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绕针绕线模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960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绕针绕线模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多绕针绕线模头。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电子产品中,如手机、电脑等大多需要利用电感的阻流作用来抑制一些高频杂讯电流,电感线圈是电子产品发挥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厂家为迎合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对应用在产品中的电感线圈的质量要求相应提高。

电感线圈主要通过驱动绕线模头转动将导线绕设在绕线模芯上制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现有生产商在绕线机上往往设置多个绕线模头,为保证生产的各个电感线圈完全一致,往往需要人工花费大量的时间对多个绕线模头进行调试以保证各个绕线模头与绕线模芯初始相对位置保持一致,现有的绕线模头都是单绕线针结构,缺乏相对参照物,增加了调试难度,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多绕针绕线模头,有效提高多个绕线模头调试效率,保证各个绕线模头绕制的电感线圈产品的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绕针绕线模头,包括绕线头和设置在所述绕线头出线端上的多根绕线针,导线从所述绕线头入线端导入,最后从所述绕线针针头导出,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绕线针以所述绕线头中心轴等距且共面设置;所述入线端上设有将导线引至所述绕线针的导向机构。

可选地,所述绕线针针头向所述绕线头中心轴倾斜设置。

可选地,所述绕线针上设有供导线穿过的出线孔。

可选地,所述绕线针包括安装在所述出线端的绕针座和安装在所述绕针座上的出线头。

可选地,所述入线端上还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入线端固定连接的转动轴和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的电动马达。

可选地,所述转动轴设有供导线穿过的穿线通道,所述穿线通道与所述入线端的导线入口相互连通。

可选地,所述出线端为棱台形状。

可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槽和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导线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绕针绕线模头,包括绕线头和设置在所述绕线头出线端上的多根绕线针,导线从所述绕线头入线端导入,最后从所述绕线针针头导出,多根所述绕线针以所述绕线头中心轴等距且共面设置;所述入线端上设有将导线引至所述绕线针的导向机构。多绕针绕线模头设有多个绕线针,将各模头上的多个绕线针相对位置调整至相同状态,并使用相同位置的绕线针出线,即可实现多个绕线模头与绕线模芯初始的相对位置保持一致,进而保证各个绕线模头绕制的电感线圈均相同,提高了调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绕针绕线模头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多绕针绕线模头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1-2中所示:100-绕线头、110-出线端、120-入线端、200-绕线针、210-绕针座、220-出线头、300-导向槽、310-导向轮、320-导线入口、400-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绕针绕线模头,包括绕线头100和设置在所述绕线头100出线端110上的多根绕线针200,多根所述绕线针200以所述绕线头100中心轴等距且共面设置,绕线针200上设有供导线穿过的出线孔,导线从所述绕线头100入线端120导入,通过出线孔后从所述绕线针200针头导出以供绕制线圈。本实施例绕线针200的数量优选为两根,出线端110形状优选为棱台形状。较佳地,绕线针200针头均向所述绕线头100中心轴倾斜设置,这种设置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垂直设置绕线针200容易断线的问题。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1,所述入线端120上设有将导线引至所述绕线针200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导向槽300和设置在所述导向槽300内的导向轮310,所述导向轮310与导线转动连接。导线从入线端120导入后经过导向槽300并同时与导向轮310转动连接,最后进入绕线针200的出线孔内并从绕线针200针头导出。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述绕线针200包括安装在所述出线端的绕针座210和安装在所述绕针座210上的出线头220,所述出线孔贯穿所述绕线座和出线头220。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2,所述入线端120上还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入线端120固定连接的转动轴400和驱动所述转动轴400转动的电动马达(未图示)。启动电动马达带动转动轴400转动,绕线头100在转动轴400的带动下转动。

较佳地,如图2所示,所述转动轴400设有供导线穿过的穿线通道,所述穿线通道与所述入线端120的导线入口320相互连通。导线通过穿线通道后进入导线入口320处,再从导线入口320进入当前作业绕线针200相应的导向槽300内,这种设置方式的导线传送效率更高。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绕针绕线模头的工作原理如下:

按实际加工需要将多个多绕针绕线模头安装在绕线机对应位置,将两根绕线针200的相对位置调整至相同状态,将各绕线模头上相同方位的绕线针200作为进行作业的绕线针200;将导线穿过各绕线模头上的转动轴400后通过导线入口320进入导向槽300,最后进入相应绕线针200的出线孔内并从绕线针200针头导出以供绕制线圈;启动电动马达带动转动轴400转动,各绕线头100在转动轴400的带动下转动,绕线针200绕着绕线模芯转动形成线圈。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