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转使用的车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7752阅读:936来源:国知局
可翻转使用的车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刀具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翻转使用的车刀。



背景技术:

车加工主要是通过圆柱形坯料做旋转运动,刀具沿轴向进给,从而加工出精确的直径,以及合理的加工深度的加工方法。车加工普遍使用于机械加工领域。车加工的时候需要使用到车刀。目前,传统的机夹车刀只能装配一个刀具,一把车刀只能是固定的用途,但是零件的加工往往需要多把车刀共同加工才能完成,例如零件的粗精加工就需要至少2把车刀,而一般车床配备的是4工位刀座台,加工比较复杂的工件的时候,4工位很有可能就不够安装足够的刀具;并且每把车刀安装后都需要进行对刀,增加了工作时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翻转使用的车刀,通过将多个刀具分别固定于同一个刀杆上,从而在更换刀具之后也无需另外进行对刀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车刀结构简单,加工生产成本很低,有利于代替现有的车刀;通过立杆的作用,便于限位块与限位槽的换向,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换刀;换刀操作简便,只需将固定有所需刀具的一侧转至面向车床主轴轴心一侧并固定即可,操作快速简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可翻转使用的车刀,包括刀杆和固定于刀杆顶端的刀头,所述刀头的两相对侧壁分别固定有刀具A和刀具B,所述刀具A的刀刃和刀具B的刀刃分别位于刀头的外侧处,所述刀头和刀杆通过螺栓A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刀头的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刀杆的顶部对应于限位块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刀头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螺栓A穿过限位槽槽壁所设的通孔A、与限位块侧壁所设的螺纹孔固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螺纹孔分别对应设于刀具A和刀具B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刀头的侧壁对应于螺纹孔的一侧设有垫板,所述垫板对应于螺纹孔设有通孔B,所述螺栓A分别一次穿过通孔B和通孔A之后与螺纹孔固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限位块的底部设有立杆,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对应于立杆设有立槽,所述所述限位块、立杆与刀头均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刀具A通过螺栓B与刀头固定,所述刀具B通过螺栓C与刀头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可翻转使用的车刀,通过将多个刀具分别固定于同一个刀杆上,从而在更换刀具之后也无需另外进行对刀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可翻转使用的车刀,车刀结构简单,加工生产成本很低,有利于代替现有的车刀。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可翻转使用的车刀,通过立杆的作用,便于限位块与限位槽的换向,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换刀。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可翻转使用的车刀,换刀操作简便,只需将固定有所需刀具的一侧转至面向车床主轴轴心一侧并固定即可,操作快速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车刀的正面轴侧示意图。

图2 为图1底部方向的轴侧示意图。

图3为刀头的轴侧示意图。

图4为刀杆的轴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刀杆5和固定于刀杆5顶端的刀头3,所述刀头3的两相对侧壁分别固定有刀具A1和刀具B6,所述刀具A1的刀刃和刀具B6的刀刃分别位于刀头3的外侧处,所述刀头3和刀杆5通过螺栓A8固定;所述刀头3的底部设有限位块9,所述刀杆5的顶部对应于限位块9设有限位槽13,所述限位块9与刀头3同轴设置;所述螺栓A8穿过限位槽13槽壁所设的通孔A15、与限位块9侧壁所设的螺纹孔12固定;所述螺纹孔12分别对应设于刀具A1和刀具B6的一侧;所述刀头3的侧壁对应于螺纹孔12的一侧设有垫板4,所述垫板4对应于螺纹孔12设有通孔B11,所述螺栓A8分别一次穿过通孔B11和通孔A15之后与螺纹孔12固定;所述限位块9的底部设有立杆10,所述限位槽13的槽底对应于立杆10设有立槽14,所述所述限位块9、立杆10与刀头3均同轴设置;所述刀具A1通过螺栓B2与刀头3固定,所述刀具B6通过螺栓C7与刀头3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