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焊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31993发布日期:2018-08-21 19:3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焊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锈钢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不锈钢工件使用广泛。传统的焊接机在焊接不锈钢工件时,通过手动将待焊接的工件固定后,然后由工作人员推动待焊接工件至焊接头处进行焊接,存在极大的误差,且容易导致加工失误,使得加工完成后的成品精度降低、品质下降,影响后续的使用;而且通过人工手动焊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人工的劳动强度较大,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而且工作人员的危险程度越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焊接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不锈钢焊接方法,包括基座以及固定在所述基座顶部的支承架,所述基座底部端面固设有安装板,所述支承架左侧的所述基座内贯穿设有碎料存放腔,所述碎料存放腔前后两侧的所述基座的顶部端面内对称设有夹固装置,所述夹固装置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滑行槽,所述夹固装置顶部端面内左右对称设有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二滑行槽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一滑行槽相通设置,所述第二滑行槽内固设有导引杆,所述导引杆上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夹固板,所述夹固板顶部延伸末端伸出所述夹固装置的顶部端面,所述夹固板底部延伸末端伸进所述第一滑行槽内,所述夹固板相对侧的所述导引杆外表面上缠绕有弹力片,每个所述夹固装置下侧的所述基座内均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一滑行腔,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滑行腔右侧延伸末端之间的部分相通设有第二滑行腔,所述第二滑行腔内顶壁内相通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三滑行腔,所述第三滑行腔右侧延伸段位于所述支承架底部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滑行槽与所述第一滑行腔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向轴,所述第一转向轴顶部延伸末端伸进所述第一滑行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滑行槽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行槽内的所述第一转向轴上周向固设有绕绳轮,所述绕绳轮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夹固板之间均固设有绳索,所述第一转向轴底部末端固设有伸进所述第一滑行腔内的齿形轮,所述齿形轮后侧的所述第一滑行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前侧端面设有与所述齿形轮动力配合连接的齿形条,所述第二滑行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滑行块右侧延伸末端固定配合连接的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三滑行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二滑行块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第三滑行块,所述第三滑行块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螺形杆,所述第一螺形杆右侧延伸末端与第一电动机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形杆上侧的所述第三滑行块右侧端面内固设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右侧末端动力连接有伸出所述第三滑行块右侧端面外的第一锥形轮,所述支承架内设有起降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伸出所述夹固装置的顶部端面外的所述夹固板相对侧均固设有防摩片。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动机外表面固嵌于所述第三滑行腔右侧内壁内,所述第一螺形杆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三滑行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起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承架左侧端面内的第三滑行槽以及可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三滑行槽与所述第三滑行腔之间的第二转向轴,所述第二转向轴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伸进所述第三滑行腔内的第二锥形轮,所述第三滑行槽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二转向轴顶部末端固定配合连接的第二螺形杆,所述第二螺形杆上螺纹配合连接有第四滑行块,所述支承架左侧设有与所述第四滑行块固定配合连接的横梁,所述横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焊接机,所述焊接机顶部的外侧包裹有与所述横梁顶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护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焊接机底部末端与所述碎料存放腔相对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需要加工的工件安放在左右两侧夹固板之间的支承架上,然后,通过第一电动机控制第一螺形杆转动,由第一螺形杆带动第三滑行块以及第三滑行块底部的第二滑行块滑动至第二滑行腔内的最右侧位置,此时,第三滑行块带动第一锥形轮与第二锥形轮动力配合连接,同时,由第二滑行块带动第一滑行块右侧末端最大程度伸进第二滑行腔内,此时由第一滑行块前侧的齿形条带动齿形轮转动,由齿形轮带动第一转向轴以及绕绳轮转动,同时,由绕绳轮带动左右两侧的绳索缠绕于绕绳轮上,此时,使绳索带动夹固板克服弹力片的顶压力,使位于支承架外侧的夹固板带动防摩片与工件相抵接,此时,控制第二电动机带动第一锥形轮转动,由第一锥形轮带动第二锥形轮以及第二转向轴转动,并由第二转向轴带动第二螺形杆转动,由第二螺形杆带动第四滑行块逐渐沿第三滑行槽内的底部方向滑动,此时,由第四滑行块带动横梁上的焊接机逐渐向下滑动进行焊接工作,能实现自动控制需要加工的工件的夹持工作,同时,能实现自动控制升降焊接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提高了工件焊接加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基座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不锈钢焊接方法,包括基座6以及固定在所述基座6顶部的支承架5,所述基座6底部端面固设有安装板601,所述支承架5左侧的所述基座6内贯穿设有碎料存放腔65,所述碎料存放腔65前后两侧的所述基座6的顶部端面内对称设有夹固装置8,所述夹固装置8底部端面内设有第一滑行槽82,所述夹固装置8顶部端面内左右对称设有第二滑行槽81,所述第二滑行槽81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一滑行槽82相通设置,所述第二滑行槽81内固设有导引杆811,所述导引杆811上滑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夹固板813,所述夹固板813顶部延伸末端伸出所述夹固装置8的顶部端面,所述夹固板813底部延伸末端伸进所述第一滑行槽82内,所述夹固板813相对侧的所述导引杆811外表面上缠绕有弹力片812,每个所述夹固装置8下侧的所述基座6内均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一滑行腔62,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一滑行腔62右侧延伸末端之间的部分相通设有第二滑行腔63,所述第二滑行腔63内顶壁内相通设有向右侧延伸设置的第三滑行腔64,所述第三滑行腔64右侧延伸段位于所述支承架5底部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滑行槽82与所述第一滑行腔62之间的部分内转动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一转向轴624,所述第一转向轴624顶部延伸末端伸进所述第一滑行槽82内且与所述第一滑行槽82内顶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滑行槽82内的所述第一转向轴624上周向固设有绕绳轮821,所述绕绳轮821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夹固板813之间均固设有绳索822,所述第一转向轴624底部末端固设有伸进所述第一滑行腔62内的齿形轮622,所述齿形轮622后侧的所述第一滑行腔62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滑行块621,所述第一滑行块621前侧端面设有与所述齿形轮622动力配合连接的齿形条623,所述第二滑行腔63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滑行块621右侧延伸末端固定配合连接的第二滑行块631,所述第三滑行腔64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二滑行块631底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第三滑行块641,所述第三滑行块641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设置的第一螺形杆642,所述第一螺形杆642右侧延伸末端与第一电动机643动力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形杆642上侧的所述第三滑行块641右侧端面内固设有第二电动机644,所述第二电动机644右侧末端动力连接有伸出所述第三滑行块641右侧端面外的第一锥形轮645,所述支承架5内设有起降装置。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伸出所述夹固装置8的顶部端面外的所述夹固板813相对侧均固设有防摩片814,从而提高需要焊接的工件的夹紧的牢固度。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第一电动机643外表面固嵌于所述第三滑行腔64右侧内壁内,所述第一螺形杆642左侧延伸末端与所述第三滑行腔64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从而提高第一电动机643的运行稳定性。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起降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承架5左侧端面内的第三滑行槽51以及可转动配合连接设置在所述第三滑行槽51与所述第三滑行腔64之间的第二转向轴646,所述第二转向轴646底部末端动力连接有伸进所述第三滑行腔64内的第二锥形轮647,所述第三滑行槽51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底部末端与所述第二转向轴646顶部末端固定配合连接的第二螺形杆511,所述第二螺形杆511上螺纹配合连接有第四滑行块512,所述支承架5左侧设有与所述第四滑行块512固定配合连接的横梁513,所述横梁513内转动配合连接有焊接机514,所述焊接机514顶部的外侧包裹有与所述横梁513顶部端面固定配合连接的护套515,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升降焊接工作,大大提高了焊接的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所述焊接机515底部末端与所述碎料存放腔65相对设置。

初始状态时,第三滑行块641位于第三滑行腔64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使第三滑行块641带动第一锥形轮645最大程度远离第二锥形轮647,同时,使第三滑行块641带动第二滑行块631位于第二滑行腔63内的最左侧位置,此时,由第二滑行块631带动第一滑行块621完全位于第一滑行腔62内,同时,夹固板813受到弹力片812顶压力,使夹固板813最大程度位于第二滑行槽81内的最外侧位置,此时,第四滑行块512位于第三滑行槽51内的最顶部位置。

当需要加工时,将需要加工的工件安放在左右两侧夹固板813之间的支承架5上,然后,通过第一电动机643控制第一螺形杆642转动,由第一螺形杆642带动第三滑行块641以及第三滑行块641底部的第二滑行块631滑动至第二滑行腔63内的最右侧位置,此时,第三滑行块641带动第一锥形轮645与第二锥形轮647动力配合连接,同时,由第二滑行块631带动第一滑行块621右侧末端最大程度伸进第二滑行腔63内,此时由第一滑行块621前侧的齿形条623带动齿形轮622转动,由齿形轮622带动第一转向轴624以及绕绳轮821转动,同时,由绕绳轮821带动左右两侧的绳索822缠绕于绕绳轮821上,此时,使绳索822带动夹固板813克服弹力片812的顶压力,使位于支承架5外侧的夹固板813带动防摩片814与工件相抵接,此时,控制第二电动机644带动第一锥形轮645转动,由第一锥形轮645带动第二锥形轮647以及第二转向轴646转动,并由第二转向轴646带动第二螺形杆511转动,由第二螺形杆511带动第四滑行块512逐渐沿第三滑行槽51内的底部方向滑动,此时,由第四滑行块512带动横梁513上的焊接机514逐渐向下滑动进行焊接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将需要加工的工件安放在左右两侧夹固板之间的支承架上,然后,通过第一电动机控制第一螺形杆转动,由第一螺形杆带动第三滑行块以及第三滑行块底部的第二滑行块滑动至第二滑行腔内的最右侧位置,此时,第三滑行块带动第一锥形轮与第二锥形轮动力配合连接,同时,由第二滑行块带动第一滑行块右侧末端最大程度伸进第二滑行腔内,此时由第一滑行块前侧的齿形条带动齿形轮转动,由齿形轮带动第一转向轴以及绕绳轮转动,同时,由绕绳轮带动左右两侧的绳索缠绕于绕绳轮上,此时,使绳索带动夹固板克服弹力片的顶压力,使位于支承架外侧的夹固板带动防摩片与工件相抵接,此时,控制第二电动机带动第一锥形轮转动,由第一锥形轮带动第二锥形轮以及第二转向轴转动,并由第二转向轴带动第二螺形杆转动,由第二螺形杆带动第四滑行块逐渐沿第三滑行槽内的底部方向滑动,此时,由第四滑行块带动横梁上的焊接机逐渐向下滑动进行焊接工作,能实现自动控制需要加工的工件的夹持工作,同时,能实现自动控制升降焊接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提高了工件焊接加工的安全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