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56416发布日期:2018-08-24 20:41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热轧轧制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热轧薄规格轧制特点是穿带速度相对较快,尤其是终轧温度较高的产品,带钢在精轧机组穿带过程头部容易在下游机架(如f5机架或f6机架)出口飞翘,造成头部折叠,使下一架轧机难以正常咬入或叠轧咬入,导致后面机架跑偏严重或者堆钢事故发生。另外在f7机架出口也容易出现上扬飞翘,飞翘撞击f7机架出口仪表屋后头部翻转形成折叠缺陷,甚者会在层冷辊道起套堆钢,造成同样事故发生。对生产稳定性影响较大,造成经济损失。

综上,目前在对带钢进行精轧时,易出现带钢头部飞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带钢进行精轧时,易出现带钢头部飞翘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通过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包括:

对于精轧机机组的f5机架和f6机架出口的下导板、过渡板、以及活套裙板,将所述下导板和所述过渡板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5mm~15mm之间,将所述过渡板和所述活套裙板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5mm~15mm之间,所述下导板高于所述过渡板,所述过渡板高于所述活套裙板;

对于所述f5机架和f6机架出口的下导板,将所述下导板的啃痕或台阶的高度控制在5mm以下,并对所述啃痕或台阶进行打磨。

优选地,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对于所述f5机架和f6机架出口下刮水板和导板,在所述下刮水板磨损至与所述导板齐平或低于所述导板时,更换所述下刮水板。

优选地,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采用所述f5机架和所述f6的上压轧辊对带钢进行轧制,其中,上轧辊的直径大于下轧辊的直径0.1mm~0.2mm;

优选地,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控制带钢为微双边浪,并修正所述f5机架和所述f6出现的窜辊,修正f1机架和f2出现的窜辊。

优选地,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关闭所述f5机架和所述f6机架之间的冷却水;

关闭f1机架和f2机架之间的冷却水。

优选地,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在中间坯进入所述精轧机机组之前,提高对所述中间的坯切头量50mm~200mm。

优选地,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在带钢的头部通过f3机架的防剥落水区域后,开启所述f3机架的防剥落水,以及,在带钢的头部通过f4机架的防剥落水区域后,开启所述f4机架的防剥落水;和/或

在带钢头部通过除磷区域0.3m~0.8m后,启动除磷。

优选地,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将f7机架出口下导板和机架辊标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15mm~25mm之间。

优选地,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提高精轧入口温度5℃~15℃;或

降低带钢的穿带速度0.3m/s~0.5m/s。

优选地,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在精轧机机组或下游设备出现异常时,不执行摆钢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包括:对于精轧机机组的f5机架和f6机架出口的下导板、过渡板、以及活套裙板,将所述下导板和所述过渡板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5mm~15mm之间,将所述过渡板和所述活套裙板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5mm~15mm之间,所述下导板高于所述过渡板,所述过渡板高于所述活套裙板;对于所述f5机架和f6机架出口的下导板,将所述下导板的啃痕或台阶的高度控制在5mm以下,并对所述啃痕或台阶进行打磨。本申请可以保证薄规格带钢在精轧穿带过程稳定顺行,杜绝精轧机架间以及精轧出口带钢头部飞翘问题,同时保证了带钢轧制稳定性,减少了堆钢事故发生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带钢进行精轧时,易出现带钢头部飞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包括:对于精轧机机组的f5机架和f6机架出口的下导板、过渡板、以及活套裙板,将所述下导板和所述过渡板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5mm~15mm之间,将所述过渡板和所述活套裙板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5mm~15mm之间,所述下导板高于所述过渡板,所述过渡板高于所述活套裙板;对于所述f5机架和f6机架出口的下导板,将所述下导板的啃痕或台阶的高度控制在5mm以下,并对所述啃痕或台阶进行打磨。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包括:

步骤s101:对于f5机架和f6机架出口的下导板、过渡板、以及活套裙板,将下导板和过渡板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5mm~15mm之间,将过渡板和活套裙板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5mm~15mm之间,下导板高于过渡板,过渡板高于活套裙板;

步骤s102:对于f5机架和f6机架出口的下导板,将下导板的啃痕或台阶的高度控制在5mm以下,并对啃痕或台阶进行打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精轧机机组共有7个机架,分别为:f1机架、f2机架、f3机架、f4机架、f5机架、f6机架、和f7机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设计一种新的设备通道技术标准(如步骤s101和步骤s102)。具体而言,对于f5、f6机架出口下导板和过渡板的高度差,过渡板和活套裙板的高度差,保持下导板比过渡板高5mm~15mm,过渡板比活套裙板高5mm~15mm,不允许存在逆轧制方向台阶。并且,f5、f6机架出口的下导板不允许存在超过5mm的啃痕(或台阶),并对啃痕(或台阶)进行打磨保证出口下导板光滑,同时对下导板制定了更换周期标准,一般在机时间不超过6个月,在6个月内即需要更换f5、f6机架出口的下导板。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现带钢头部飞翘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的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对于f5机架和f6机架出口下刮水板和导板,在下刮水板磨损至与导板齐平或低于导板时,更换下刮水板。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f5、f6机架出口的下刮水板磨损不低于导板高度,在与导板平齐(或者低于导板)时进行更换,从而降低出现带钢头部飞翘的几率。

另外,f7机架出口的下刮水板也需要及时更换,保证下工作辊冷却水封水正常,无反水,从而降低出现带钢头部飞翘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采用f5机架和f6机架的上压轧辊对带钢进行轧制,其中,上轧辊的直径大于下轧辊的直径0.1mm~0.2mm。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f5机架和f6机架对带钢进行轧制时,采用上压轧辊对带钢进行轧制,上压0.1mm~0.2mm(即:上轧辊的直径大于下轧辊的直径0.1mm~0.2mm),从而降低出现带钢头部飞翘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控制带钢为微双边浪,并修正f5机架和f6出现的窜辊,修正f1机架和f2出现的窜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控制带钢为微双边浪(即:轻微的双边浪),避免穿带有中浪,并及时修正f5、f6机架窜辊负窜(或f1、f2正窜),同时,将成品带钢的目标凸度适当增大0.02mm~0.04mm,从而降低出现带钢头部飞翘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关闭f5机架和f6机架之间的冷却水;

关闭f1机架和f2机架之间的冷却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带钢到达f5机架、f6机架之前,可优先关闭f5和f6机架之间的冷却水,当飞翘严重时,可以依次关闭f2机架和f1机架之间的冷却水,从而降低出现带钢头部飞翘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在中间坯进入精轧机机组之前,提高对中间的坯切头量50mm~200mm。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于进入精轧机组前的坯子,可以在原切头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进入精轧前的坯子的切头量(例如:增加50mm~200mm),从而将带钢头部不规则部分切除干净,从而降低出现带钢头部飞翘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在带钢的头部通过f3机架的防剥落水区域后,开启f3机架的防剥落水,以及,在带钢的头部通过f4机架的防剥落水区域后,开启f4机架的防剥落水;和/或

在带钢头部通过除磷区域0.3m~0.8m后,启动除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优先投入f4、f3机架的防剥落水的让头功能(即:带钢头部通过防剥落水区域后,再打开防剥落),这样可以减少头部温降,降低飞翘趋势,并关注带钢头部表面质量。另外,当投入精轧双除鳞时,可以采用出口单排让头0.3m~0.8m,关注带钢头部表面质量,从而降低出现带钢头部飞翘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将f7机架出口下导板和机架辊标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15mm~25mm之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控制f7出口下导板和出口机架辊标高差,一般高差控制在15mm~25mm,从而降低出现带钢头部飞翘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提高精轧入口温度5℃~15℃;或

降低带钢的穿带速度0.3m/s~0.5m/s。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在原精轧入口温度基础上,适当提高精轧入口温度5℃~15℃,或者,在原穿带速度基础上,降低带钢的穿带速度0.3m/s~0.5m/s,并关注终轧温度及精轧出口轧制状态(例如:看下稳定性、板型等各个方面,在有问题时及时处理),从而降低出现带钢头部飞翘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在精轧机机组或下游设备出现异常时,不执行摆钢动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允许摆钢轧制,或者,一旦精轧机机组或下游设备准备动作造成短暂条件不具备时(例如:精轧机或下游设备出现异常时),不执行摆钢动作,避免摆钢导致穿带速度加快引起飞翘,从而降低出现带钢头部飞翘的几率。

进一步,所述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还包括:

可以采用更换刮水板或增加储水容器(或管路)的密封性等措施,杜绝机架间漏水(包括工作辊冷却水反溅漏水、工作辊刮水板漏水、除尘水漏水等),进而避免带钢头部上下温差增大,从而降低带钢头部飞翘的几率。

本方法通过控制带钢温度,设计设备通道技术标准,以及优化工艺水使用等方法,控制了带钢在精轧穿带过程稳定顺行,杜绝了精轧机架间以及精轧出口带钢头部飞翘问题。该方法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大幅提高薄规格穿带稳定性,进而为产线薄规格产品的开发拓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保证了带钢轧制稳定性,减少了堆钢事故发生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益。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控制带钢在精轧机飞翘的生产方法,包括:对于精轧机机组的f5机架和f6机架出口的下导板、过渡板、以及活套裙板,将所述下导板和所述过渡板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5mm~15mm之间,将所述过渡板和所述活套裙板之间的高度差控制在5mm~15mm之间,所述下导板高于所述过渡板,所述过渡板高于所述活套裙板;对于所述f5机架和f6机架出口的下导板,将所述下导板的啃痕或台阶的高度控制在5mm以下,并对所述啃痕或台阶进行打磨。本申请可以保证薄规格带钢在精轧穿带过程稳定顺行,杜绝精轧机架间以及精轧出口带钢头部飞翘问题,同时保证了带钢轧制稳定性,减少了堆钢事故发生风险。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