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推力轴承夹片自动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0880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平面推力轴承夹片自动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具体讲是一种平面推力轴承夹片自动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平面推力轴承夹片的加工,其需要将板材经过钢管切割、磨削端面、磨削外圆、镗孔、内倒角、外倒角及车削球道七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用不同的设备进行加工,不但功耗大,且质量较难控制,尤其是球道车削光洁度不够,成品表面粗糙有削痕、不齐整、不圆滑、不美观,影响轴承转动。

所以,如何研制出一种能够提高平面推力轴承夹片加工效率冲压模具即为本领域工作人员所欲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面推力轴承夹片自动冲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平面推力轴承夹片自动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放置板材,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沿水平方向设有工艺切口工位、第一导正工位、内外倒角及挤压球道工位、第二导正工位、冲孔工位、第三导正工位、整形工位、第四导正工位和出料工位;所述内外倒角及挤压球道工位的上模板上设有第一上凸模,所述下模板上设有与第一下凸模配合的第一下凹模,第一上凸模底端端面为球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的右端设有废料铡刀。

进一步地,所述整形工位的下模板上设有滑动顶块。

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面推力轴承夹片自动冲压模具,其有益效果是:根据平面推力轴承夹片的形状,将不同加工工序合并在一副模具中,使用时板材可以通过床送料装置进行自动送料,内外倒角及挤压球道工位采用挤压成型的方式使板材形成球道,大大提高了球道光洁度,具有更好的润滑度,使得轴承转动更为灵活,且整形工位即对板材半成品进行整形,使得产品生产后仅需去油包装即可销售,工作效率至少提高10倍以上,并能够降低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合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外倒角及挤压球道工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A—上模板,B—下模板,1—工艺切口工位,2—第一导正工位,3—内外倒角及挤压球道工位,4—第二导正工位,5—冲孔工位,6—第三导正工位,7—整形工位,8—第四导正工位,9—出料工位,10—第一上凸模,11 —第一下凹模,12—球面,13—废料铡刀,14—滑动顶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

如图1—图3所示,平面推力轴承夹片自动冲压模具,包括上模板A和模板,上模板A和模板之间放置板材,上模板A和下模板B之间沿水平方向设有工艺切口工位1、第一导正工位2、内外倒角及挤压球道工位3、第二导正工位4 、冲孔工位5、第三导正工位6、整形工位7、第四导正工位8和出料工位9;内外倒角及挤压球道工位3的上模板A上设有第一上凸模10,下模板B上设有与第一上凸模10配合的第一下凹模11,第一上凸模10底端端面为球面12。

上模板A的右端设有废料铡刀13,用于切除废料。

整形工位7的下模板B上设有滑动顶块14,滑动顶块14往上顶住板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平面推力轴承夹片自动冲压模具,根据平面推力轴承夹片的形状,将不同加工工序合并在一副模具中,使用时板材可以通过冲床送料装置进行自动送料,内外倒角及挤压球道工位3采用挤压成型的方式使板材形成球道,大大提高了球道光洁度,具有更好的润滑度,使得轴承转动更为灵活,且整形工位7即对板材半成品进行整形,工作效率至少提高10倍以上,并能够降低设备成本。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