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鼠笼式钢筋预应力调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0622发布日期:2018-08-04 13:20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市政建筑施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化鼠笼式钢筋预应力调直机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调直机,其机体结构由:电动机、三角皮带、调直机构、操纵机构、离合器、制动装置、变速箱等构成。它是由电动机通过三角皮带传动,而带动调直筒高速旋转。调直筒内有五块可以调节的调直模,被调直钢筋在牵引辊强迫作用下通过调直筒,利用调直模的偏心,使钢筋得到多次连续的反复塑性变形,但问题在于仅对钢筋进行了简单的调直,并没有对钢筋产生预应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鼠笼式钢筋预应力调直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鼠笼式钢筋预应力调直机,包括传输架、传输套筒、传输滚轴、第一电机、安装架、传感器、第二电机、牵引辊、转子、电子飞剪、控制器、喇叭口,传输架通过转轴安装了传输滚轴,传输架中间位置焊接的传输套筒连通喇叭口,安装架顺序安装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中间位置安装了传感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内置的转子装了牵引辊,第二电机末端设置安装了电子飞剪,控制器电路连接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电子飞剪。

优选的,所述传输滚轴两端套装了缓冲弹簧。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温度、速度,偏心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牵引辊采用电磁感应配压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种鼠笼式钢筋预应力调直机,采用鼠笼式可调速变频电动机,将调直筒置于电动机转子内,被调直钢筋在非对称牵引辊强迫作用下通过调直筒,利用调直模的偏心,使钢筋得到多次连续的反复塑性变形,达到调直的效果,同时在两部调频电机不同速调直作用张力下,赋予被调直钢筋预应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鼠笼式钢筋预应力调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输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输架,2、传输套筒,3、传输滚轴,4、第一电机,5、安装架,6、传感器,7、第二电机,8、牵引辊,9、转子,10、电子飞剪,11、控制器,12、喇叭口,13、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鼠笼式钢筋预应力调直机,包括传输架1、传输套筒2、传输滚轴3、第一电机4、安装架5、传感器6、第二电机7、牵引辊8、转子9、电子飞剪10、控制器11、喇叭口12,传输架1通过转轴安装了传输滚轴3,传输架1中间位置焊接的传输套筒2连通喇叭口12,安装架5顺序安装了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7,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7中间位置安装了传感器6,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7内置的转子9安装了牵引辊8,第二电机7末端设置安装了电子飞剪10,控制器11电连接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7和电子飞剪10。

所述传输滚轴3两端套装了缓冲弹簧13。

所述传感器6为温度、速度,偏心度传感器。

所述牵引辊8采用电磁感应配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一种智能化鼠笼式钢筋预应力调直机装置,其工作原理与结构如下:

1、采用鼠笼式可调速变频电动机,将调直筒置于电动机转子内,被调直钢筋在非对称牵引辊强迫作用下通过调直筒,利用调直模的偏心,使钢筋得到多次连续的反复塑性变形,达到初次调直的效果。

2、将初次调直的钢筋再连续送入下一道复调电机之中,再次进行牵引调直,初次调直与复次调直电机的速度差异,使二次调直电机对钢筋形成一定的张力,该张力达到钢筋所需的牵引力时,就达到为钢筋施加了预应力。

3、所述装置的调直模采用非对称“Y”三维度调直筒,提供调直工作效率。

4、所述装置的调直模牵引辊,采用电磁感应配压装置,对不同型号直径的钢筋采用不同的压力,并保持压力与牵引力的合理匹配。

5、所述装置的两部电机之间,采用温度、速度,偏心度传感器,传递即时信号给智能化处理器终端,根据传感器采集信息模糊计算对比反馈调整控制信息,随时调节设备工作。

6、所述装置在入口处装置导入喇叭口,在经过两次调直预应力施加后的钢筋在计量传感器的控制下,在设备末端配置电子飞剪,根据需要长度,予以剪切。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采用串联两部可调速鼠笼式变频电机,在PC控制下,采用不同频率与速度差异,在调直的同时,为钢筋施加了预应力,结构上省缺了传动与减速机机构,机械效率更高。精度上,采用PC智能化控制,使设备更加精确,特别是通过复次调直施加了预应力。

另外,现有设备对钢筋在调直过程中的脱皮等碎末需要清理,鼠笼式的结构直接将钢筋脱皮碎末吹出设备调直筒。

8、鼠笼式钢筋预应力调直机,前端安装了传输架通过转轴安装了传输滚轴,传输架中间位置焊接的传输套筒连通喇叭口,传输滚轴两端套装了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设置保证了待调直钢筋调整过程初期的稳定性,提高了调直作业的效率。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