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焊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5537阅读:10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风焊锡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器材焊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风焊锡设备。



背景技术:

在摄像器材的焊接领域,通常马达线圈与弹片融锡采用烙铁头进行手工融锡焊接作业,这种焊接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效率低下;2、作业过程中人员对烙铁头碰压注塑件力度无法把握,注塑件易烫压伤报废;3、手工作业焊接时间无法准确把握,焊接时间过程导致焊点外观不良(拉尖、焊点不光滑);4、手工焊接无法对应特殊极小位置焊接。

所以研究出一种取代传统烙铁头进行手工融锡焊接作业的焊接装置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热风焊锡设备,摒弃传统的烙铁头进行手工融锡焊接作业方式,通过焊管将热源用过空气传导到焊接母材上。实现对母材的非接触焊接,避免注塑件烫压伤发生,同时,本装置最小可以做到0.4mm出风口,应对特殊位置焊接,通用性强,还可以进一步集成安装至自动平台上,实现对焊接母材自动加热,提高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风焊锡设备,用于对焦马达绕线端子焊接,包括焊管主体1和加热装置2,加热装置2设置在焊管主体1内部,焊管主体1上部为进风口11下侧为出风口12,且进风口11侧设有风速调节阀13;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2连接有热电偶实时监控温度;

进一步地,出风口12直径大于等于0.4mm;

本热风焊锡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点如下:

焊管主体1内部的加热装置2使得焊管主体1为一个冷风吸入随后加热的设备,具体的,冷风从焊管主体1上端的进风口11进入焊管主体1内部,并经过加热装置2加热后从出风口12排出并作用在母材上。

值得注意的是,风速调节阀13可以调节该设备冷风的进风速率,而加热装置2连接的热电偶可以监控出风温度,以确定对母材的焊接温度,并且,最小可以做到0.4mm出风口12,可以应对特殊位置焊接,通用性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摒弃传统的烙铁头进行手工融锡焊接作业方式,通过焊管将热源用过空气传导到焊接母材上。实现对母材的非接触焊接,避免注塑件烫压伤发生,同时,本装置最小可以做到0.4mm的出风口通用性强。

优选的,为匹配生产过程,实现热风焊锡设备的小型自动化焊接,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集成热风焊锡设备的自动化平台,具体的,该自动化平台包括多头集成座3和温度监控装置7,还包括上下连接X轴横移装置4和Z轴移动装置5,多头集成座3通过一Y轴移动装置6连接在X轴横移装置4上,多头集成座3用于安装热风焊接设备,温度监控装置7与加热装置2连接,并通过热感应原件实时监控。

该自动化平台,可以实现对焊接母材自动加热,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自动化平台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焊管主体;2、加热装置;11、进风口;12、出风口;13、风速调节阀;3、多头集成座;4、X轴横移装置;5、Z轴移动装置;6、Y轴移动装置;7、温度监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热风焊锡设备,用于对焦马达绕线端子焊接,如图1所示,焊管主体1上侧为进风口11,下侧为进风口12,且进风口11侧还有用于微调风速的风速调节阀13。

优选的,加热装置2连接有热电偶实时监控温度,以确定对母材的焊接温度。

为提高本设备的通用性能,出风口12直径大于等于0.4mm,可以应对精度要求高的特殊位置焊接。

结合其工作机制进一步说明:

焊管主体1内部的加热装置2使得焊管主体1为一个冷风吸入随后加热的设备,具体的,冷风从焊管主体1上端的进风口11进入焊管主体1内部,并经过加热装置2加热后从出风口12排出并作用在母材上。

优选的,为匹配生产过程,实现热风焊锡设备的小型自动化焊接,可以将热风焊锡设备集成在自动化平台上,具体参见附图2,多头集成座3用于安装热风焊接设备,通过一Y轴移动装置6连接在X轴横移装置4上,而X轴横移装置4固定在Z轴移动装置5上方。

继续参见附图2,该自动化平台还设有一温度监控装置7,温度监控装置7与热风焊锡设备的加热装置2连接,并通过热感应原件实时监控。

具体的,该自动化平台通过程序设定,Z轴移动装置5上设有放置母材的焊接平台,X轴横移装置4和Y轴移动装置6则控制多头集成座3沿X轴和Y轴运动,从而控制其上设置的热风焊锡设备运动,发热装置2通过热电偶对装置发热区域温度、出风口13温度进行监控,实现焊接温度精确控制,超出设定范围温度监控装置7进行报警。

上文中X轴横移装置4、Y轴移动装置6和Z轴移动装置5均为较为常见的轨道自动化移动装置,在此不作赘述。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