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倍增管用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4837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电倍增管用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电倍增管用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光电倍增管是微光测量,特别是极限微弱光探测技术的重要器件。在生命科学、核物理技术、核医学、生物化学、精密分析、信息科学、环境监测、工业自动控制等高科技领域中,光电倍增管都有极其重要的应用。其输出的信号非常灵敏,这要求两个信号放大电路板与其尾端的焊接距离须严格符合规定尺寸,否则会影响光电倍增管的测试效率,进而影响样品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传统的焊接方法是依靠焊接工人目测,移动第一个信号放大电路板与光电倍增管的尾端尺寸符合要求时,将电路板与管针焊接在一起。完成第一个信号放大电路板的焊接后,再移动第二个信号放大电路板目测与光电倍增管的尾端尺寸符合要求,再次焊接,最终完成两块信号放大电路板与光电倍增管的焊接装配。传统的焊接方法人为操作误差较大,效率低下,而且同型号的光电倍增管长度误差很大,难以保证信号放大电路板与其管针焊接位置的批量一致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同种型号的光电倍增管长度公差过大导致其尾端的信号放大电路板与其管丝焊接位置不能保证在规定尺寸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光电倍增管用焊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电倍增管用焊接装置,包括底座、中筒、圆头螺钉、上盖、下盖、沉头螺钉;所述底座上凸起的台阶外表面带有螺纹;所述中筒的内表面带有螺纹;所述底座和中筒通过对应螺纹配合安装在一起,实现中筒沿螺纹上下移动;所述光电倍增管装入中筒内,光电倍增管前端面与底座凸台上表面接触;所述下盖与中筒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一起,旋转底座使中筒沿螺纹垂直移动,使光电倍增管的尾端面与下盖端面紧密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中筒、上盖、下盖须使用绝缘材料。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由于光电倍增管长度公差过大,也能保证信号放大电路板与其管丝焊接位置在规定的尺寸,对于不同长度的光电倍增管,确保信号放大电路板与其尾端面尺寸的准确度,提高了工人焊接工作效率。可以有效保证光电倍增管尾端的信号放大电路板与其管针焊接的位置尺寸。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 底座1的结构图。

图3. 中筒2的结构图。

图4. 底座1和中筒2安装结构图。

图5. 具体实施过程结构图。

图6. 具体实施完毕结构图。

图中:底座1、中筒2、圆头螺钉3、上盖4、下盖5、沉头螺钉6、光电倍增管7、电路板一 8、电路板二 9、底座1上凸起的台阶外表面A、中筒2的内表面B、底座凸台上表面C、光电倍增管的尾端面D、光电倍增管的管丝E。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一种光电倍增管用焊接装置,包括底座1、中筒2、圆头螺钉3、上盖4、下盖5、沉头螺钉6组成。即使光电倍增管长度公差过大,该装置依然可以保证信号放大电路板与其管丝焊接位置在规定值。

如图2,为了适应光电倍增管7的不同高度,需要将底座1上凸起的台阶外表面A设计成带有螺纹。

如图3,为了适应光电倍增管7的不同高度,需要将中筒2的内表面B设计成带有螺纹。

如图4,为了实现中筒2沿螺纹上下移动,底座1和中筒2通过对应螺纹配合安装。

如图5,为了保证电路板一 8和光电倍增管7的尾端D距离尺寸是规定值,先将光电倍增管7装入中筒2内,其前端面与底座1的凸台上表面C接触;下盖5与中筒2通过沉头螺钉6固定在一起,旋转底座1使中筒2沿螺纹垂直移动,保证光电倍增管7的尾端D面与下盖5的端面紧密接触;电路板一 8穿过光电倍增管7的管丝E落在下盖5的凹台内,此时将管丝E焊接在电路板一 8上。

如图6,为了保证电路板二 9与电路板一 8的距离尺寸是规定值,将上盖4与下盖5通过圆头螺钉3固定在一起;电路板二 9穿过光电倍增管7的管丝E落在上盖4的凹台内,此时将管丝E焊接在电路板二 9上。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前提下,相关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相应改变或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