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扁匙开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8221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扁匙开牙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扁匙开牙机。



背景技术:

为了给扁匙加工锁齿,一般采用扁匙开牙机对扁匙进行开牙。现有的扁匙开牙机一般包括底座、进料机构以及开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及所述开牙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进料机构将扁匙输送进来,而所述开牙机构用于对扁匙进行开牙。然而,由于扁匙的两面都具有牙纹,一台扁匙开牙机仅能加工扁匙的一面,而不能同时加工扁匙的两面。另外,当扁匙的一面加工完毕后,需要将扁匙定位于另一台扁匙加工机上进行另一面的加工,使得扁匙的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加工扁匙的两面牙纹且加工效率较高的多功能扁匙开牙机。

一种多功能扁匙开牙机,包括上料组件、切换机构以及开牙机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气缸以及连接于所述上料气缸上的承料架;所述切换机构包括移动组件与切换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横向移动气缸、安装板以及纵向移动气缸,所述横向移动气缸邻近所述承料架,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横向移动气缸上,所述纵向移动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切换组件包括上料夹爪、卸料夹爪、旋转气缸以及切换爪,所述上料夹爪与所述卸料夹爪相互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纵向移动气缸上,所述旋转气缸连接于所述纵向移动气缸上,所述切换爪连接于所述旋转气缸上并位于所述上料夹爪与所述卸料夹爪之间;所述开牙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开牙组件,每个开牙组件包括定位夹具、驱动件以及开牙件,所述定位夹具邻近所述安装板设置,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定位夹具上,所述开牙件安装于所述驱动件上并对准所述定位夹具。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相对设置,所述切换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上料机构及所述开牙机构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两个支脚以及横挡板,所述横挡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支脚上,所述横向移动气缸安装于所述横挡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所述安装板上滑动设置有联动梁,所述联动梁固定于所述纵向移动气缸上,所述上料夹爪与所述卸料夹爪均安装于所述联动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联动梁上还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旋转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气缸上设置有旋转环,所述切换爪安装于所述旋转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环凸设于所述旋转气缸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夹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定位块与压持块,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定位块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持块与所述定位块之间形成有定位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持块为L形。

由于所述开牙机构具有两个开牙组件,因此能够利用所述两个开牙组件同时对两柄扁匙进行加工,提高了所述多功能扁匙开牙机的开牙效率。另外,由于所述切换爪安装于旋转气缸上,因此可以利用所述旋转气缸旋转所述切换爪,进而旋转所述扁匙,从而能够实现所述开牙组件对扁匙的两面进行开牙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多功能扁匙开牙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多功能扁匙开牙机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IV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扁匙开牙机。所述多功能扁匙开牙机包括上料组件、切换机构以及开牙机构。例如,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气缸以及连接于所述上料气缸上的承料架。例如,所述切换机构包括移动组件与切换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横向移动气缸、安装板以及纵向移动气缸,所述横向移动气缸邻近所述承料架,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横向移动气缸上,所述纵向移动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例如,所述切换组件包括上料夹爪、卸料夹爪、旋转气缸以及切换爪,所述上料夹爪与所述卸料夹爪相互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纵向移动气缸上,所述旋转气缸连接于所述纵向移动气缸上,所述切换爪连接于所述旋转气缸上并位于所述上料夹爪与所述卸料夹爪之间。例如,所述开牙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开牙组件,每个开牙组件包括定位夹具、驱动件以及开牙件,所述定位夹具邻近所述安装板设置,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定位夹具上,所述开牙件安装于所述驱动件上并对准所述定位夹具。由于所述扁匙开牙机既能够对钥匙进行开牙,又能够旋转所述钥匙,因此具有较多的功能。

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多功能扁匙开牙机100,包括上料组件10、切换机构20以及开牙机构30。所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气缸11以及连接于所述上料气缸上的承料架12。所述切换机构包括移动组件40与切换组件50,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横向移动气缸41、安装板42以及纵向移动气缸43,所述横向移动气缸邻近所述承料架,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横向移动气缸上,所述纵向移动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切换组件包括上料夹爪51、卸料夹爪52、旋转气缸53以及切换爪54,所述上料夹爪与所述卸料夹爪相互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纵向移动气缸上,所述旋转气缸连接于所述纵向移动气缸上,所述切换爪连接于所述旋转气缸上并且所述切换爪位于所述上料夹爪与所述卸料夹 爪之间。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开牙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开牙组件31,每个开牙组件包括定位夹具311、驱动件312以及开牙件313,所述定位夹具邻近所述安装板设置,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定位夹具上,所述开牙件安装于所述驱动件上并且所述开牙件对准所述定位夹具,亦即,所述开牙件朝向所述定位夹具,用于对扁匙进行开牙作业。例如,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横向移动气缸上,包括所述安装板螺接、卡接或者焊接安装于所述横向移动气缸上,即所述安装包括螺接、卡接或者焊接安装,其余相关安装亦同,不再赘述。

例如,所述多功能扁匙开牙机的组装过程具体如下:

将所述上料气缸固定于一个机台上,将所述承料架安装于所述上料气缸上,将所述移动组件邻近所述承料架安装,将所述切换组件安装于所述移动组件上。将所述开牙机构的两个开牙组件并排安装,并使所述开牙组件对应所述切换组件安装。

例如,所述多功能扁匙开牙机的使用过程具体如下:

所述上料气缸驱动所述承料架将待开牙的扁匙输送至邻近所述上料夹爪处,所述纵向移动气缸驱动所述上料夹爪前行并抓取住第一柄扁匙,然后所述纵向移动气缸驱动所述上料夹爪退回,所述横向移动气缸带动所述上料夹爪移动,并使所述上料夹爪将所述第一柄扁匙放置于其中一个开牙组件上,以进行所述第一柄扁匙的第一面的开牙作业。当所述第一柄扁匙的第一面开牙作业完成之后,所述纵向移动气缸带动所述上料夹爪后退,所述横向移动气缸带动所述上料夹爪于所述承料架中再次抓取第二柄扁匙,此时所述切换抓刚好对准所述第一柄扁匙,在所述上料夹爪抓取第二柄扁匙的时候,所述切换爪抓取所述第一柄扁匙柄,所述旋转气缸将所述第一柄扁匙旋转至第二面朝上。然后,所述横向移动气缸移动所述上料夹爪至一个开牙组件上,同时所述切换爪将所述第一柄扁匙移动至另一个开牙组件上。此时,其中一个开牙组件对所述第二柄扁匙的第一面进行开牙作业,另一个开牙组件对第一柄扁匙的第二面进行开牙作业。当所述第一柄扁匙的两面均开牙完毕后,所述横向移动气缸驱动所述安装板移动,以供所述上料夹爪夹取第三柄扁匙,所述切换爪夹取第二柄扁匙,此时所述卸料夹爪对准所述第一柄扁匙,用于将所述第一柄扁匙取下并输送至 下一工位。

由于所述开牙机构具有两个开牙组件,因此能够利用所述两个开牙组件同时对两柄扁匙进行加工,提高了所述多功能扁匙开牙机的开牙效率。另外,由于所述切换爪安装于旋转气缸上,因此可以利用所述旋转气缸旋转所述切换爪,进而旋转所述扁匙,从而能够实现所述开牙组件对扁匙的两面进行开牙作业。

例如,为了便于支撑所述切换机构与所述上料机构,所述多功能扁匙开牙机还包括第一支撑架60与第二支撑架70,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相对设置,所述切换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上料机构及所述开牙机构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两个支脚61以及横挡板63,所述横挡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支脚上,即所述横挡板的一端连接与其中一个支脚上,所述横挡板的另一端连接至另一个支脚上。所述横向移动气缸安装于所述横挡板上。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可以实现对所述上料机构、开牙机构以及切换机构的支撑。

例如,为了便于驱动所述上料夹爪、卸料夹爪以及切换爪的纵向移动,所述安装板上滑动设置有联动梁64,所述联动梁固定于所述纵向移动气缸上,所述上料夹爪与所述卸料夹爪均安装于所述联动梁上。所述联动梁上还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旋转气缸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中。通过将所述上料夹爪、卸料夹爪以及所述切换爪安装于所述联动梁上。因此,通过所述纵向移动气缸一并推动所述所述上料夹爪、卸料夹爪以及所述切换爪沿纵向移动,朝向或者远离所述开牙机构,从而方便了对多功能扁匙开牙机的纵向驱动。

请再次参阅图3及图4,例如,为了便于定位所述扁匙,所述旋转气缸上设置有旋转环65,所述切换爪安装于所述旋转环上。所述旋转环凸设于所述旋转气缸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定位夹具包括相对设置的定位块3111与压持块3112,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定位块上。所述压持块与所述定位块之间形成有定位间隙3113。所述压持块为L形。由于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压持块之间形成有定位间隙,因此可以较为方便地将扁匙夹持于所述定位间隙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 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