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球内腔零件的倒角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8062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椭球内腔零件的倒角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椭球内腔零件的倒角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椭球内腔零件为薄壁零件,为了需要会在椭球面上多个孔口进行倒角,由于受零件结构和生产条件的限制,原工艺方法为在立式钻床上通过加工者手托零件进行加工,每个孔口用硬质合金钻头倒角,合金钻头稍有磨损,操作者就无法继续倒角,需要反复修模钻头,合金钻头消耗也很大,认为因素对零件精度影响较大,其倒角不能严格保证,并且还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保证加工精度、且提高加工效率的椭球内腔零件的倒角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椭球内腔零件的倒角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支撑轴、轴承及卡盘,所述轴承套于所述支撑轴上,所述支撑轴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卡盘固定在所述支撑轴另一端,所述底座上端面为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该倒角加工装置还包括压板及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安装在所述压板一端,所述底座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压板另一端压于所述卡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盘与所述轴承之间还设有螺旋弹簧,所述螺旋弹簧套于所述支撑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盘为软爪卡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夹角为2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为推力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对椭球内腔零件进行有效固定,从而能够保证加工精度,而且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椭球内腔零件的倒角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椭球内腔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支撑轴;3-轴承;4-卡盘;5-弹簧;6-压板;7-固定螺栓;8-椭球内腔零件;9-钻头;81-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椭球内腔零件的倒角加工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轴2、轴承3及卡盘4,所述轴承3套于所述支撑轴2上,所述支撑轴2一端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卡盘4固定在所述支撑轴2另一端,所述底座1上端面为斜面,使用时,该装置在立式钻床上使用,通过控制硬质合金钻头9与椭球内腔球面孔口81的倒角深度,达到倒角尺寸的控制,为保证钻头9对称均匀切削,将底座1上端面设计成斜面,其底座1上端面与下端面之间的夹角为29°,可达到对称切削,该倒角加工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对椭球内腔零件8进行有效固定,并能够通过手动进行旋转调整,从而完成对多个孔口81进行倒角,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

该倒角加工装置还包括压板6及固定螺栓7,所述固定螺栓7安装在所述压板6一端,所述底座1一侧设有卡槽,所述压板6另一端压于所述卡槽内,这样可以通过压板6及固定螺栓7将该装置固定在工作台面上,方便拆装。

所述卡盘4与所述轴承3之间还设有螺旋弹簧5,所述螺旋弹簧5套于所述支撑轴2上,可以缓解钻头9断续切削产生的震动,保证加工精度。

所述卡盘4为软爪卡盘,这样在夹持时不会损坏被加工的零件。

所述轴承3为推力轴承3,工作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对椭球内腔零件8进行有效固定,从而能够保证加工精度,而且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