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排专用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6054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排专用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排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排专用加工机。



背景技术:

铜排加工机有剪切、冲孔、大折弯、小折弯五个加工单元,主要功能为加工不同规格的铜、铝铜排,只需用相应的加工单元,就能方便、快捷的对铜、铝排进行剪切、冲孔(圆孔、腰型孔),折平弯、立弯、压花、压平、扭麻花、压电缆接头等各种不同的加工。广泛用于高低压开关柜、变电站、铜排槽、桥架、电器开关、通讯设备、家用电器、船舶制造、办公自动化设备、电梯制造、机箱机柜制造等电气成套制造行业。铜排加工机是参照国外先进产品,并结合国内实际,为提高工作效率及保证作业安全之要求而设计的配套设备。最适合制作大型的电控箱及输配电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使用。

现有的可参考申请号为201110047418.4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多工位铜排加工机的冲孔机,包括工作台、设置在工作台上面的压板,压板上设有模头本体,模头本体内设置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纵向设置在模头本体内的纵向通孔、定位构件和复位弹簧,在压板上设置有纵向通道,定位构件一端穿过纵向通孔和纵向通道,定位构件与纵向通孔内壁以及纵向通道间隙配合,复位弹簧设置在纵向通孔内,复位弹簧套在定位构件外周,复位弹簧一端与定位构件固接,另一端与纵向通孔的周面固接。

使用一段时间后,复位弹簧的弹力会受损,复位效果有所削弱,导致定位构件无法复位,定位构件伸出模头底部,影响模头的正常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位装置便于维修和更换的铜排专用加工机。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铜排专用加工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上转盘、下转盘和压紧组件,上转盘上设置有若干冲头,下转盘上设有位于冲头正下方且与冲头相匹配的冲座,压紧组件包括与上转盘固接的压板以及驱动压板带动上转盘向下转盘靠近的驱动器,压板和冲头上设置有定位装置和复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压板上纵向通道,纵向通道内设置有相适配的定位元件,复位装置包括设置在定位元件与压板之间的弹性件,定位元件的底端不低于冲头的底部,冲头内设置有纵向通孔,定位元件伸入纵向通孔内并伸出冲头的底部时弹性件被压缩,定位元件上固设有抵接件,弹性件一端与压板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抵接件靠近卡接组件的一侧设 置有抵接面,弹性件另一端与抵接面抵接,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开设在压板上表面上的卡接槽,在弹簧的底端固接有与卡接槽相适配的卡接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冲孔时将铜排放置在下转盘上,将冲孔的位置对准冲头,按动定位元件,定位元件向下移动,定位元件的底端伸出冲头的底部并与铜排抵接,同时弹性件被压缩在抵接件和压板之间。工人观察定位元件与铜排抵接处是否为待加工处,若位置有所偏移,移动铜排的位置即可,直至将定位元件与铜排抵接处调整为待加工处。松开定位元件,被压缩的弹性件有回弹变长的趋势,由于弹性件的一端通过卡接组件固定在压板上,另一端抵接在抵接面上,压板相对固定,弹性件回弹的力将抵接件顶起,由于抵接件与定位元件固接,被顶起的抵接件带动定位元件上移,定位元件的底端进入纵向通孔内,恢复到原有位置,使得冲头与铜排之间无其他零件干涉。驱动器带动上转盘向下转盘靠近,带动上转盘上的冲头向冲座靠近,对铜排进行冲孔工作。使用一段时间后,弹性件的弹力受损需要更换,通过卡接组件将弹性件与压板之间的固接解除,再将定位元件取走,定位元件带动抵接件离开弹性件,将弹性件拿出后更换新的弹性件即可,新的弹性件的底端通过卡接组件固定在压板上,再将定位元件放置回原有位置即可,恢复抵接面与弹性件的抵接,达到使得复位装置便于维修和更换的效果,保证机器的整体使用寿命。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适用于此处,蓄力能力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成本较低,也非常便于维修或更换。卡接块卡入卡接槽内,实现弹簧与压板之间的卡接,连接可靠。

较佳的,所述压板上表面竖直设置有挡板,挡板与弹簧的周向外壁抵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板能够对弹簧起到辅助定位的功能。

较佳的,所述抵接面铺设有防滑垫。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能够增抵接面与弹簧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弹簧更加稳定,保证弹簧的复位效果。

较佳的,所述防滑垫由天然橡胶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天然橡胶在常温下具有较高的弹性,稍带塑性,具有非常好的机械强度,滞后损失小,在多次变形时生热低,因此其耐屈挠性也很好,并且因为是非极性橡胶,所以电绝缘性能良好,非常适用于此处作为防滑垫使用。

较佳的,所述抵接面边缘固设有向靠近卡接组件的方向凸起的挡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边能够对弹簧起到辅助定位的功能。

较佳的,所述定位元件包括插设在弹簧内部的定位杆,定位杆的顶端固设有把持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设置在弹簧内部,节省空间,使得结构小巧紧凑,同时能够保证弹簧的弹力对定位元件的均匀作用,把持部便于工人把持。

较佳的,所述定位杆的底端固接有由硅胶材料制成的尖刺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尖刺部与铜排的抵接面积较小,便于工人观察抵接点。硅胶材料较为柔软且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能够减少定位杆与铜排之间的摩擦,保证定位杆的使用寿命,保证铜排的表面光滑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定位杆便于操纵且复位稳定,便于定位,复位装置便于维修和更换,保证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铜排专用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为了体现纵向通道和纵向通孔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上转盘;111、冲头;1111、纵向通孔;12、下转盘;121、冲座;13、压紧组件;131、第一支柱;132、第二支柱;133、气缸;2、压板;21、纵向通道;22、挡板;3、定位杆;31、把持部;32、防滑凸起;33、尖刺部;4、弹簧;5、抵接片;51、抵接面;52、防滑垫;53、挡边;6、卡接组件;61、卡接槽;62、卡接块;7、铜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铜排专用加工机,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上一体成型有下转盘12,下转盘12的正上方设置有与下转盘12同轴线的上转盘11。上转盘11上均匀的间隔设置有若干冲头111,冲头111竖直设置。在下转盘12上相对的位置上设置有与位于其正上方的冲头111对应的冲座121。冲座121为开设在下转盘12上表面上的圆柱形的孔,冲座121的轴线与冲头111的轴线重合。

上转盘11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压紧组件13,压紧组件13包括贯穿上转盘11和下转盘12和底座1的第一支柱131,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柱131与底座1和下转盘12滑移连接, 第一支柱131能够相对于底座1和下转盘12沿着自身的轴线滑移运动。第一支柱131与上转盘11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柱131的顶端固接有水平设置的压板2,压板2远离第一支柱131的一端固设有与第一支柱131平行的第二支柱132,第二支柱132与底座1之间设有驱动器,此实施例中的驱动器为气缸133,气缸13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支柱131平行。气缸133的底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气缸133的伸出端与第二支柱132的底端固定连接。气缸133的伸出端缩短带动第二支柱132下降,第二支柱132带动压板2和第一支柱131向下运动,带动与第一支柱131固接的上转盘11向下运动,即上转盘11向下转盘12靠近,上转盘11上的冲头111向冲座121靠近。

如图2所示,在压板2和冲头111上设置有定位装置和复位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在压板2上开设的纵向通道21,在冲头111上设置有纵向通孔1111,纵向通孔1111和纵向通道21内插设有相适配的定位杆3,定位杆3的顶端固设有把持部31,把持部31表面固设有若干防滑凸起32,便于把持。定位杆3的底端固接有由硅胶材料制成的尖刺部33,尖刺部33的顶部与定位杆3平滑连接,底端设置有尖刺,与铜排抵接时抵接面51积较小。

结合凸3和图4,定位杆3周向外壁上固设有环形的抵接片5,抵接片5位于压板2的上方,抵接片5的下表面为抵接面51,抵接面51固设有由天然橡胶制成的防滑垫52,抵接面51的边缘固设有竖直向下的挡边53,挡边53与弹簧4的顶部外壁抵接。复位装置包括在定位杆3上套设的弹簧4,弹簧4的顶端抵接在防滑垫52的下表面上。此状态时,定位杆3底端的尖刺部33位于纵向通孔1111内,不低于冲头111底部。

弹簧4的底端与压板2之间设置有卡接组件6,包括固设在弹簧4底端的卡接块62,在压板2上开设有与卡接块62相对的卡接槽61,卡接块62卡入卡接槽61中直线弹簧4底端与压板2之间的卡接固定。在压板2上固设有竖直的挡板22,挡板22的内壁与弹簧4的底部外壁抵接,挡板22与卡接槽61相邻。

其中,将待加工铜排放置在下转盘12上的冲座121上,通过把持部31将定位杆3下压,位于抵接片5和压板2之间的弹簧4被压缩,定位杆3在纵向通孔1111和纵向通道21内向下竖直的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尖刺部33伸出纵向通孔1111到达冲头111和冲座121之间的区域内。继续下压定位杆3,尖刺部33底端与待加工的铜排上表面抵接,工人可以调整铜排的位置,以使得定位杆3与铜排抵接处为待冲孔加工处,调整好铜排的位置后,工人松开把持部31,定位杆3失去工人给他的下压力,被压缩的弹簧4有恢复的趋势,弹簧4的底端卡接固定在压板2上,弹簧4的顶端将抵接片5顶起,抵接片5与定位杆3固接,抵接片5带动定位杆3上升。尖刺部33离开铜排后并持续上升,直至尖刺部33被收入 纵向通孔1111内,尖刺部33的底端不低于冲头111的底部。压紧组件13带动冲头111向下转盘12靠近,冲头111与铜排上表面抵接后继续向下移动,直至将铜排冲出通孔,完成对铜排的加工工作。使用一段时间后,弹簧4的弹力受损需要更换,先将卡接块62从卡接槽61内取出,解除弹簧4底端与压板2的固定连接,然后手持把持部31将定位杆3拉出纵向通道21,原来位于弹簧4顶端的抵接片5随着定位杆3一起离开,弹簧4可以被取出,放置新的弹簧4后,再通过卡接组件6将新的弹簧4与压板2固定,再将定位杆3插入弹簧4中,定位杆3插入纵向通孔1111和纵向通道21,抵接面51继续与新的弹簧4的顶部抵接,设备可以继续使用,达到使得复位装置便于维修和更换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