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角度等间距统一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1859发布日期:2018-06-08 20:2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等角度等间距统一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等角度等间距统一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割草机滚刀加工过程中,需将多个隔板间隔焊接固定在一滚刀轴上,相邻隔板之间的间距相同,之后再将滚刀片插入到隔板上的插槽内;而不同规格尺寸的滚刀的隔板间距也是不同的,而各隔板上用于插装滚刀片的插装机构的位置是与隔板一一对应的且多个插装机构也是呈与滚刀片螺旋状的形状相排布,当隔板间距改变时,相邻的插装机构不仅上下位置需要改变且相对角度也需要改变,而现有技术中不能设备自动实现等角度等间距统一调节,只能将整套插装机构进行更换,以加工不同规格的滚刀,比较麻烦,设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存在等角度等间距统一调节的技术要求,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紧凑、能自动进行等角度和等间距同步统一调节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等角度等间距统一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以及设置在机座上的多个自上而下间隔排列的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包括调节座及设置在调节座上的旋转座,各旋转座同心设置,机座上设有竖直的滑道,各调节座沿滑道依次排列,其中位于首位或末位的调节单元的调节座和旋转座均固定设置,其余各调节座均能沿滑道上下滑动,其余各旋转座转动设置在对应调节单元的调节座上,相邻两旋转座之间通过一连接机构相连,相邻两调节座之间通过一传动机构相连,一驱动机构通过各传动机构能依次带动各调节座同向移动且相邻两调节座之间的相对移动距离均相同,各调节座移动的同时能带动对应的各旋转座同向转动且相邻两旋转座之间的相对转动角度均相同。

在上述的等角度等间距统一调节装置中,传动机构包括相连的螺杆和螺母,同一传动机构的螺杆和螺母分设在对应的相邻两调节座上,螺杆转动设置在调节座上,螺母固定在调节座上,相邻两传动机构的两螺母分设在相邻两调节座上,相邻两螺杆之间还通过一连接结构同心相连,固定设置的调节座上的螺杆在上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且通过各连接结构依次带动其余各螺杆转动,相邻两螺杆还能沿轴向相对移动。

在上述的等角度等间距统一调节装置中,所述的驱动机构为电机,电机固定在上述机座上或固定设置的调节座上。

在上述的等角度等间距统一调节装置中,所述的连接结构为一连接轴,该连接轴的截面为多边形,上述螺杆设有内孔且内孔形状与连接轴相配合,连接轴的两端分别插设在相邻两螺杆的内孔内。

在上述的等角度等间距统一调节装置中,位于最上端的调节座固定设置在上述机座上。

在上述的等角度等间距统一调节装置中,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和滚轮,连接件和滚轮分设在相邻两旋转座上,连接件一端固定在对应旋转座的侧部上,另一端为一呈螺旋形的导向端,滚轮转动设置在对应旋转座侧部上,滚轮在导向端的两侧均至少设有一个,各滚轮均靠在导向端的对应侧部上,所述的导向端的螺旋角度按相连的两旋转座之间的相对竖直移动单位距离内所需的相对转动角度设置。

在上述的等角度等间距统一调节装置中,通过同一上述连接机构相连的两旋转座中,该连接机构对应的连接件固定在下方的旋转座上,对应的滚轮转动设置在上方的旋转座上。

在上述的等角度等间距统一调节装置中,各导向端均螺旋向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各旋转座不仅能等间距同向竖直移动且能同步等角度同向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相邻两传动机构之间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调节座;3、旋转座;4、固定部;5、螺杆;6、螺母;7、连接轴;8、连接件;9、滚轮;10、导向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等角度等间距统一调节装置,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上的多个调节单元以及驱动机构,各调节单元自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调节单元包括调节座2以及设置在调节座2上的旋转座3,机座1上设有竖直设置的滑道,各调节座2沿滑道自上而下依次排列设置,调节座2的一端为固定部4,固定部4和旋转座3同心且均中空,其中位于最上端的调节座2固定在机座1上且其上的旋转座3也与其固定部4固连,其余各调节座2均能沿滑道上下滑动,其余下方各旋转座3转动设置在对应固定部4上,该调节装置可以应用在滚刀加工上,滚刀片的插装装置和焊接装置可以设置在旋转座3上。

相邻两调节座2之间通过一传动机构相连,该传动机构包括螺纹连接的螺杆5和螺母6,同一传动机构的螺杆5和螺母6分设在对应的相邻两调节座2上,其中螺杆5通过滚动轴承和轴承座转动设置在该相邻调节座2中位于上方的调节座2的下部,对应螺母6固定在下方调节座2的上部,最上端的调节座2上只设有螺杆5,最下端的调节座2上只设有螺母6;相邻两螺杆5之间通过一连接轴7同心相连,该连接轴7的截面为多边形,螺杆5设有内孔且内孔形状与连接轴7相配合,连接轴7的两端分别插设在相邻两螺杆5内孔内,因此通过该连接轴7相连的相邻两螺杆5既能一起转动又能相对沿轴向移动;最上端的调节座2上设有驱动其上螺杆5转动的电机。

相邻两旋转座3之间通过一连接机构相连,该连接机构包括连接件8和滚轮9,连接件8呈类似“7”字型,连接件8和滚轮9分设在相邻两旋转座3上,连接件8下端固定在下方的旋转座3侧部,上端为一呈螺旋形且向左上方延伸的导向端10,该导向端10位于上方旋转座3侧部处,滚轮9转动设置在上方旋转座3的侧部上,滚轮9在导向端10的两侧均设有一个滚轮9,各滚轮9均靠在导向端10的对应侧部上,导向端10的螺旋角度按相连的两旋转座3之间的相对竖直移动单位距离内所需的转动角度设置,例如相连的两旋转座3竖直距离增加1mm,相对旋转角度需是5度,那么导向端10的螺旋角度就需按能保证这个距离和角度关系的数值设置(应用在滚刀加工上时,导向端的螺旋角度与滚刀片的螺旋角度相同)。由于调节座2是带动相应的旋转座3竖直移动的,连接件8限制了旋转座3随对应调节座2直接竖直直接上下移,旋转座3需通过转动来实现下移。

由于各连接件8的螺旋方向和螺旋角度均相同,所以下方各旋转座3相对与上方第一个旋转座3的竖直移动方向相同时,各旋转座3相对该第一个旋转座3的转动方向和转动角度都相同,距离增加均逆时针转,距离减少均顺时针转。

工作原理:电机驱动最上端的第一个调节座2上的第一个螺杆5转动,第一个螺杆5转动通过对应螺母6带动第二个调节座2相对第一个调节座2向下移动一行程,假设该行程是2mm,而位于第二个调节座2上的第二个螺杆5也同时随第二个调节座2下移2mm,而该第二个螺杆5的向下移动又能通过相应螺母6带动第三个调节座2相对第一个调节座2下移2mm,且同时第一个螺杆5通过连接轴7又带动第二个螺杆5转动,第二个螺杆5转动又能通过相应螺母6带动第三个调节座2相对第二个调节座2下移2mm,因此第三个调节座2相对第一个调节座2总共下降了4mm,以此类推,相邻两调节座2之间均增加了2mm;由于最上端的第一个固定部4和第一个旋转座3固定不动,第二个调节座2带动第二个旋转座3下移时,由于连接件8的导向端10的导向作用,所以第二个旋转座3不会直接竖直向下移动,而是边转动边向下移动,所以第二个旋转座3会相对第一个旋转座3下降2mm且转动一角度,假设逆时针转动10度,而第二个旋转座3的转动又通过第二连接件8推动第三个旋转座3相对第一个旋转座3也逆时针转动10度,而由于第三个旋转座3又在第三个调节座2的带动下下移2mm,同样由于第二个连接件8的导向作用,第三个旋转座3会相对第二个旋转座3转动逆时针转动10度,所以第三个旋转座3相对第一个旋转座3总共逆时针转动了20度,以此类推,相连两个旋转座3之间竖直距离均增加了2mm,相对角度均增加了10度,而调节座2上移时,各旋转座3则顺时针转动。

应该理解,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