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字钢翻转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00568发布日期:2018-07-24 20:00阅读:12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架车制造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工字钢翻转工装。



背景技术:

骨架车由工字钢拼接而成,工字钢拼接作业时,带钢与上下翼板为双面焊接,单面焊接结束后须将工字钢进行翻转,但由于工字钢整体较长、自重较大,即使借助行车也难以实现快速翻转,并且在翻转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字钢翻转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骨架车制造时工字钢难以翻转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工字钢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向设置的框架,框架内竖直滑动安装有行走架,行走架上部设有凹口,凹口中转动安装有中心轴垂直于行走架架面的翻转圈,翻转圈中间设有用于放置并卡紧工字钢的槽口,还包括气缸推进机构,气缸推进机构通过连杆机构推动行走架上下滑动。

所述的一种工字钢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立向的矩形架,且框架前侧、后侧、顶部分别为框口,框架左、右侧内壁分别竖直设置有导轨,所述行走架左、右侧分别转动安装有行走轮,行走架安装在框架内,且行走架左、右侧行走轮夹持在框架内对应侧导轨上。

所述的一种工字钢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架顶部凹口的口壁转动安装有多个行走轮,由多个行走轮夹持在翻转圈周边以限位翻转圈并实现翻转圈的转动。

所述的一种工字钢翻转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一对二连杆机构,每个二连杆机构分别由两个连杆在杆端转动连接构成,且两个连杆转动连接的杆端为转动连接点,每个二连杆机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行走架上,每个二连杆机构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框架内底部,且两个二连杆机构的转动连接点通过一根连接轴连接为一体,所述气缸推进机构由气缸构成,气缸的缸体转动连接在框架内底部向前延伸部上,气缸的活塞杆杆端转动连接在连接轴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气缸推进机构中气缸通过连杆机构带动行走架在框架内升降行走,利用行走架带动翻转圈抬升,以保证工字钢翻转不受干涉,当行走架抬升后停止时,通过转动翻转圈可实现工字钢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半自动翻转,员工只需控制气缸即可,减少了人工参与和行车的使用,提高了生产作业安全性,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行走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工字钢翻转工装,包括立向设置的框架1,框架1内竖直滑动安装有行走架2,行走架2上部设有凹口3,凹口3中转动安装有中心轴垂直于行走架2架面的翻转圈4,翻转圈4中间设有用于放置并卡紧工字钢的槽口5,还包括气缸推进机构6,气缸推进机构6通过连杆机构7推动行走架2上下滑动。

框架1为立向的矩形架,且框架1前侧、后侧、顶部分别为框口,框架1左、右侧内壁分别竖直设置有导轨8,行走架2左、右侧分别转动安装有行走轮9,行走架2安装在框架1内,且行走架2左、右侧行走轮9夹持在框架1内对应侧导轨8上。

行走架2顶部凹口的口壁转动安装有多个行走轮10,由多个行走轮10夹持在翻转圈4周边以限位翻转圈4并实现翻转圈4的转动。

连杆机构7包括一对二连杆机构11,每个二连杆机构分别由两个连杆12在杆端转动连接构成,且两个连杆12转动连接的杆端为转动连接点,每个二连杆机构11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行走架2上,每个二连杆机构11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框架1内底部,且两个二连杆机构11的转动连接点通过一根连接轴13连接为一体,气缸推进机构6由气缸14构成,气缸14的缸体转动连接在框架1内底部向前延伸部15上,活塞杆杆端转动连接在连接轴13中间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