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0124发布日期:2018-07-10 23:10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制动系统内具有重要的制动组件调整臂,参见图1所示,调整臂内有蜗杆轴1001,该蜗杆轴1001上的定位孔1002与圆弧槽1003之间的间隔距离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但是,目前在日常加工定位孔1002时,无法准确地进行定位出该定位孔1002的位置,使得定位孔1002与圆弧槽1003之间的间隔距离没有规律性,加工结果不相一致,最终导致定位孔1002与圆弧槽1003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标准间隔距离之间偏差较大,存在较大的质量缺陷,严重影响了蜗杆轴的生产质量,从而影响了蜗杆轴在整个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安装使用,甚至导致无法在汽车制动系统中安装上。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技术,其可以保证准确、可靠地对汽车蜗杆轴中的定位孔进行加工,保证定位孔与圆弧槽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标准间隔距离相一致,提高蜗杆轴的生产质量,最终保证整个汽车制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其可以保证准确、可靠地对汽车蜗杆轴中的定位孔进行加工,保证定位孔与圆弧槽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标准间隔距离相一致,提高蜗杆轴的生产质量,最终保证整个汽车制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有利于广泛地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支架、定位支座和立板;

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第一定位槽;

所述定位支座中设置有定位杆;

所述立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水平分布的上模板;

所述上模板位于所述支架和定位支座的正上方;

所述上模板的左端和中部分别设置有钻套和气缸;

所述钻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钻头,所述气缸底部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有上压块;

所述上压块的底面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第二定位槽。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为V型的凹槽。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上下对称组合在一起的形状、大小与需要固定加工的蜗杆轴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其中,所述定位杆的底部与一个垂直设置的弹簧相连接。

其中,所述定位支座内开有垂直分布的第一定位方槽和第二定位方槽,所述第二定位方槽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方槽的上方且两者相互连通;

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方槽内;

所述定位杆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顶部;

所述第一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方槽内,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方槽内。

其中,所述第二定位块的顶部设置有圆弧头;

所述圆弧头用于卡入到所述蜗杆轴右端的圆弧槽中,其形状、大小与所述圆弧槽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其中,所述定位杆的横向中心位置到钻套的横向中心位置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等于预设的蜗杆轴上定位孔与圆弧槽之间的标准间隔距离。

其中,所述立板与上模板之间连接的内直角位置设置有一个加固块;

所述加固块分别与所述立板和上模板固定连接。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其可以保证准确、可靠地对汽车蜗杆轴中的定位孔进行加工,保证定位孔与圆弧槽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标准间隔距离相一致,提高蜗杆轴的生产质量,最终保证整个汽车制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有利于广泛地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蜗杆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与蜗杆轴配合在一起时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中定位支座的正面透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中定位支座的左侧透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中定位支座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中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中定位杆的左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与蜗杆轴配合在一起时的剖视图;

图中,1为底板,2为支架,201为第一定位槽,3为弹簧,4为定位支座;

401为第一定位方槽,402为第二定位方槽,5为定位杆,501为第一定位块,502为第二定位块,503为圆弧头;

6为立板,7为加固块,8为上模板,9为气缸,10为钻套,11为上压块,1101为第二定位槽,1001为蜗杆轴,1002为定位孔,1003为圆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2至图1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主要可以保证准确、可靠地对汽车蜗杆轴中的定位孔进行加工,保证定位孔1002与圆弧槽1003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标准间隔距离相一致,提高蜗杆轴的生产质量。

该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顶部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支架2、定位支座4和立板6;

所述支架2的顶部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第一定位槽201;

所述定位支座4中设置有定位杆5;

所述立板6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一个水平分布的上模板8;

所述上模板8位于所述支架2和定位支座4的正上方;

所述上模板8的左端和中部分别设置有钻套10和气缸9;

所述钻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钻头(图略),所述气缸9底部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有上压块11;

所述上压块11的底面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第二定位槽1101。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第一定位槽201和第二定位槽1101优选为V型的凹槽,它们上下对称组合在一起的形状、大小与需要固定加工的蜗杆轴1001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将蜗杆轴1001放入到所述第一定位槽201和第二定位槽1101之间进行固定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定位杆5的底部与一个垂直设置的弹簧3相连接。

具体实现上,所述定位支座4内开有垂直分布的第一定位方槽401和第二定位方槽402,所述第二定位方槽40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方槽401的上方且两者相互连通;

所述弹簧3设置在所述第二定位方槽402内;

所述定位杆5包括第一定位块501和第二定位块502,所述第二定位块50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501顶部;

所述第一定位块501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方槽401内,所述第二定位块502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方槽402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定位杆5装入定位支座4内,由于其底部具有弹簧3,弹簧3位于垂直分布的第二定位方槽402内,因此,当蜗杆轴1001压在所述定位杆5顶面上时,可以推动定位杆5逐渐下沉。而在使用钻套10中的钻头对蜗杆轴1001的定位孔1002进行钻孔操作后,如果取下蜗杆轴1001,在弹簧3的回复弹力作用下,将推动定位杆5上升复位。

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定位块501能够在所述第一定位方槽401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定位块502也能够在所述第二定位方槽402内上下移动,同时,在弹簧3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一定位块501和第二定位块502组成的定位杆5能够垂直上下伸缩,这样,能够保证蜗杆轴1001水平放置在所述支架2的顶部,使得蜗杆轴1001的右端不会有影响水平状态的情况出现,因此,能够显著消除由于蜗杆轴1001的直径误差、圆弧槽1003的深度误差而引起的对蜗杆轴1001的夹持定位误差。

具体实现上,为了让定位杆5可以对蜗杆轴1001右端的圆弧槽1003可以进行可靠地定位,降低定位误差,所述第二定位块502的顶部设置有圆弧头503;

所述圆弧头503用于卡入到所述蜗杆轴1001右端的圆弧槽1003中,其形状、大小与所述圆弧槽1003的形状、大小相对应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现上,所述定位杆5的横向中心位置到钻套10的横向中心位置之间的水平间隔距离等于预设的蜗杆轴1001上定位孔1002与圆弧槽1003之间的标准间隔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立板6与上模板8之间连接的内直角位置设置有一个加固块7,所述加固块7分别与所述立板6和上模板8固定连接。因此,可以进一步提升上模板8与立板6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对于本实用新型,具体操作上,当对一个只有圆弧槽1003而没有定位孔1002的蜗杆轴1001进行加工操作时,为了加工出定位孔1002,首先,可以将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杆5的第二定位块502上的圆弧头503卡入圆弧槽1003内进行深度定位,这时候圆弧槽1003同步推动定位杆5进行同步下沉,同时将蜗杆轴1001放置在定位支座4顶部的第一定位槽201上,并控制气缸9底部连接的上压块11下压,使得上压块11底面第二定位槽1101压住蜗杆轴1001,可以实现对蜗杆轴1001中部位置的夹持固定,因此,这时候,加工操作工人可以用钻套10底部的钻头对蜗杆轴1001的左端进行加工操作,加工形成所需要的定位孔1002,使得定位孔1002与圆弧槽1003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的蜗杆轴1001上定位孔1002余圆弧槽1003之间的标准间隔距离,从而提高蜗杆轴的生产质量。

因此,本实用新型对蜗杆轴1001的夹持固定方便,可以实现对蜗杆轴1001的直接定位,可以保证对蜗杆轴1001的定位孔加工准确,提高整个蜗杆轴生产质量。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蜗杆轴加工装备,其可以保证准确、可靠地对汽车蜗杆轴中的定位孔进行加工,保证定位孔与圆弧槽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标准间隔距离相一致,提高蜗杆轴的生产质量,最终保证整个汽车制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有利于广泛地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