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1585阅读:27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焊接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床。



背景技术:

目前,焊接设备大多数都是针对接缝进行焊接,例如针对钢板的焊接设备大部分都是自动机床型的,而针对整体呈圆柱形的钢筋支架的焊接设备较少。

传统的钢筋支架的焊接都是采用人工进行焊接,对钢筋支架进行焊接的时候通常需要人工不断地挪动焊丝和焊枪,由于焊丝、焊枪本身重量大需要多个工人同时操作,在焊接过程中,当需要翻转焊接件对焊接件不同部位进行焊接时,同样需要多个工人共同配合才能完成,不仅工作量大且作业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真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焊接圆柱形的焊接件焊接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接床,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部、加工部和出料部,所述进料部和所述出料部均由底部的支座和架设于所述支座上的若干连接杆组成,所述连接杆在水平面上拼装成框格形状,所述加工部高于所述进料部和所述出料部,所述加工部包括能带动焊接件转动的滚轴系统,所述滚轴系统包括两个平行设置且可转动的滚轴。

作为优选方案,包括至少两组中心线重合的滚轴系统。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滚轴的两端连接由轴承和安装所述轴承的轴承座内。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驱动所述滚轴转动的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支座均为钢材料制成,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支座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成所述进料部和所述出料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接床,用于焊接圆柱形的焊接件,包括依次设置的进料部、加工部、出料部,加工部包括能带动焊接件转动的滚轴系统,待焊接的焊接件从进料部推到加工部上进行焊接,转动滚轴系统中的滚轴就能带动焊接件翻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焊接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的滚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进料部;20、加工部;21、滚轴系统;211、滚轴;30、出料部;41、支座;42、连接杆;50、轴承;60、轴承座;70、驱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焊接床,用于焊接圆柱形的焊接件,其按照工艺顺序依次设置有进料部10、加工部20和出料部30,所述进料部10和所述出料部30均由底部的支座41和架设于所述支座41上的若干连接杆42组成,所述连接杆42在水平面上拼装成框格形状,所述加工部20高于所述进料部10和所述出料部30,所述加工部20包括能带动焊接件转动的滚轴系统21,所述滚轴系统21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可转动的滚轴211。所述进料部10可以用来存放待焊接件,将待焊件推至加工部10上即可对焊接件进行焊接,此时焊接件放置于两滚轴211的上方且其中心轴与滚轴211的中心轴平行,当需要翻转焊接件时,转动滚轴系统21的滚轴211即可,当焊接完毕,将焊接件推至出料部30,可以将完成的焊接件暂存于出料部31,之后再一同搬走即可。上述的进料部10和出料部30可以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焊接件较重,为了使焊接件的翻转更省力,可以设置至少两组中心线重合的滚轴系统21。示例性地,包括三组滚轴系统21,从左至右均匀分布。

具体地,为了可转动安装所述滚轴211,所述滚轴211的两端连接有轴承50,所述轴承50套装于轴承座60内。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设置有驱动机构70驱动所述滚轴211转动。示例性地,所述驱动机构70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滚轴211连接,电机转动能带动两滚轴211联动转动,两平行设置的滚轴211组成的滚轴系统21能驱动放置于其上方的焊接件转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焊接床,包括前后依次设置的进料部10、加工部20、出料部30,加工部20包括能带动焊接件转动的滚轴系统21,待焊接的焊接件从进料部10推到加工部202上进行焊接,转动滚轴系统21中的滚轴就能带动焊接件翻转实现对焊接件不同部位的焊接,加工完成后再将其推至出料部30暂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