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楔形制动气室的零件及其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2984发布日期:2018-07-17 22:5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楔形制动气室的零件及其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用于楔形制动气室的零件的所有部分皆采用机加工方式,由于机加工加工零件时金属流线组织会有切断,使得生产的产品强度不高,易产生废屑,这样导致产品报废率高,原材料浪费度高。

因此,上述用于生产该零件的加工装置以及工艺较难满足需求,工艺步骤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楔形制动气室的零件及其成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楔形制动气室的零件,与楔形制动器接触,包括杆状的第一段和位于第一段端部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为一体化成型,所述第二段的最小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段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二段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在从所述第二段的底部向所述第一段延伸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倒置圆台形叠加半球形,且所述半球形的直径面与所述圆台形的上底面接触,所述凹槽与所述楔形制动器接触。

作为优选,在从所述第二段的底部向所述第一段延伸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段的形状为圆柱形上叠加圆台形,且圆台形的下底面与圆柱形底面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段上还设置有法兰,并与所述第二段的底部形成台阶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段包括两段直径不同的圆柱体,直径大的圆柱体与所述第二段连接,直径小的圆柱体在远离所述直径大的圆柱体的端部上设置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用于楔形制动气室的零件的成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切料机构、传送机构以及四个模具,其中,

所述送料机构与切料机构的位置对应;

所述传送机构在所述送料机构以及四个模具之间移动送料;

所述四个模具分别为:用于整平材料及预成型所述第一段的第一模具、用于预成型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模具、用于预成型第二段的圆柱形部分并预成型凹槽的第三模具、用于成型所述第二段圆台形部分、圆柱形部分、所述凹槽以及所述第一段的倒角部分的第四模具。

作为优选,所述四个模具皆从上至下包括冲模和主模,所述冲模皆包括冲模壳和位于所述冲模壳内的冲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的冲模壳中还包括垂直于冲模方向设置的螺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模具的冲模远离所述主模的一端还设置有强力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第四模具的冲模中还设置有包裹所述冲针的冲针套以及端部与所述冲针套接触的冲针套推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楔形制动气室的零件,其与楔形制动器接触,包括杆状的第一段和位于第一段端部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为一体化成型,所述第二段的最小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段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二段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在从所述第二段的底部向所述第一段延伸的方向上,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倒置圆台形叠加半球形,且所述半球形的直径面与所述圆台形的上底面接触,所述凹槽与所述楔形制动器接触。该零件对应的成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切料机构、传送机构以及四个模具,其中,

所述送料机构与切料机构的位置对应;

所述传送机构在所述送料机构以及四个模具之间移动送料;

所述四个模具分别为:用于整平材料及预成型所述第一段的第一模具、用于预成型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模具、用于预成型第二段的圆柱形部分并预成型凹槽的第三模具、用于成型所述第二段圆台形部分、圆柱形部分、所述凹槽以及所述第一段的倒角部分的第四模具。使用上述成型装置成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楔形制动气室的零件,先冷镦然后使用机加工进行精细加工,减少尺寸误差,相比于现有技术,使用这些冷镦装置能够避免大量切断金属流线组织,提高产品强度,减少废屑的产生,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楔形制动气室的零件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楔形制动气室的零件的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四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7为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成型装置加工后形成的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第一段、110-直径大的圆柱体、120-直径小的圆柱体、121-倒角、200-第二段、210-法兰、220-凹槽;

40-模具、410-第一模具、411-第一主模壳、412-主模仁、413-主模顶针垫块、414-主模顶针、415-主模垫块、416-冲模垫块、417-冲模壳、418-第一冲针、420-第二模具、421-起吊孔、430-第三模具、431-强力弹簧、432-插销、440-第四模具、441-第四主模壳、442-第四冲针、443-冲针套、444-第四冲模垫块、446-冲针套垫块、447-冲针套推棒、50-毛坯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楔形制动气室的零件,与楔形制动器接触,包括杆状的第一段100和位于第一段100端部的第二段200,且两者同轴。所述第一段100和所述第二段200为一体化成型,皆由线材50经过冷镦一体化成型。

第一段100由两段直径不同但同轴的圆柱体一体化成型,直径大的圆柱体110与第二段200连接,直径小的圆柱体120在远离直径大的圆柱体110的一侧设置有倒角121.

从第一段100延伸至第二段200的方向上,第二段200由圆台形和圆柱形组成,圆台形的上底面与直径大的圆柱体110连接,圆台形的下底面与直径小的圆柱体120连接,在第二段200上还设置有法兰210,法兰210底面与第二段200的圆柱形的下底面的距离大于零,法兰210与第二段200的圆柱形的上底面的距离大于零。

第二段200圆柱形的下底面上具有一个凹槽220,从第一段100延伸至第二段200的方向上,该凹槽220的形状为一半球形以直径面与圆台形接触所叠加形成的形状。

请参照图2至图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用于楔形制动气室的零件的成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切料机构、传送机构以及四个模具40,其中,

所述送料机构与切料机构的位置对应;

所述传送机构在所述送料机构以及四个模具40之间移动送料;

所述四个模具40分别为:用于整平材料及预成型所述第一段100的第一模具410、用于预成型所述第一段100的第二模具420、用于预成型第二段200的圆柱形部分并预成型凹槽220的第三模具430、用于成型所述第二段200圆台形部分、圆柱形部分、所述凹槽220以及所述第一段100的倒角121部分的第四模具440。

作为优选,所述四个模具40皆从上至下包括冲模和主模,请参照图3,四个模具40的冲模中皆如第一模具410一样,包括冲模壳417和位于所述冲模壳417内的第一冲针418和与第一冲针418端部接触的冲模垫块416。四个模具40的主模皆如第一模具410一样,包括主模仁412、主模仁412内放置线材50用于被冲压,线材50下方皆设置了主模顶针414,主模顶针414下端与主模顶针垫块413接触。

请参照图3和图4,第一模具410和第二模具420的冲模壳中还包括横向设置的起吊孔421,起吊孔421一端接触冲模垫块416,另一端延伸至外界,在装拆模具时,可以使用起吊装置使得第二模具420的冲模产生移动。

请参照图3和图6,第一模具410和第四模具440的主模皆被主模壳包裹,第一模具410的主模被包裹于第一主模壳411内,第四模具440的主模被包裹于第四主模壳441内,这是因为模具比较大,为模具加工方便和降低模具费用,主模全部有采用分体结构,这样加工,更换模具时间较快,同时降低更换费用。

请参照图5,第三模具430的冲模中在冲模垫块416的远离主模的一端还设置有强力弹簧431,由于第三模具430的冲针是完全封闭在冲模里的,因此需要使用强力弹簧431将第三模具先将冲模向毛坯材料50方向弹出,(冲模和主模)先包将毛坯材料50完整包住,封闭在主模型腔内,在冲模继续向毛坯材料50方向运动时,强力弹簧431被压缩,冲针开始受力,毛坯材料50开始变形,最终在主模型腔内预成型第二段200的柱形部分并预成型凹槽220。

此外,第三模具430中还设置有插销432,用于控制冲模冲压时向下滑动的距离。

请参照图6,第四模具440的冲模中除了设置有第四冲针442,还设置有冲针套443将第四冲针442侧壁大部分包裹,第四冲针442的顶部还与第四冲模垫块444接触,第四冲模垫块444上方为第四冲模垫块444,在冲针套443与第四冲模垫块444之间还设置有冲针套垫块446,还设置四冲针套推棒447从冲针套443延伸至冲模后垫块,并贯穿第四冲模垫块444,冲针套443用于在冲压时顶住第二段底面,第四模具440的第四冲针442用于冲压成型凹槽220。

使用上述四个模具40使得线材50成型为图7所示的结构,然后再使用机加工将零件进行精确加工,减少尺寸误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些冷镦装置在成型上述零件时,能够避免大量切断金属流线组织,提高产品强度,减少废屑的产生,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度。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