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弯机的工件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916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滚弯机的工件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加工机械,特别涉及滚弯机的工件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滚弯机对型材进行滚弯加工的过程中,通常没有专门的工件夹持机构,都是采用三个工作辊的相互作用力将型材夹住,并且滚弯加工。截面形状复杂的型材在被滚弯加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形变,这种方式无法消除或减弱型材的形变。如果要想获得具有三维或扭曲效果的型材,采用这种方式也是很难实现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滚弯机的工件夹持机构,可以解决上述现有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滚弯机的工件夹持机构,包括以各自中轴线为圆心旋转的工作辊、第一副压辊、第二副压辊和第三副压辊;工作辊、第一副压辊、第二副压辊和第三副压辊的中轴线及其延长线围成四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滚弯机的工件夹持机构可以从四个方向在对型材工件进行滚弯加工的过程中有效夹紧型材工件,减少型材工件在被滚弯加工的过程中由于材料应力产生的变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辊、第一副压辊、第二副压辊和第三副压辊上套设的模具的侧面围成的区域的形状与待滚弯的工件6的截面形状适配。四根辊上套设与型材截面形状适配的模具可以进一步有效夹紧的型材工件,减少型材工件在被滚弯过程中的侧向形变,还可以在对型材工件进行滚弯加工的过程中使型材工件具有扭曲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副压辊和第三副压辊设于工作辊和第一副压辊两端,第一副压辊的中轴线平行于工作辊的中轴线,第二副压辊的中轴线平行于第三副压辊的中轴线。这种设置安装方便,工件受力可以比较均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副压辊的中轴线和第三副压辊的中轴线垂直于工作辊的中轴线。这种设置安装方便,工件受力可以比较均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半框形的辊支架和主轴,主轴的两端分别与辊支架的两端连接,工作辊与主轴铰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主轴上还设有第二副轴和第三副轴,分别位于工作辊的两端;第二副压辊与第二副轴铰接;第三副压辊与第三副轴铰接;第一副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副轴和第三副轴的自由端连接,第一副压辊与第一副轴铰接。这种设置安装方便,各配件直接结构比较紧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于主轴上的两个支撑架,支撑架分别位于工作辊的两端;支撑架呈L形,一端套设在主轴上,两个支撑架的自由端通过支撑片连接。设置长孔可以适应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可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片上设有长孔,螺栓穿过长孔将支撑片与支撑架连接。设置长孔可以适应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以适应不同截面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副轴和第三副轴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架上。这种设置安装方便,各配件直接结构比较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滚弯机的工件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滚弯机的工件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滚弯机的工件夹持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滚弯机的工件夹持机构的应用于滚弯机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经过具有本工件夹持机构的滚弯机滚弯加工过的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保护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图1~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实现滚弯机的工件夹持机构的装置的结构。

如图1~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以各自中轴线为圆心旋转的工作辊11、第一副压辊111、第二副压辊112和第三副压辊113。

工作辊11、第一副压辊111、第二副压辊112和第三副压辊113的中轴线及其延长线围成四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滚弯机的工件夹持机构可以从四个方向在对型材工件进行滚弯加工的过程中有效夹紧型材工件,减少型材工件在被滚弯加工的过程中由于材料应力产生的变形。

如图1所示,工作辊11、第一副压辊111、第二副压辊112和第三副压辊113上套设的模具,四个模具的侧面围成的区域的形状与待滚弯的工件60的截面形状适配。四根辊上套设与型材截面形状适配的模具可以进一步有效夹紧的型材工件,减少型材工件在被滚弯过程中的侧向形变,还可以在对型材工件进行滚弯加工的过程中使型材工件具有扭曲的效果。

第二副压辊112和第三副压辊113设置在工作辊11和第一副压辊111两端。第一副压辊111的中轴线平行于工作辊11的中轴线。第二副压辊112的中轴线平行于第三副压辊113的中轴线。第二副压辊112的中轴线和第三副压辊113的中轴线垂直于工作辊11的中轴线。这种设置安装方便,工件受力可以比较均匀。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副压辊112的中轴线和第三副压辊113的中轴线与工作辊11的中轴线的夹角也可以为其它角度。

还可以设置半框形的辊支架74和主轴80,主轴80的两端分别与辊支架74的两端连接,工作辊11与主轴744通过轴承铰接。

主轴744上还设有第二副轴82和第三副轴83,分别位于工作辊11的两端。第二副压辊112与第二副轴82通过轴承铰接;第三副压辊113与第三副轴83通过轴承铰接;第一副轴8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副轴82和第三副轴83的自由端连接,第一副压辊111与第一副轴81通过轴承铰接。这种设置安装方便,各配件直接结构比较紧凑。

还可以在主轴80上设置两个支撑架743,支撑架743分别位于工作辊11的两端。支撑架743可以呈L形,一端设有通孔、套设在主轴80上,两个支撑架743的自由端通过支撑片742连接。

支撑片742上设有长孔7421,螺栓穿过长孔7421将支撑片742与支撑架743连接。设置长孔可以适应两个支撑架743之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可调,以适应不同截面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第二副轴82和第三副轴83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架743上。这种设置安装方便,各配件直接结构比较紧凑。

支撑架743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型材工件的截面形状或尺寸来调整,也就是可以调整第二副压辊112与第三副压辊113之间的距离。

工作辊11与第一副压辊111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根据型材工件的截面形状或尺寸来调整。

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滚弯机的工件夹持机构的应用于滚弯机上的结构。

如图4所示,该滚弯机在左右两个工作辊11的位置采用了本工件夹持机构。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三个工作辊处都采用本工件夹持机构,也可以在任意一个工作辊处采用本工件夹持机构。

在机架20上安装有竖直设置的轨道21,轨道23上方安装有液压缸23。液压缸23的缸筒固定在机架上,液压缸23的活塞杆与滑块22连接。滑块22与轨道23适配。中压辊13与滑块22连接,液压缸23的活塞杆伸缩带动滑块22上下移动,中压辊13随滑块22上下移动。可以根据型材的截面尺寸调整中压辊13和中副辊14之间的距离。

工作辊11可以通过三个驱动装置进行驱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工作辊11沿径向往复移动,即图4中所示的Y方向,可以改变型材的弯曲曲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工作辊11沿轴向往复移动,即图4中所示的X方向,可以对型材进行三维弯曲。第三驱动装置驱动工作辊11沿弧线往复移动,工作辊11的中轴线与安装面的夹角连续往复变化,可以对型材进行扭曲。

要对型材工件进行滚弯加工时,先将与型材工件截面适配的模具分别套设在中压辊13、中副辊14、两个工作辊11上,以及第一副压辊111、第二副压辊112和第三副压辊113上。再将型材工件置于中压辊13和中副辊14之间,以及工作辊11、第一副压辊111、第二副压辊112和第三副压辊113围成的区域之间。启动液压缸23,中压辊13和中副辊14将型材工件夹紧。启动第一驱动装置71驱动工作辊11沿径向上移,工作辊11抵触型材工件的下表面。启动驱动中压辊13和旋转的电动机,中压辊13逆时针旋转,中副辊14顺时针旋转,带动型材工件移动,型材工件带动工作辊11及其副压辊旋转。根据设计要求,第一驱动装置61驱动工作辊11沿径向往复移动,第二驱动装置62驱动工作辊11沿轴向往复移动,第三驱动装置63驱动工作辊11沿弧线往复移动,将型材工件按预先设计进行滚弯加工。

图5示意性性地显示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夹持机构的滚弯机滚弯加工后的型材工件。

如图5所示,该工件上可见其上有经过二维弯曲、三维弯曲和扭曲后的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夹持机构,无论对型材工件进行二维滚弯,还是三维滚弯,或者进行扭曲,都可以消减型材工件在被滚弯加工的过程中由于材料应力产生的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工作辊11、第一副压辊111、第二副压辊112和第三副压辊113均为从动辊。在其它实施例中,工作辊11、第一副压辊111、第二副压辊112和第三副压辊113也可以均为主动辊,或者工作辊11为主动辊、其它辊为从动辊。

工作辊11、第一副压辊111、第二副压辊112和第三副压辊113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根据型材工件的截面形状或尺寸来调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方法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