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轮轴端面高效压销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688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凸轮轴端面高效压销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确切地说是一种凸轮轴端面高效压销机。



背景技术:

在汽车凸轮轴的生产过程中,均需要对凸轮轴端面进行定位销的安装作业工序,当前在进行该步骤作业是,在基于传统由工作人员手动压制安装的基础上,逐渐出现了利用小型液压缸、气压缸等设备作为动力源的压销设备进行凸轮轴端面压销作业的设备,从而较传统的手工作业极大的提高了压销作业的效率和质量,并降低了劳动强度,但随着对该类设备使用的深入,以及凸轮轴生产对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要求的的不断提高,当前所使用的这类利用小型液压缸、气压缸等设备作为动力源的压销设备一方面存在着对凸轮轴的承载能力和定位精度相对较差等不足,从而严重影响了凸轮轴压销作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还存在着运行自动化程度低,一台设备一次仅能满足一个人对单个凸轮轴进行压销作业需要,从而极大的影响了凸轮轴压销作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大大的增加了劳动强度,因此针对这一现象,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凸轮轴端面压销机设备,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凸轮轴端面高效压销机,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具有运行自动化程度高,加工定位精度高、承载力稳定,另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同时满足同时对一个或多个凸轮轴进行压销作业的需要,从而有效的达到提高凸轮轴端面压销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凸轮轴端面高效压销机,包括承载基座、导向轨、工作台、压销机构、驱动轨道、承载定位块、到位传感器及控制系统,承载基座上设至少一条导向轨,且导向轨与水平面垂直分布,工作台通过导向轨安装在承载基座上并沿着承载基座轴线方向上下滑动,工作台上表面与承载基座轴线垂直分布,工作台上设至少一条定位槽,定位槽与工作台表面平行分布,压销机构至少一个,压销机构轴线与工作台上表面垂直分布,压销机构通过导向轨与工作台上表面垂直连接,驱动轨道嵌于工作台的定位槽侧表面上,且每条定位槽上均设至少一条驱动轨道,驱动轨道两端均超出工作台至少10厘米,定位槽、压销机构及驱动轨道共同构成一个工作组,且每个工作组中均包括一个定位槽、一个压销机构和至少一条驱动轨道,同一工作组中的定位槽与压销机构所对应的导向轨平行分布,承载定位块嵌于驱动轨道内,并与驱动轨道间滑动连接,到位传感器若干,并均布承载定位块及压销机构驱动轨道上,控制系统安装在承载基座上,并分别与压销机构、驱动轨道及到位传感器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销机构包括冲压装置、冲压头、承载立柱及工作头,所述的承载立柱轴线与工作台上表面垂直分布,承载立柱上至少一条导向轨,且导向轨与承载立柱轴线平行分布,所述的工作头通过导向轨滑动安装在承载立柱上,且工作头与导向轨间通过行走机构连接,所述的冲压装置安装在工作头上,冲压装置前端与冲压头连接,所述的冲压头包括连接块、冲杆及限位杆,所述的连接块上端面与冲压装置间通过棘轮机构连接并相互同轴分布,所述的连接块下端面设连接槽,并通过连接槽分别与冲杆及限位杆相互滑动连接,所述的冲杆及限位杆轴线均与工作台垂直分布,并与定位槽轴线垂直相交,所述的冲杆一条,限位杆至少两条,且各限位杆以冲杆轴线对称分布,所述的连接块下表面和限位杆外侧面上均设至少一个到位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冲压头上设防护板,所述的防护板分别与各限位杆前端面相抵,并与限位杆轴线垂直分布,所述防护板上另环绕防护板轴线均布若干定位销孔,所述的冲杆轴线与其中一个定位销孔同轴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定位块包括承载块及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通过导向轨与承载块上表面滑动连接并相互平行分布,所述的承载块及定位板上均设定位槽,其中定位板上的定位槽宽度比承载块定位槽宽度窄3—10毫米,且定位板上的定位槽与承载块定位槽轴线呈0°—90°夹角,所述的承载块上另设至少一个到位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定位槽内表面上另设弹性防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轨道两端下表面均设辅助承载杆,所述的辅助承载杆一端通过棘轮机构与驱动轨道铰接,另一端通过滑块与承载基座上的导向轨滑动连接。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具有运行自动化程度高,加工定位精度高、承载力稳定,另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同时满足同时对一个或多个凸轮轴进行压销作业的需要,从而有效的达到提高凸轮轴端面压销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2所述的一种凸轮轴端面高效压销机,包括承载基座1、导向轨2、工作台3、压销机构4、驱动轨道5、承载定位块6、到位传感器7及控制系统9,承载基座1上设至少一条导向轨2,且导向轨2与水平面垂直分布,工作台3通过导向轨2安装在承载基座1上并沿着承载基座1轴线方向上下滑动,工作台3上表面与承载基座1轴线垂直分布,工作台3上设至少一条定位槽8,定位槽8与工作台3表面平行分布,压销机构4至少一个,压销机构4轴线与工作台3上表面垂直分布,压销机构4通过导向轨3与工作台3上表面垂直连接,驱动轨道5嵌于工作台的定位槽8侧表面上,且每条定位槽8上均设至少一条驱动轨道5,驱动轨道5两端均超出工作台3至少10厘米,定位槽8、压销机构4及驱动轨道5共同构成一个工作组,且每个工作组中均包括一个定位槽8、一个压销机构4和至少一条驱动轨道5,同一工作组中的定位槽8与压销机构4所对应的导向轨2平行分布,承载定位块6嵌于驱动轨道5内,并与驱动轨道5间滑动连接,到位传感器7若干,并均布承载定位6块及压销机构4驱动轨道上,控制系统9安装在承载基座1上,并分别与压销机构4、驱动轨道5及到位传感器7电气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压销机构4包括冲压装置41、冲压头42、承载立柱43及工作头44,所述的承载立柱43轴线与工作台3上表面垂直分布,承载立柱43上至少一条导向轨2,且导向轨2与承载立柱43轴线平行分布,所述的工作头44通过导向轨2滑动安装在承载立柱43上,且工作头44与导向轨2间通过行走机构连接,所述的冲压装置41安装在工作头44上,冲压装置41前端与冲压头42连接,所述的冲压头42包括连接块421、冲杆422及限位杆423,所述的连接块421上端面与冲压装置41间通过棘轮机构连接并相互同轴分布,所述的连接块421下端面设连接槽45,并通过连接槽45分别与冲杆422及限位杆423相互滑动连接,所述的冲杆422及限位杆423轴线均与工作台3垂直分布,并与定位槽8轴线垂直相交,所述的冲杆422一条,限位杆423至少两条,且各限位杆423以冲杆422轴线对称分布,所述的连接块421下表面和限位杆外423侧面上均设至少一个到位传感器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冲压装置41为液压缸、气压缸、凸轮机构、丝杠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冲压头42上设防护板424,所述的防护板424分别与各限位杆423前端面相抵,并与限位杆423轴线垂直分布,所述防护板424上另环绕防护板424轴线均布若干定位销孔425,所述的冲杆422轴线与其中一个定位销孔425同轴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承载定位块6包括承载块61及定位板62,所述定位板62通过导向轨2与承载块61上表面滑动连接并相互平行分布,所述的承载块61及定位板62上均设定位槽63,其中定位板62上的定位槽63宽度比承载块61定位槽63宽度窄3—10毫米,且定位板62上的定位槽63与承载块61定位槽63轴线呈0°—90°夹角,所述的承载块61上另设至少一个到位传感器7。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槽63内表面上另设弹性防护层64。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轨道5两端下表面均设辅助承载杆10,所述的辅助承载杆10一端通过棘轮机构与驱动轨道5铰接,另一端通过滑块11与承载基座1上的导向轨2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电路9为基于DSP芯片组、FPGA芯片组或可编程控制器为基础的自动化控制电路。

本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根据使用需要,将选择具备满足使用要求的定位槽的工作台,然后将工作台安装到承载基座上,并调整到合适的高度,然后将压销机构、驱动轨道安装到工作台相应的工作位置上,最后进行承载定位块、到位传感器及控制系统的安装及设备运行调试,在完成设备调试后,将凸轮轴安装到承载定位块上,并确保凸轮轴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然后由承载定位块沿着驱动轨道运行并将凸轮轴转运至压销机构下方,并通过到位传感器对凸轮轴位置进行定位,然后驱动压销机构,由压销机构中的冲杆下行将销钉压入到凸轮轴端面的销孔中,然后冲杆上行复位,同时承载定位块携带凸轮轴沿着驱动轨道运行,并将凸轮轴转运至驱动轨道另一端由工作人员卸下压制好的凸轮轴,并将承载定位块转运至原外,重新进行凸轮轴安装及转运作业即可,在运行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同时在一条驱动轨道上设多个承载定位块同时进行工作,相邻的承载定位块之间预留出一定的隔离距离即可。

本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具有运行自动化程度高,加工定位精度高、承载力稳定,另一方面可根据使用需要,同时满足同时对一个或多个凸轮轴进行压销作业的需要,从而有效的达到提高凸轮轴端面压销作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