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钢管端口矫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737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U型钢管端口矫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端口矫形装置,特别涉及一种U型钢管端口矫形装置。



背景技术:

U型钢管在成型过程中,内部积聚了大量的应力,由此造成钢管切断后,在两端出现“张口”变形现象,需要离线手工对端口变形进行矫正,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在线进行端口矫形的U型钢管端口矫形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U型钢管端口矫形装置,其机架表面两侧通过直线导轨与小车体连接,小车体通过减速机与伺服电机连接,减速机通过齿轮与齿条连接,齿条通过齿条座与机架连接,小车体两侧通过伺服电动缸与伺服电机连接,伺服电动缸通过辊座与辊轴连接,辊轴与轧辊连接,小车体顶部通过螺杆与手轮连接,螺杆通过压盖与芯模连接,机架上表面的前后位置上分别与限位座、托辊连接,光电接近开关与小车体连接,编码器与机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以上所述螺杆通过螺母座和螺栓与小车体连接,芯模通过导柱与小车体上表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以上所述机架分别与左支脚和右支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在线进行端口矫形,不影响生产节奏。二、与离线手工矫形比较,工人劳动强度降低数倍,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在附图中:1-伺服电动缸、2-伺服电机、3-减速机、4-直线导轨、5 -齿条、6-齿轮、7-小车体、8-芯模、9-压盖、10-手轮、12-螺母座、 13-螺栓、14-辊轴、15-轧辊、16-辊座、17-齿条座、18-机架、19-左支脚、20-右支脚、21-托辊、22-导柱、23-光电接近开关、24-编码器、 25-U型管、26-限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U型钢管端口矫形装置,其机架18表面两侧通过直线导轨4与小车体7连接,小车体 7通过减速机3与伺服电机2连接,减速机3通过齿轮6与齿条5连接,齿条 5通过齿条座17与机架18连接,小车体7两侧通过伺服电动缸1与伺服电机 2连接,伺服电动缸1通过辊座16与辊轴14连接,辊轴14与轧辊15连接,小车体7顶部通过螺杆11与手轮10连接,螺杆11通过压盖9与芯模8连接,机架18上表面的前后位置上分别与限位座26、托辊21连接,光电接近开关 23与小车体7连接,编码器24与机架18连接。螺杆11通过螺母座12和螺栓13与小车体7连接,芯模8通过导柱22与小车体7上表面连接。机架18 分别与左支脚19和右支脚20连接。

旋转手轮10,将芯模8调至合适的高度;U型管25从图2左侧至右侧方向,以固定的速度行走,托辊21起到支撑作用;接触到编码器24后,小车体7在伺服电机2及减速机3齿轮6齿条5的带动下,与钢管同向加速运动,至速度相等;待管口与光电接近开关23对齐,伺服电动缸1推动轧辊15相向同步运动一定量,至管口发生塑性变形并回弹后,达到整口的目的。同理实现对管尾部的整口工作。通过调整左支脚19和右支脚20的高度,可以确保托辊21与U型管25底部可靠接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