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式聚晶拉丝模前置导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6322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换式聚晶拉丝模前置导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丝制品在加工中采用聚晶拉丝模拉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在聚晶拉丝模模具在入口处有利角,如果拉拔的线材是未经过加工处理的原材料盘条或者是经过调质处理后的再加工线材,再加工时,经过利角很容易出现刮伤积铁屑的问题,对模具造成伤害以及对材料造成废料,如果线材能够在进入聚晶模拔拉之前进行导正,可有效避免被利角刮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导正线材,解决原材料盘条及调质后再抽线拉拔过程中出现刮伤问题,改善材料使用环境的可换式聚晶拉丝模前置导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可换式聚晶拉丝模前置导模组,包括导套和嵌设在导套内部的前置模,该导套上设有与前置模相适配的模腔和与聚晶模相适配的连接腔,该模腔和连接腔的几何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该前置模包括内径逐渐缩小的平滑的弧形入口区和与模腔的几何中心线平行的直线导向区,该直线导向区的内径大于待加工线材的线径。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导向区的内径是待加工线材的线径的1.001-1.2倍。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导向区的边缘设有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前置模与导套为斜面配合连接,该连接斜面由模腔外侧向内侧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斜面的倾角为1-5°。

进一步地,所述前置模由钨钢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换式聚晶拉丝模前置导模组主要包括导套和前置模,通过导套和前置模的配合运用,导正线材,避免了线材在进入聚晶模时,聚晶模对线材盘条、调质后再抽线刮伤问题;导套可替换,适用性强;前置模和导套斜面配合,便于装卸,同时保证了线材与聚晶模的同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标号说明:导套1、前置模2、模腔11、连接腔12、连接斜面20、弧形入口区21、直线导向区22、倒角220、聚晶模a。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可换式聚晶拉丝模前置导模组,包括导套1和嵌设在导套1内部的前置模2,该导套1上设有与前置模2相适配的模腔11和与聚晶模相适配的连接腔12,该模腔11和连接腔12的几何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该前置模2包括内径逐渐缩小的平滑的弧形入口区21和与模腔11的几何中心线平行的直线导向区22,该直线导向区22的内径大于待加工线材的线径。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导向区22的内径是待加工线材的线径的1.001-1.2倍。直线导向区22内径大于待加工线材的线径,在线材导正时不会对线材造成损伤,只是起到了导正线材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导向区22的边缘设有倒角220。倒角220的作用在于线材通过直线导向区22后能够和聚晶模a进行衔接,避免线材堵塞。

进一步地,所述前置模2与导套1为斜面配合连接,该连接斜面20由模腔11外侧向内侧倾斜。连接斜面20使得前置膜2和导套1能够配合紧密,同时保证了两者与聚晶模a的同轴度,在拆卸时也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斜面20的倾角为1-5°。

进一步地,所述前置模2由钨钢材料制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换式聚晶拉丝模前置导模组主要包括导套1和前置模2,使用时,将待加工线材经由前置模2的弧形入口区21导入到直线导向区22,在直线导向区21内对待加工线材进行位置导正,使待加工线材对准聚晶模a的中心;待加工线材经由前置模2的直线导向区22导向进入到聚晶模a的中心,经聚晶模a完成拉丝工作。通过导套1和前置模2的配合运用,导正线材,避免线材在进入聚晶模a时,聚晶模a对线材盘条、调质后再抽线刮伤问题;导套1可替换,适用性强;前置模2和导套1斜面配合,便于装卸,同时保证了线材与聚晶模a的同轴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