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R角不锈钢成形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4758阅读:2287来源:国知局
大R角不锈钢成形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大R角不锈钢成形模。



背景技术:

在进行不锈钢的成形制造时,一般都会利用到冲压模具,利用冲压模具对产品外壳进行加工是惯用技术手段,对于外壳的侧边缘进行折弯又是多数产品需要满足的要求,但制作出来的成形、或半成品在R角处容易产生裂纹,而且现有的模具,对R角的调节范围较小,特别是涉及大R角的折弯时,效率较低,成形质量较低,报废率较高,导致生产成本较大,缺乏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大R角不锈钢成形模,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大R角不锈钢成形模,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上套接有上垫板、固定板、止档板和脱料板,所述下模座上栓接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的上表面通过浮升销固定有凹模板,所述下垫板和凹模板之间嵌接有导套,所述导柱上套接有外导套,所述固定板和止档板的一侧嵌接有浮动镶件,所述下垫板上设置有调整杆,所述凹模板和脱料板之间连接有斜锲,所述固定板上嵌接有折冲,所述凹模板上嵌接有凹模折弯镶件。

进一步地,所述折冲贯穿于止档板和脱料板的中部,所述折冲与固定板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折冲的数量与凹模折弯镶件相同,且折冲与凹模折弯镶件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上垫板和固定板之间嵌接有缓冲弹簧,所述外导套上套接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通过外导套与下模座内的导套连接,所述上垫板、固定板、止档板和脱料板的拐角处均开有过孔与外导套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滑块,所述调整杆通过斜锲与滑块传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非常适合不锈钢的成形,通过设置有折冲和凹模折弯镶件,可以有效实现模具成形的冲压折弯,通过过盈和间隙配合,可以有效控制成形的质量,通过调整杆、斜锲和滑块的作用,可以有效实现大R角调节,防止R角的折弯处产生裂缝,而且该种实用新型,效率较高,成形重量高,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模座;2、上垫板;3、固定板;4、止档板;5、脱料板;6、外导套;7、凹模板;8、下垫板;9、下模座;10、缓冲弹簧;11、导柱;12、导套;13、浮升销;14、折冲;15、凹模折弯镶件;16、调整杆;17、斜锲;18、滑块;19、浮动镶件;2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大R角不锈钢成形模,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9,所述上模座1上连接有导柱11,所述导柱11上套接有上垫板2、固定板3、止档板4和脱料板5,所述下模座9上栓接有下垫板8,所述下垫板8的上表面通过浮升销13固定有凹模板7,所述下垫板8和凹模板7之间嵌接有导套12,所述导柱11上套接有外导套6,所述固定板3和止档板4的一侧嵌接有浮动镶件19,所述下垫板8上设置有调整杆16,所述凹模板7和脱料板5之间连接有斜锲17,所述固定板3上嵌接有折冲14,所述凹模板7上嵌接有凹模折弯镶件15,为此可有效实现大R角不锈钢的成形。

进一步地,所述折冲14贯穿于止档板4和脱料板5的中部,所述折冲14与固定板3过盈配合,防止折冲14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折冲14的数量与凹模折弯镶件15相同,且折冲14与凹模折弯镶件15间隙配合,实现冲压成形。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1、上垫板2和固定板3之间嵌接有缓冲弹簧10,所述外导套6上套接有复位弹簧20,对模具体进行缓冲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座1通过外导套6与下模座9内的导套12连接,所述上垫板2、固定板3、止档板4和脱料板5的拐角处均开有过孔与外导套6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3上设置有滑块18,所述调整杆16通过斜锲17与滑块18传动连接,实现大R角的角度调节,并且有导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大R角不锈钢成形模,使用时,将需要加工的工件放置在凹模板7上,然后上模座1会在外接气动设备的作用下,通过导柱11传动上垫板2、固定板3、止档板4和脱料板5,此时折冲14会与凹模板7上的凹模折弯镶件15相互配合,实现大R角不锈钢的冲压成形,而且通过设置有调整杆16、斜锲17和滑块18,通过其滑动调节,可以实现大R角的角度调节,防止因尺寸不符合,造成折弯圆角处出现裂缝。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