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9932发布日期:2019-07-27 09:34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机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相对于支撑体滑动的移动体的机床。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使用滑动导件使刀架或主轴箱等移动体相对于基座或床台等支撑体移动的车床等机床。在滑动导件的滑动面有时会形成油槽,所述油槽形成有供油口。

在机械装置的构成方面,存在移动体的滑动面的一部分从支撑体脱离的构成。如果油槽露出那么会产生润滑油漏出或切屑进入油槽等,因此无法在滑动面露出的范围内设置油槽。因此,导致移动体的滑动范围变短。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nc车床,其中设置有主轴箱的中轴架移动到超出固定引导部的悬空位置。在固定引导部的滑动面的前半部及中轴架的滑动面的后半部形成有油槽。对于固定引导部的油槽,从连接于固定引导部的配管通过钻孔供给润滑油。对于中轴架的油槽,从连接于中轴架的其他配管通过钻孔供给润滑油。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1577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所述技术由于必须将润滑油的配管连接于固定引导部与中轴架两者,所以供油系统变得复杂。另外,所述问题并未局限于车床,也存在于车床以外的各种机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抑制供油系统的复杂化并扩大移动体的滑动范围的机床。

本发明是一种支撑体的滑动面与移动体的滑动面相向且所述移动体相对于所述支撑体滑动的机床,且具有以下形态:

在所述支撑体的滑动面未露出的部位形成支撑体侧油槽,

在所述移动体的滑动面未露出的部位形成移动体侧油槽,

在所述支撑体侧油槽与所述移动体侧油槽中的一油槽形成供油口,通过所述一油槽对另一油槽供给来自所述供油口的润滑油。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供油系统的复杂化并扩大移动体的滑动范围的机床。

技术方案2的发明能够将润滑油效率良好地供给到两油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表示机床的构成例的图。

图2是表示支撑体及移动体的例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支撑体及移动体的横截面的例的剖视图。

图4是透视支撑体而表示移动体的例的前视图。

图5是透视支撑体而表示移动体的例的侧视图。

图6是透视支撑体而表示移动体的另一例的前视图。

图7是透视支撑体而表示移动体的另一例的前视图。

图8是透视支撑体而表示移动体的另一例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然,以下的实施方式仅是例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示的全部特征未必为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需。

(1)本发明所包含的技术概要:

首先,参照图1至8所示的例说明本发明所包含的技术概要。另外,本申请案的图是示意性地示例的图,所述图所示的各方向的放大率有时不同,且各图有时不一致。当然,本技术的各要素并未限定于以符号所示的具体例。

[形态1]

本技术的一形态的机床1具有支撑体10(例如基座11)与移动体20(例如可动平台21)。所述支撑体10的滑动面13与所述移动体20的滑动面23相向,且所述移动体20相对于所述支撑体10滑动。在所述支撑体10的滑动面13未露出的部位13b形成有支撑体侧油槽16。在所述移动体20的滑动面23未露出的部位23b形成有移动体侧油槽26。本机床1在所述支撑体侧油槽16与所述移动体侧油槽26中的一油槽30形成供油口52,通过所述一油槽30对另一油槽40供给来自所述供油口52的润滑油。

在所述形态1中,由于来自供油口52的润滑油是通过一油槽30对另一油槽40供给,所以无需在另一油槽40形成供油口52。因此,本形态可提供能够抑制供油系统的复杂化并扩大移动体的滑动范围的机床。

此处,支撑体只要是移动体滑动的基准部位即可,并不限定于固定的部位,也可为能够移动的部位。滑动面的露出的部位可位于支撑体与移动体两者的滑动面,也可仅位于支撑体的滑动面,或仅位于移动体的滑动面。因此,支撑体的滑动面未露出的部位可为滑动面的一部分,也可为滑动面的全部。移动体的滑动面未露出的部位可为滑动面的一部分,也可为滑动面的全部。支撑体侧油槽与移动体侧油槽只要在通过一油槽对另一油槽供给润滑油时相连即可,并不限定于始终相连。另外,所述形态1的附言在以下形态中也相同。

[形态2]

所述移动体20可相对于所述支撑体10在特定范围r1内上下滑动。所述一油槽30的最下部(例如图4中最下部26b)可位于不高于所述另一油槽40的最下部(例如图4中最下部16b)的位置。所述供油口52可形成于所述一油槽30的最下部(26b)。由此,以从最下部(26b)填入一油槽30的方式从供油口52供给润滑油,以从位于不高于另一油槽40的最下部(16b)的位置的供油口52通过一油槽30填入另一油槽40的方式供给润滑油。因此,本形态可高效率地对两油槽供给润滑油。

此处,移动体的上下滑动与有无水平成分的移动无关,而是意指移动体通过滑动而向上侧移动或向下侧移动。因此,移动体的滑动并不严格限定于铅直方向,也可为从铅直方向斜向偏移的方向。一油槽的最下部位于不高于另一油槽的最下部的位置,意指一油槽即使位于最上方的位置,其最下部仍比另一油槽更低,或者,一油槽位于最上方的位置时,其最下部与另一油槽为相同高度。另外,在所述形态2中虽未包含,但移动体并非上下移动而是朝水平方向滑动的情况也包含在本技术中。

(2)机床的构成的具体例:

图1是示意性例示nc(数值控制)车床的构成作为工作机1的例。图1所示的机床1具备:nc装置80,设置在固定的基座81的主轴箱82,设置在固定的基座84的背面主轴箱85,及设置在固定的基座11的刀架2等。nc装置80控制所述各部82、85、2等的动作。

主轴箱82能够朝沿着主轴中心线ax1的z轴方向移动。nc装置80通过主轴箱82的驱动部(未图标)控制主轴箱82的z轴方向上的位置。设置在主轴箱82的主轴83可释放地固持朝z轴方向插入的圆柱状(棒状)的工件w1,且以沿着工件w1的长边方向的主轴中心线ax1为中心使工件w1旋转。主轴83就与背面主轴区别的意义来说称为正面主轴。另外,本具体例的z轴方向为水平方向,但z轴方向不限于水平方向。

背面主轴箱85设为能够朝沿主轴中心线ax2的z轴方向及与该z轴方向正交(交叉)的y轴方向移动。nc装置80通过背面主轴箱85的驱动部(未图示)而控制背面主轴箱85的z轴方向及y轴方向上的位置。设置在背面主轴箱85的背面主轴86可释放地固持朝z轴方向插入的正面加工后的工件w2,且以主轴中心线ax2为中心使工件w2旋转。背面主轴86就与主轴83相向的意义来说有时被称为相向主轴。本具体例的y轴方向为水平方向,但y轴方向并不限于水平方向。

在图1所示的刀架2安装有用于进行工件w2的背面加工的多个工具t1,且设为能够朝z轴方向及与y轴方向正交(交叉)的x轴方向移动。nc装置80通过刀架2的驱动部(未图示)控制刀架2的x轴方向上的位置。本具体例的x轴方向为铅直方向,但x轴方向并不限于铅直方向。在本具体例中,刀架2所包含的可动平台21为移动体20的例,基座11为支撑体10的例。另外,虽未图示,但刀架2可进行被固持在主轴83的工件w1的正面加工,也可将其他刀架设置在机床1而由所述其他刀架进行工件w1的正面加工。为了改变工具的方向,所述刀架也可设为能够旋转。此外,各部82、85、2等的移动方向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方向。

(3)支撑体及移动体的具体例:

图2例示基座11及可动平台21的外观。图3例示在通过供油口52的横截面中的基座11及可动平台21。在图3的上部提取可动平台21而表示,在图3的下部提取基座11而表示。图4例示可动平台21的正面,且以两点链线表示基座11的位置。图5是以图4为基准例示可动平台21的左侧面,以两点链线表示基座11的位置。在图2、4、5的左侧表示位于上端位置p1的可动平台21,在图2、4、5的右侧表示位于下端位置p2的可动平台21。

基座11如图3等所示,具有从滑动面14凹陷的横截面梯形状的鸠尾槽12,且被固定成不移动。鸠尾槽12的长边方向朝向x轴方向。此处,在图3中,将鸠尾槽12的下底部分称为底部12b。在与所述底部12b相连的两斜边部分分别形成有滑动面15。将两滑动面15及分别形成于鸠尾槽12的两外侧的滑动面14通称为滑动面13。

可动平台21具有从与基座11的滑动面14相向的滑动面24突出的横截面梯形状的鸠尾榫22。鸠尾榫22的长边方向朝向x轴方向。通过将鸠尾榫22插入鸠尾槽12,使可动平台21相对于基座11在特定范围r1内能够上下滑动。此处,在图3中,将鸠尾榫22的下底部分称为底部22b。在与该底部22b相连的两斜边部分分别形成有滑动面25。各滑动面25与基座11的滑动面15相向。将两滑动面25及分别形成于鸠尾榫22的两外侧的滑动面24通称为滑动面23。以可动平台21的滑动面23与基座11的滑动面13相向的状态,实现可动平台21的滑动引导。另外,在可动平台21的底部22b与基座11的底部12b之间形成有间隙。

如图2、4、5所示,可动平台21能够在上端位置p1与下端位置p2之间朝x轴方向移动。位于上端位置p1的可动平台21的滑动面23的上端比基座11的滑动面13的上端更靠上方。由此,在可动平台21的滑动面23,产生露出的部位23a及相对于基座11的滑动面13始终被覆盖而不露出的部位23b。此外,基座11的滑动面13的下端比位于上端位置p1的可动平台21的滑动面23的下端更靠下方。由此,在基座11的滑动面13,产生露出的部位13a及相对于可动平台21的滑动面23始终被覆盖而不露出的部位13b。

如上所述,如果在露出的部位13a、23a形成油槽,那么会产生润滑油漏出或切屑进入油槽等。因此,在滑动面13未露出的部位13b形成支撑体侧油槽16,在滑动面23未露出的部位23b形成移动体侧油槽26。在基座11中,在鸠尾槽12的两外侧的滑动面14及两斜边部分的滑动面15分别形成有支撑体侧油槽16。在可动平台21中,在鸠尾榫22的两外侧的滑动面24及两斜边部分的滑动面25分别形成有移动体侧油槽26。

在移动体侧油槽26的最下部26b,形成与润滑油供给部50的配管51相连的供油口52,而被供给润滑油。另一方面,在支撑体侧油槽16不形成供油口,而从移动体侧油槽26供给润滑油。因此,移动体侧油槽26为一油槽30的例,支撑体侧油槽16为另一油槽40的例。移动体侧油槽26的最下部26b始终位于比支撑体侧油槽16的最下部16b更低的位置。另外,可动平台21位于上端位置p1时,移动体侧油槽26的最下部26b也可与支撑体侧油槽16的最下部16b为相同高度。

润滑油供给部50间歇性地对供油口52供给润滑油。例如,如果达到定期的润滑油供给期间,那么润滑油供给部50打开阀将润滑油供给到供油口52,如果润滑油供给期间结束,那么关闭阀而不使润滑油流动。在本具体例中,与可动平台21的x轴方向的位置无关地在润滑油供给期间对供油口52供给润滑油。因此,基座11的支撑体侧油槽16的开口始终配置为具有与可动平台21的移动体侧油槽26的开口相向的部分。因此,支撑体侧油槽16与移动体侧油槽26始终在某处彼此相连。

如图4所示,可动平台21的各滑动面24的移动体侧油槽26随着从最下部26b朝向最上部26a,依序具有水平部27a、外侧倾斜部27b、内侧倾斜部27c、外侧倾斜部27b、内侧倾斜部27c、外侧倾斜部27b、及内侧倾斜部27d。最下部26b的水平部27a朝向y轴方向配置,在中途形成有供油口52。各外侧倾斜部27b是从下方的部位(水平部27a或内侧倾斜部27c)朝y轴方向的外侧倾斜上升。各内侧倾斜部27c是从下方的外侧倾斜部27b朝y轴方向的内侧倾斜上升。最后的内侧倾斜部27d是从下方的外侧倾斜部27b上升到最上部26a,且始终在某处与基座11的支撑体侧油槽16相连。内侧倾斜部27d的最上部26a闭合。

基座11的各滑动面14的支撑体侧油槽16从最下部16b到最上部16a具有朝y轴方向的外侧倾斜而上升的外侧倾斜部17a,及最上部16a的水平部17b。外侧倾斜部17a配置为与可动平台21的内侧倾斜部27d在某处1个部位相交。水平部17b从外侧倾斜部17a到润滑油的流出口17c朝向y轴方向配置。由于外侧倾斜部17a朝y轴方向的外侧倾斜而上升,所以流出口17c的某水平部17b较短即可。因此,容易在支撑体侧油槽16中保持润滑油。

根据以上,来自供油口52的润滑油在滑动面24的移动体侧油槽26中,依序被供给到水平部27a、外侧倾斜部27b、内侧倾斜部27c、外侧倾斜部27b、内侧倾斜部27c、外侧倾斜部27b、及内侧倾斜部27d。由于该内侧倾斜部27d与支撑体侧油槽16的外侧倾斜部17a相连,所以来自移动体侧油槽26的内侧倾斜部27d的润滑油在支撑体侧油槽16中依序被供给到外侧倾斜部17a及水平部17b。因此,对于可动平台21的滑动面24的露出的部位23a,如图4的右侧所示,在可动平台21下降时从基座11的支撑体侧油槽16供给润滑油。在该支撑体侧油槽16未形成供油口。

此外,移动体侧油槽26的内侧倾斜部27d与支撑体侧油槽16的外侧倾斜部17a方向相反,因此如果可动平台21朝x轴方向移动,那么内侧倾斜部27d与外侧倾斜部17a相交的部位朝y轴方向变化。因此,润滑油效率良好地在滑动面14、24的整体扩散。另外,对于基座11的滑动面14的露出的部位13a,在可动平台21下降时,从可动平台21的移动体侧油槽26供给润滑油。

如图5所示,可动平台21的各滑动面25的移动体侧油槽26随着从最下部26b朝向最上部26a,依序具有水平部27e、倾斜部27f、水平部27e、倾斜部27f、及垂直部27g。最下部26b的水平部27e从供油口52到倾斜部27f水平地配置。上方的水平部27e从下方的倾斜部27f到上方的倾斜部27f水平地配置。各倾斜部27f从下侧的水平部27e到上侧的部位(水平部27e或垂直部27g)倾斜上升。最后的垂直部27g从上方的倾斜部27f到最上部26a垂直地上升,且始终在某处与基座11的支撑体侧油槽16相连。垂直部27g的最上部26a闭合。

基座11的各滑动面15的支撑体侧油槽16从最下部16b到最上部16a具有垂直上升的垂直部17d、及最上部16a的水平部17e。垂直部17d配置为至少一部分与可动平台21的垂直部27g重合。水平部17e从垂直部17d到润滑油的流出口(未图示)朝向y轴方向配置。

根据以上,来自供油口52的润滑油在滑动面25的移动体侧油槽26中,依序被供给到水平部27e、倾斜部27f、水平部27e、倾斜部27f、及垂直部27g。由于所述垂直部27g与支撑体侧油槽16的垂直部17d相连,所以来自移动体侧油槽26的垂直部27g的润滑油在支撑体侧油槽16中依序被供给到垂直部17d及水平部17e。因此,对于可动平台21的滑动面25的露出的部位23a,如图5的右侧所示,在可动平台21下降时从基座11的支撑体侧油槽16供给润滑油。在该支撑体侧油槽16未形成供油口。另外,对于基座11的滑动面15露出的部位13a,在可动平台21下降时从可动平台21的移动体侧油槽26供给润滑油。

另外,最下部如果无形成于移动体侧油槽26的供油口,会有移动体侧油槽26(及支撑体侧油槽16)中比供油口更下方的部分未充满润滑油的可能性。此外,在供油口不形成于移动体侧油槽26而是形成于支撑体侧油槽16的情况下,也有在支撑体侧油槽16及移动体侧油槽26中比供油口更下方的部分未充满润滑油的可能性。这是由于例如形成于滑动面24的移动体侧油槽26(及形成于滑动面14的支撑体侧油槽16)中有气泡的情况下,如果供油口位于最下部,那么可利用润滑油从最下部朝向流出口17c将气泡朝上侧挤出,但在最下部无供油口的情况下,由于最下部26b的水平部27a的末端闭合,所以难以利用润滑油挤出气泡。另外,即使在最下部26b的水平部27a的末端不存在供油口,只要在最下部26b的水平部27a的某处有即可。此是由于即使水平部27a有气泡,但由于是以从水平部27a的下侧填入的方式供给润滑油,所以使得气泡朝水平部27a的上侧移动,之后便能够将气泡从水平部27a朝外侧倾斜部27b挤出。对于形成于滑动面15、25的油槽16、26也可以说相同。通过在支撑体侧油槽16的最下部与移动体侧油槽26最下部中较低的一者形成供油口,可效率良好地对两油槽16、26供给润滑油。另外,即使位于上端位置p1的可动平台21的移动体侧油槽26的最下部26b与支撑体侧油槽16的最下部16b为相同高度的情况下,也同样能够效率良好地将润滑油供给到两油槽16、26。

如以上所说明,由于来自供油口52的润滑油通过移动体侧油槽26被供给到支撑体侧油槽16,所以无需在支撑体侧油槽16形成供油口52,且无需在基座11连接润滑油的配管。因此,本具体例能够简化供油系统,且能够抑制供油系统的复杂化并扩大可动平台21的滑动范围。

(4)变化例:

本发明可考虑各种化例。例如,移动体并不限于背面加工用的刀架的可动平台21,也可为正面加工用的刀架的可动平台、主轴箱82的构成要素、背面主轴箱85的构成要素等。因此,移动体的滑动方向并不限于铅直方向,也可为从水平方向、铅直方向斜向偏移的方向等。支撑体只要为与移动体对应的构成要素即可,也可为图1所示的基座81、84。此外,本发明可应用于nc车床以外的各种机床。

在鸠尾槽12的滑动面15,也可设置调整所述滑动面15与鸠尾榫22的滑动面25的间隙的镶条。在所述情况下,将滑动面15形成于镶条而应用本发明。当然,也可将镶条设置在鸠尾榫22的滑动面25。移动体相对于支撑体滑动的构造并不限于鸠尾榫与鸠尾槽的嵌合构造,也可为剖面矩形状的槽与插入该槽的凸条的嵌合构造。

供油口也可不形成于移动体侧油槽26而形成于支撑体侧油槽16。在所述情况下,与供油口相连的配管连接于基座11,润滑油供给部从供油口通过支撑体侧油槽16对移动体侧油槽26供给润滑油。所述例由于即使可动平台21移动润滑油的配管也不移动,所以能够进一步简化供油系统。支撑体侧油槽16与移动体侧油槽26并不限于始终相连,即使有时分离仍可在相连的时机由润滑油供给部50打开阀将润滑油供给到供油口52。例如,也可在可动平台21的驱动部设置可动平台21的位置检测部,达到润滑油供给期间时如果确认可动平台21的检测位置为两油槽16、26的相连位置,那么润滑油供给部50打开阀,将润滑油供给到供油口52。

油槽也可采用各种构造。例如,即使在支撑体侧油槽16的最上部16a无润滑油的流出口,但通过来自润滑油供给部50的压力也可通过移动体侧油槽26将来自供油口52的润滑油供给到支撑体侧油槽16。油槽的形状也不限于图4、5所示的例。

图6是表示分别形成于彼此相向的滑动面14、24的油槽16、26始终相交在2个部位的例。图6也例示可动平台21的正面,以两点链线表示基座11的位置。图6的左侧表示位于上端位置p1的可动平台21,图6的右侧表示位于下端位置p2的可动平台21。另外,对与图1~5所示的例相同的部位标记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以下例也相同。

在图6所示的可动平台21的各滑动面24的移动体侧油槽26具有交替配置的5个水平部27h与4个垂直部27i。在最下部26b与最上部26a均配置有水平部27h。各水平部27h朝向y轴方向配置。在最下部26b的水平部27a的中途,形成有供油口52。各垂直部27i朝向x轴方向配置。

基座11的各滑动面14的支撑体侧油槽16在最下部16b与最上部16a分别具有水平部17h,在最下部16b与最上部16a之间具有垂直部17i。最下部16b的水平部17h以与可动平台21的最上方的垂直部27i的某处在1个部位相交的方式配置。垂直部17i以与可动平台21的最上部26a的水平部27h在1个部位相交的方式配置。

利用图6所示的油槽16、26的构造,可在2个部位将油槽16、26相连。图6所示的例也因来自供油口52的润滑油通过移动体侧油槽26被供给到支撑体侧油槽16,而无需将润滑油的配管连接于基座11。另外,在滑动面15、25也可形成相同的油槽。

图7表示从图6所示的支撑体侧油槽16的最下部16b省去水平部17h而将垂直部17i略微向下延伸的例。也就是说,基座11的各滑动面14的支撑体侧油槽16从最下部16b到最上部16a具有朝向x轴方向的垂直部17i、及最上部16a的水平部17h。垂直部17i以与可动平台21的最上部26a的水平部27h在某处在1个部位相交的方式配置。因此,油槽16、26在1个部位相交。所述例也因将来自供油口52的润滑油通过移动体侧油槽26供给到支撑体侧油槽16,而无需连接润滑油的配管在基座11。另外,在滑动面15、25也可形成相同的油槽。

图8是表示在移动体侧油槽26设置连接最上部26a到最下部26b的垂直部27k,在支撑体侧油槽16设置连接最下部16b到最上部16a的垂直部17k。可动平台21的各滑动面24的移动体侧油槽26具有与垂直部27k正交的5个水平部27j。在最下部26b的水平部27j的中途形成有供油口52。基座11的各滑动面14的支撑体侧油槽16具有与垂直部17k中途相交的水平部17j。支撑体侧油槽16的垂直部17k至少一部分始终与移动体侧油槽26的垂直部27k重叠。

图8所示的例也因将来自供油口52的润滑油通过移动体侧油槽26供给到支撑体侧油槽16,而无需对基座11连接润滑油的配管。另外,在滑动面15、25也可形成相同的油槽。

(5)结语

如上说明,根据本发明,通过各种形态,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供油系统的复杂化并扩大移动体的滑动范围的机床等技术。当然,即使利用仅由独立权利要求的构成要件构成的技术,也可获得所述基本作用、效果。此外,也可实施将所述例中揭示的各构成相互置换或变更组合的构成,或将周知技术及所述例中揭示的各构成相互置换或变更组合的构成等。本发明也包含所述构成等。

[符号的说明]

1机床

2刀架

10支撑体

11基座

12鸠尾槽

12b底部

13、14、15滑动面

13a露出的部位

13b未露出的部位

16支撑体侧油槽

16a最上部

16b最下部

20移动体

21可动平台

22鸠尾榫

22b底部

23、24、25滑动面

23a露出的部位

23b未露出的部位

26移动体侧油槽

26a最上部

26b最下部

30一油槽

40另一油槽

50润滑油供给部

51配管

52供油口

81基座

82主轴箱

83主轴

84基座

85背面主轴箱

86背面主轴

p1上端位置

p2下端位置

r1特定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