆件弯曲处的正上方,压板固定架6到位后开启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旋转带动丝杆升降机9伸出杆头并使v形压块11接触杆件,从而完成对杆件的校直工作;杆件在校直时第一v形托架12和第二v形托架14上的圆杆可以增加杆件在旋转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从而避免杆件在校直时出现倾斜或旋转的现象,提高了校直机的工作效率和校直效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杆体校直机,包括并排放置的横移轨道,横移轨道两侧底部分别设有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横移轨道顶部两侧均设有电动葫芦,横移轨道上经移动轮设有压板固定架,压板固定架上端分别经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连接两侧电动葫芦,压板固定架底部设有丝杆升降机,丝杆升降机的伸出轴连接有驱动电机,丝杆升降机下端设有V形压块;所述左固定架上设有第一V形托架,所述右固定架上经直线滑轨设有第二V形托架,第一V形托架和第二V形托架上均设有若干圆杆。本发明通过电动葫芦、驱动电机和丝杆升降机的配合,使校直机能够对杆件进行自动校直,校直效率高、适用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徐忠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忠平
技术研发日:2017.11.07
技术公布日:2018.0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