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传感器磁铁压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5870发布日期:2018-09-14 22:11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种全自动传感器磁铁压装机。



背景技术:

摩托车传感器上要用到四块强磁体,这四块强磁体均布设置在工件的四周,现有技术均是通过人工一个个压入到工件的安装孔中,整个安装过程较为繁琐,工人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种全自动传感器磁铁压装机,能够一次性将四块强磁体压入到工件中,整个过程工人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压入精度高啊,不易产生废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传感器磁铁压装机,一种全自动传感器磁铁压装机,包括料盘及其输送轨道,还包括,磁铁上料台、工件上料机构、压料机构;

磁铁上料台,其包括圆盘,上述圆盘上垂设有呈十字交叉设置的上料槽;

压料机构,其包括设于圆盘上方的龙门架,上述龙门架的顶部设有贯穿龙门架的压料推杆,上述压料推杆底部设有固定盘和四个顶针;

工件上料机构,其包括设于上述圆盘下方的移动台,上述移动台顶部设有定位夹具,上述定位夹具上设有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传感器磁铁压装机进一步设置为,上述输送轨道上设有与上述上料槽相连的推送槽,上述推送槽内设有磁铁电动直线推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传感器磁铁压装机进一步设置为,上述输送轨道的推送槽一侧设有缺口,上述缺口的侧旁连有上述料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传感器磁铁压装机进一步设置为,上述料盘内设有多个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U型隔板,隔板顶部设有推送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传感器磁铁压装机进一步设置为,上述推送板的一侧设有隔板电动直线推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传感器磁铁压装机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定位夹具为圆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传感器磁铁压装机进一步设置为,上述移动台安装在底板顶部的移动槽内,上述移动台一端设有移动气缸和移动杆。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传感器磁铁压装机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圆盘的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传感器磁铁压装机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圆盘顶部设有定位板,上述定位板上设有四个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传感器磁铁压装机进一步设置为,上述龙门架上还设有导向板,上述导向板上设有供上述压料推杆通过的导向孔,上述导向板与上述压料推杆之间还设有缓冲弹簧。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能够一次性将四块强磁体压入到工件中,加工效率高。

2、整个过程工人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

3、压入精度高、,不易产生废品。

4、半自动设置,整个改造成本低。

5、整体结构简单合理,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根输送轨道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料盘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升降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传感器磁铁压装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传感器磁铁压装机,包括料盘及其输送轨道,还包括,磁铁上料台、工件上料机构、压料机构;

磁铁上料台,其包括圆盘1,圆盘1上垂设有呈十字交叉设置的上料槽2;

压料机构,其包括设于圆盘上方的龙门架3,龙门架3的顶部设有贯穿龙门架的压料推杆4,由压料气缸41驱动,压料推杆4底部设有固定盘6和四个顶针5;

工件上料机构,其包括设于圆盘下方的移动台7,移动台7顶部设有定位夹具8,定位夹具8上设有工件9。

进一步地,输送轨道上设有与上料槽相连的推送槽20,推送槽20内设有磁铁电动直线推杆22。

进一步地,输送轨道的推送槽一侧设有缺口21,缺口21的侧旁连有料盘23。

进一步地,料盘内设有多个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U型隔板24,隔板24顶部设有推送板25。并用于推送多个磁铁吸住连成的磁铁条26。

进一步地,推送板的一侧设有隔板电动直线推杆27。电动隔板电动直线推杆27与推送版25之间还设有电控吸盘28,电动直线推杆27的机台底部设有电动升降台,所有电控或电动驱动设备均通过电路与控制器相连并由其控制。升降台在吸盘吸住隔板24后,抬升并将隔板24返回初始位置。

进一步地,定位夹具8为圆环。

进一步地,移动台安装在底板10顶部的移动槽内,移动台一端设有移动气缸11和移动杆12。

进一步地,底板10上设有用于固定圆盘的支撑架13。

进一步地,圆盘1顶部设有定位板14,定位板上设有四个定位孔15。

进一步地,龙门架3上还设有导向板16,导向板16上设有供压料推杆通过的导向孔18,导向板16与压料推杆4之间还设有缓冲弹簧17。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