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内燃机起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960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起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耐磨内燃机起动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发动机的起动需要外力的支持,柴油机起动机的作用就是为发动机的起动提供动力。起动机可以将蓄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飞轮旋转、以实现发动机的起动。大体上说,起动机用三个部件来实现整个起动过程。直流电动机引入来自蓄电池的电流并且使起动机的驱动齿轮产生机械运动;驱动杠杆将驱动齿轮与飞卡腔圈啮合,同时能够在发动机起动后自动脱开;起动机电路的通断则由一个电磁开关来控制。现有的起动机的驱动齿轮在工作过程中频繁与飞轮接触离合,造成彼此磨损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起动机的驱动齿轮磨损严重,影响使用寿命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磨内燃机起动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磨内燃机起动机,包括壳体、电机、电磁开关、驱动杠杆和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和电机安装在壳体内,电磁开关安装在壳体的顶部,驱动杠杆连接在电磁开关上,壳体上设有轮架,轮架上设有润滑油布,驱动齿轮上设有轮轴,电机的主轴上设有轴套,轴套与驱动杠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轮架悬挂于壳体的上壁,驱动齿轮旋转连接在轮架的底部,下端与飞轮啮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润滑油布位于轮架的槽口内,悬浮在驱动齿轮的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轮轴为四棱柱体,前端呈棱锥形,位于驱动齿轮的轴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轴套位于轮轴7的正前方,其内孔的尺寸与轮轴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壳体的上壁设置轮架,将驱动齿轮旋转连接在轮架的底部,下端与飞轮啮合,驱动齿轮上设有轮轴,电机的主轴上设有轴套,轴套与驱动杠杆连接。驱动齿轮始终与飞轮啮合在一起,避免了频繁的接触,降低磨损,待机时,同时静止,启动时,电磁开关3通过驱动杠杆4带动轴套前移与轮轴套合,轮轴的棱锥形轴头易于插入,并起到导向作用,四棱柱体结构,易于衔接,扭矩大,磨损小,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驱动齿轮旋转,从而启动飞轮,轮架上设有润滑油布悬浮在驱动齿轮的上方,可在驱动齿轮的运行过程中提供持续的润滑,进一步降低磨损,从而延长了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壳体,2. 电机,3. 电磁开关,4. 驱动杠杆,5. 驱动齿轮,6. 轮架,61. 润滑油布,7. 轮轴,8. 轴套,10. 飞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一种耐磨内燃机起动机,包括壳体1、电机2、电磁开关3、驱动杠杆4和驱动齿轮5,驱动齿轮5和电机2安装在壳体1内,电磁开关3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驱动杠杆4连接在电磁开关3上,壳体1上设有轮架6,轮架6上设有润滑油布61,驱动齿轮5上设有轮轴7,电机2的主轴上设有轴套8,轴套8与驱动杠杆4连接。轮架6悬挂于壳体1的上壁,驱动齿轮5旋转连接在轮架6的底部,下端与飞轮10啮合。润滑油布61位于轮架6的槽口内,悬浮在驱动齿轮5的上方。轮轴7为四棱柱体,前端呈棱锥形,位于驱动齿轮5的轴心。轴套8位于轮轴7的正前方,其内孔的尺寸与轮轴7一致。

在壳体1的上壁设置轮架6,将驱动齿轮5旋转连接在轮架6的底部,下端与飞轮10啮合,驱动齿轮5上设有轮轴7,电机2的主轴上设有轴套8,轴套8与驱动杠杆4连接。驱动齿轮5始终与飞轮10啮合在一起,避免了频繁的离合接触,降低磨损,待机时,同时静止,启动时,电磁开关3通过驱动杠杆4带动轴套8前移与轮轴7套合,轮轴7的棱锥形轴头易于插入,并起到导向作用,四棱柱体结构,易于衔接,扭矩大,磨损小,在电机2的作用下带动驱动齿轮5旋转,从而启动飞轮10,轮架6上设有润滑油布61悬浮在驱动齿轮5的上方,可在驱动齿轮5的运行过程中提供持续的润滑,进一步降低磨损,从而延长了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