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保护焊的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2958发布日期:2018-08-21 17:43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焊设备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气体保护焊的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1220211200.8名称为《一种标准节自动焊接生产线用加长弯管焊枪》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标准节自动焊接生产线用加长弯管焊枪,其包括焊枪枪体,所述焊枪枪体的前端设有一段延长弯管,所述延长弯管的前端设置电焊焊头,焊丝从延长弯管中穿过后从电焊焊头中穿出,所述延长弯管的弯曲弧度不超过90度;该实用新型在焊枪枪体的前端设置一段延长弯管,延长弯管的前端设置电焊焊头,延长弯管的弯曲弧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焊接位置的要求,使电焊焊头能伸入到塔吊标准节内侧焊接内侧的焊缝,焊接时不会触碰到其他零件,方便焊接操作,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能够提高焊接效率。然而,该焊枪的延长弯管弯折后无法定型,需要使用者使用器具或用手握捏伸入至焊缝所在区域,该焊枪无法焊接一些使用者不方便进入区域中的焊缝,因此该焊枪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焊接头方向能任意改变并能在改变后定位的气体保护焊的焊接装置,本焊接装置具有重量轻,应用范围广,焊接操作简单,普通电焊枪难以触及的焊缝亦能焊接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气体保护焊的焊接装置,包括有用于移动位置和方便焊接的连接管、后座、焊接头,所述连接管的尾端与后座相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前端与焊接头相连接,在连接管内设置有贯穿连接管内腔的焊接丝和保护气输送腔,所述焊接丝的一端延伸出焊接头的前端,所述焊接丝的尾端与后座中的电源电连接,所述保护气输送腔的出口设置于焊接头的前端,所述保护气输送腔的进口与位于后座中的保护气输送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能任意改变焊接头方向和定位的软管。

作为改进,所述焊接丝可优选位于连接管中心,并在贯穿于连接管中的焊接丝外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套。

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气输送腔可优选位于贯穿于连接管内腔中的保护气管中,所述焊接丝、绝缘套与保护气管以同圆心结构设置于连接管的内腔中,以径向由内向外依次排列为焊接丝、焊接丝的绝缘套、保护气管、连接管。

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套可优选由硅橡胶或塑料制作而成,所述绝缘套的厚度为1~3mm,绝缘套外壁与保护气管之间的距离为5~20mm。

作为改进,所述软管可优选套置在连接管的外表面上,所述软管的一端与焊接头相连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管的外壁或后座相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软管包括能任意弯曲和定位的定位外管和防止保护气从定位外管侧壁离开软管的密封内管,所述密封内管贴附在定位外管内壁上,所述软管的一端与焊接头相连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与连接管的端部相连接,所述密封内管的内腔与焊接头上的保护气输送腔的出口以及连接管中的保护气输送腔相连通,或,所述软管为能防止保护气从软管侧壁溢漏的防漏管体,所述防漏管体的一端与焊接头密封相连接,所述防漏管体的另一端与连接管的端部密封相连接。

进一步改进,连接管与软管的连接处可优选设置有手柄,所述保护器输送腔和焊接丝贯穿手柄。

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上可优选设置有控制焊接丝通电的控制开关。

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中可优选设置有能向焊接头方向推送焊接丝的卷丝筒,所述卷丝筒与卷丝筒驱动装置、控制电路、电源构成回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有在手柄上。

作为改进,所述焊接头可优选由外套筒和提高焊接头安全性的内绝缘管组成,所述内绝缘管的端部与软管的侧壁密封相连接,所述焊接丝的端部穿过内绝缘管从外套筒的端面伸出外套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连接管上设置有能任意改变焊接头方向和定位的软管,因此能将焊接头伸入到普通电焊枪难以伸入的地方进行焊接,无需更换连接管,焊接加工更方便,效率更高;整体重量轻,电源和气源均可以安装在后座上,携带方便,无需连接额外线路和管道,应用范围广;使用者捏握手柄,并将软管弯折至所需形状,使伸出焊接头的焊接丝与焊接缝接触即可,焊接操作简单,焊接丝向焊接头一侧推送以及焊接丝通电均由手柄上的控制部件控制,使用方便;焊接丝外表面上包裹有绝缘套,防止漏电、短路,在绝缘套外还设置有保护气管,保护气管可以向焊接头输送保护性气体,使焊接丝在保护性气体的保护中进行高温焊接,防止焊缝氧化,提高焊接质量,减少飞溅,确保焊接装置使用安全,也能延长焊接装置的使用使命,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弯管处于另一种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正面投影图;

图4是图3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5是图4中I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图1中II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气体保护焊的焊接装置,包括有用于移动位置和方便焊接的连接管11、后座1、焊接头5,所述连接管11的尾端与后座1相连接,所述连接管11的前端与焊接头5相连接,在连接管11内设置有贯穿连接管11内腔的焊接丝4和保护气输送腔,所述焊接丝4的一端延伸出焊接头5的前端,所述焊接丝4的尾端与后座1中的电源电连接,所述保护气输送腔的出口设置于焊接头5的前端,所述保护气输送腔的进口与位于后座1中的保护气输送口相连通,所述连接管11上设置有能任意改变焊接头5方向和定位的软管3所述焊接丝4位于连接管中心,并在贯穿于连接管11中的焊接丝外表面上设置有绝缘套41。所述保护气输送腔位于贯穿于连接管内腔中的保护气管6中,所述焊接丝4、绝缘套41与保护气管6以同圆心结构设置于连接管11的内腔中,以径向由内向外依次排列为焊接丝4、焊接丝4的绝缘套41、保护气管6、连接管11。所述绝缘套41由硅橡胶或塑料制作而成,所述绝缘套41的厚度H为1~3mm,绝缘套外壁与保护气管6之间的距离S为5~20mm。

软管3套置在连接管11的外表面上,所述软管3的一端与焊接头5相连接,所述软管3的另一端与连接管11的外壁或后座1相连接。所述软管3包括能任意弯曲和定位的定位外管和防止保护气从定位外管侧壁离开软管3的密封内管,所述密封内管贴附在定位外管内壁上,所述软管3的一端与焊接头相连接,所述软管3的另一端与连接管11的端部相连接,所述密封内管的内腔与焊接头上的保护气输送腔的出口以及连接管中的保护气输送腔相连通,或,所述软管3为能防止保护气从软管侧壁溢漏的防漏管体,所述防漏管体的一端与焊接头5密封相连接,所述防漏管体的另一端与连接管11的端部密封相连接。连接管11与软管3的连接处设置有手柄2,所述保护器输送腔和焊接丝4贯穿手柄2。所述手柄2上设置有控制焊接丝4通电的控制开关。所述后座1中设置有能向焊接头5方向推送焊接丝4的卷丝筒,所述卷丝筒与卷丝筒驱动装置、控制电路、电源构成回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有在手柄2上。所述焊接头5由外套筒和提高焊接头安全性的内绝缘管组成,所述内绝缘管的端部与软管3的侧壁密封相连接,所述焊接丝4的端部穿过内绝缘管从外套筒的端面伸出外套筒。

后座1与能通入保护性气体的气源相连接,气源的出气口与后座1的保护气输送口相连通,所述气源为二氧化碳分离泵或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器,二氧化碳分离泵中抽出的二氧化碳或反应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保护气管6从焊接头5的出口中喷出。电源为设置在后座1的蓄电池。

工作原理:连接管上设置有能任意改变焊接头方向和定位的软管,软管能任意弯曲并在弯曲后定位,因此能将焊接头伸入到普通电焊枪难以伸入的地方进行焊接,焊接头上设置有保护性气体的出口,焊接丝能在保护性气体持续喷出的环境中进行高温焊接,防止焊缝氧化,提高焊接质量,减少飞溅,保证焊接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