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增加摩擦力进行夹紧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1816阅读:1307来源:国知局
基于增加摩擦力进行夹紧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增加摩擦力进行夹紧的夹具,属于夹具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

夹具通常由定位元件(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夹紧装置 、对刀引导元件(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或导引刀具方向)、分度装置(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能完成数个工位的加工,有回转分度装置和直线移动分度装置两类)、连接元件以及夹具体(夹具底座)等组成。

夹具种类按使用特点可分为:①万能通用夹具。如机用虎钳、卡盘、吸盘、分度头和回转工作台等,有很大的通用性,能较好地适应加工工序和加工对象的变换,其结构已定型,尺寸、规格已系列化,其中大多数已成为机床的一种 标准附件。②专用性夹具。为某种产品零件在某道工序上的装夹需要而专门设计制造,服务对象专一,针对性很强,一般由产品制造厂自行设计。常用的有车床夹具、铣床夹具、钻模(引导刀具在工件上钻孔或铰孔用的机床夹具)、镗模(引导镗刀杆在工件上镗孔用的机床夹具)和随行夹具(用于组合机床自动线上的移动式夹具)。③可调夹具。可以更换或调整元件的专用夹具。④组合夹具。由不同形状、规格和用途的标准化元件组成的夹具,适用于新产品试制和产品经常更换的单件、小批生产以及临时任务。

除虎钳、卡盘、分度头和回转工作台之类,还有一个更普遍的叫刀柄,一般说来,刀具夹具这个词同时出现时,大多这个夹具指的就是刀柄。

申请号为201720205779.X,实用新型名称为弹簧式接地线夹具,公开了一种弹簧式接地线夹具,包括夹头、下夹体和握筒,一侧开口的夹头上部形成上夹体,夹头与握筒上中空地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放置有上端与下夹体固接的第一连杆,以及与拉杆固接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下方放置有弹簧;滑槽的侧壁上开有竖槽,拉杆穿过竖槽且可沿竖槽滑动;夹头的竖直内壁上一体成型地凸起有定位块,下夹体上开设有夹体槽,定位块卡合入夹体槽内;夹头的中部贯穿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固接有内竖杆和外竖杆,内竖杆的末端可抵压于下夹体上,且内竖杆可滑动至夹体槽的上方;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节省倒闸操作时间、增大作业安全系数。

申请号为201621386662.8,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太阳能组件冲孔刀及其安装夹具,涉及太阳能装置中的机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太阳能组件冲孔刀及其安装夹具。包括冲压太阳能组件背板的冲孔刀,冲孔刀固定在安装夹具上,所述冲孔刀的刀体为方形的钢板,刀体的上方设有刀具定位孔,下方端部为刀口;所述刀体通过刀具定位孔固定在刀具安装架上;刀具安装架上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套接在冲孔导向柱上;所述冲孔导向柱一端固定安装在背板压紧块上,另一端设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的刀具及夹具,能轻松快捷完成背板的冲孔作业,定位精准,无需人工操作,冲孔尺寸精密,切削边缘平整美观无残留背板。

但是上述的夹具均具有一个特点,结构复杂,操作起来其实也并不顺利,出现失误的可能性也很大,因此亟需一种操作简单,效率却很高的夹具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增加摩擦力进行夹紧的夹具,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在操作过程中,简单的操作方式即可获得较高的操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增加摩擦力进行夹紧的夹具,包括用于夹紧待夹物的第一夹紧机构与第二夹紧机构,两者相互配合将待夹物夹紧;

前述的第一夹紧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在第一支架上安装有第一夹紧块,且第一夹紧块在第一支架上可左右移动,所述的第一夹紧块底面上均匀布设有多个凸出的摩擦纹;

前述的第二夹紧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在第二支架上安装有第二夹紧块,且第二夹紧块在第二支架上可左右移动,所述的第二夹紧块表面上均匀布设有多个凸出的摩擦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均匀布设在第一夹紧块底面上的凸出的摩擦纹沿着第一夹紧块底面的两侧边布设,且两侧凸出的摩擦纹沿着第一夹紧块中心线对称分布,其与侧边呈45度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均匀布设在第二夹紧块表面上的凸出的摩擦纹沿着第二夹紧块表面的两侧边布设,且两侧凸出的摩擦纹沿着第二夹紧块中心线对称分布,其与侧边呈45度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第一夹紧块内部开设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支架的横臂插入通孔内,横臂的一侧固定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匹配,使得第一夹紧块在第一支架的横臂上左右自由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第二夹紧块内部开设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支架的横臂插入通孔内,横臂的一侧固定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匹配,使得第二夹紧块在第二支架的横臂上左右自由移动。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夹紧机构与第二夹紧机构的设置,通过两者协调操作,将待夹物稳稳夹紧;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夹紧机构和第二夹紧机构的设置,当其中一个夹紧机构出现问题时,另一个夹紧机构继续完成夹紧工作,不影响剩余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夹紧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夹紧机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一夹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夹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支架,2为第二支架,3为第一夹紧块,4为第二夹紧块,5为第一支架的横臂,6为第二支架的横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技术特征: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一夹紧块3,第二夹紧块4,第一支架的横臂5,第二支架的横臂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增加摩擦力进行夹紧的夹具,包括用于夹紧待夹物的第一夹紧机构与第二夹紧机构,两者相互配合将待夹物夹紧;

前述的第一夹紧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在第一支架上安装有第一夹紧块,且第一夹紧块在第一支架上可左右移动,所述的第一夹紧块底面上均匀布设有多个凸出的摩擦纹;

前述的第二夹紧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在第二支架上安装有第二夹紧块,且第二夹紧块在第二支架上可左右移动,所述的第二夹紧块表面上均匀布设有多个凸出的摩擦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均匀布设在第一夹紧块底面上的凸出的摩擦纹沿着第一夹紧块底面的两侧边布设,且两侧凸出的摩擦纹沿着第一夹紧块中心线对称分布,其与侧边呈45度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均匀布设在第二夹紧块表面上的凸出的摩擦纹沿着第二夹紧块表面的两侧边布设,且两侧凸出的摩擦纹沿着第二夹紧块中心线对称分布,其与侧边呈45度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第一夹紧块内部开设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支架的横臂插入通孔内,横臂的一侧固定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匹配,使得第一夹紧块在第一支架的横臂上左右自由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第二夹紧块内部开设通孔,通孔内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支架的横臂插入通孔内,横臂的一侧固定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匹配,使得第二夹紧块在第二支架的横臂上左右自由移动。

上述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造第一夹紧块的摩擦部件,在第一夹紧块的底面沿着底面两侧边均匀制造出凸出的摩擦纹,且两侧边的摩擦纹沿着第一夹紧块中心线对称分布,摩擦纹沿着同一方向与侧边呈45度角;

第二步:制造第二夹紧块的摩擦部件,在第二夹紧块的底面沿着底面两侧边均匀制造出凸出的摩擦纹,且两侧边的摩擦纹沿着第二夹紧块中心线对称分布,摩擦纹沿着同一方向与侧边呈45度角;

第三步:安装第一夹紧机构,在第一夹紧块的内部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开设第一滑槽,将第一支架上固定第一滑块的横臂插入第一夹紧块的第一通孔内,使得第一夹紧块在第一支架的横臂上左右自由移动;

第四步:安装第二夹紧机构,在第二夹紧块的内部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开设第二滑槽,将第二支架上固定第二滑块的横臂插入第二夹紧块的第二通孔内,使得第二夹紧块在第二支架的横臂上左右自由移动;

第五步:调试整体结构,左右移动第一夹紧块,其是否在第一支架的横臂上自由移动,左右移动第二夹紧块,其是否在第二支架的横臂上自由移动;

第六步:夹紧操作,调整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距离,此次调整根据待夹物大小,选择合适的距离,将待夹物放置在第一夹紧块与第二夹紧块之间,保证待夹物不掉落,先调整第一夹紧块的位置,左右滑动第一夹紧块,使得待夹物置于第一夹紧块的中间位置,再调整第二夹紧块的位置,左右滑动第二夹紧块,使得待夹物置于第二夹紧块的中间位置,调整完毕完成夹紧动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第一夹紧块采用刚性材料制作,其呈长方体型制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前述的第二夹紧块采用刚性材料制作,其呈长方体型制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在第一夹紧块的底面沿着底面两侧边均匀制造出凸出的摩擦纹,且两侧边的摩擦纹沿着第一夹紧块中心线对称分布,第一夹紧块中心线处无摩擦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在第二夹紧块的底面沿着底面两侧边均匀制造出凸出的摩擦纹,且两侧边的摩擦纹沿着第二夹紧块中心线对称分布,第二夹紧块中心线处无摩擦纹。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