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7070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床加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机床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普通机床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历史。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自动化,精密机械与测量等技术的发展与综合应用,产生了机电一体化的新型机床——数控机床。数控机床一经使用就显示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使原来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找到了科学解决的途径。在我国制造业中,数控机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

车床是诞生最早的一批加工设备,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传统车床加工大型棒料时需要利用中心架进行辅助加工,但是这种工装由于体积较大,在安装和工作时增大了工作难度,难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机座、上盖和移动轮,所述机座下方设置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旁边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机座表面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机座上方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机座之间通过定位销相连,所述上盖与所述机座配合形成一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若干钢球,所述钢球旁边设置有保持架,所述机座前后两端设置有锁紧螺钉,所述机座上还设有固定板。

应用上述的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可将大型的棒料深入该所述机座上的圆孔内,利用所述钢球作为支撑,调整棒料的重心,使棒料可以安全进行加工,所述移动轮可以带动该支撑装置在车床的工作台上进行前后移动,以便调整位置,所述接近开关可以在调整位置的同时,防止与车床产生碰撞,造成设备损坏及事故的发生。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功能,所述移动轮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机座下端,所述限位块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下表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功能,所述接近开关镶嵌在所述机座上,所述上盖通过所述定位销固定在所述机座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功能,所述钢球镶嵌在所述保持架上,所述保持架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功能,所述锁紧螺钉通过螺纹安装在所述机座前后两端,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机座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在车床加工大型零件的时候作为支撑,提高车床的工作效率,减少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移动轮;2、机座;3、固定板;4、钢球;5、上盖;6、保持架;7、定位销;8、接近开关;9、限位块;10、锁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机座2、上盖5和移动轮1,机座2下方设置有移动轮1,移动轮1用以方便将该装置进行移动,移动轮1旁边设置有限位块9,限位块9用以限制该装置的左右位移,机座2表面设置有接近开关8,接近开关8用以检测机座2与车床的距离,机座2上方设置有上盖5,上盖5用以将保持架6进行固定,上盖5与机座2之间通过定位销7相连,上盖5与机座2配合形成一圆孔,圆孔内设有若干钢球4,钢球4用以减小棒料与该装置的摩擦力,钢球4旁边设置有保持架6,保持架6用以安装钢球4,机座2前后两端设置有锁紧螺钉10,机座2上还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用以将上盖5进行固定。

应用上述的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可将大型的棒料深入该机座2上的圆孔内,利用钢球4作为支撑,调整棒料的重心,使棒料可以安全进行加工,移动轮1可以带动该支撑装置在车床的工作台上进行前后移动,以便调整位置,接近开关8可以在调整位置的同时,防止与车床产生碰撞,造成设备损坏及事故的发生。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功能,移动轮1通过轴承安装在机座2下端,限位块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座2下表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功能,接近开关8镶嵌在机座2上,上盖5通过定位销7固定在机座2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功能,钢球4镶嵌在保持架6上,保持架6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座2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走式车床加工用辅助支撑装置的功能,锁紧螺钉10通过螺纹安装在机座2前后两端,固定板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座2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