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框成型机的成型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2998发布日期:2018-11-14 03:3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门框成型机的成型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门框成型领域,具体涉及门框成型机的成型机组。

背景技术

门框成型机是用于成型防盗门、防火门等金属门的门框,也有部分厂家通过小型门框成型机去制作窗框,其均采用冷弯成型技术将原材料即卷钢,通过冷挤压后形成具有一定形状横截面的钢板,现有的门框成型机如专利号:cn204276728u公布了的一种门框成型机所示:包括机架、电机、减速箱、涡轮箱、机架上沿横向设有若干组成型机组,成型机组具有上下配合的压辊轴,减速箱与电机输出轴连接,蜗轮箱与减速箱的输出轴连接,压辊轴与蜗轮箱的输出轴连接,机架前侧设有送料结构,送料结构包括有上滚轮、下滚轮,上滚轮、下滚轮之间形成送料通道,机架后侧设有切刀机构,用于将从送料结构通过机架中部的上下压辊轴之间的成型间隙成型后的钢板按一定长度切断从而形成门框的其中一个框,(门框包括上框、下框、左框、右框)。

通常,钢板原材料在经过冷弯成型后还需要将成型后的框进行喷漆,随后覆膜,最后才能形成市面上流通的防盗门的门框,但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部分生产防盗门的厂家所处省市已不允许进行喷漆这种污染性较高的工艺,为了方便防盗门生产厂家,本行业的设备厂家已使用预先喷漆、覆膜的钢板去成型。

但传统的门框成型机的成型机组(即机组中具有上下压辊的部分)由于在成型时是使用钢板原材料,因此在成型时对钢板原材料磨损要求并不十分高,通常要求表面无明显划痕即可,但由于在使用已预先喷漆、覆膜的钢板原材料进行冷挤压成型时其表面覆有一层膜,使用传统的成型机组在对该类已喷漆、覆膜的原材料进行冷挤压成型时通常会划伤表面的膜,部分设备设置会在划伤表面膜后划伤钢板原材料表面的漆,造成虽板材已成型,但无法销售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成型时对板材原材料表面无磨损的门框成型机的成型机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门框成型机的成型机组,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沿横向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组相对设立的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有左侧机架及右侧机架,所述机架上沿纵向设有主动轴及被动轴,所述机架一侧设有与主动轴相连并驱使主动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主动轴上设有下辊片,所述被动轴上设有上辊片,所述下辊片与上辊片之间设有可容纳钢板通过的成型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片两侧均设有至少一组被动辊片,所述被动辊片内部设有旋转体,所述被动辊片通过旋转体穿设于被动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成型机组上的主动轴一端与驱动机构连接,由驱动机构驱动,主动轴上设有下辊片,被动轴上设有上辊片,上辊片及下辊片之间具有可容纳钢板通过的成型间隙,首先,在钢板放入成型间隙中时由于两端同时与上辊片及下辊片接触,下辊片穿设在主动轴上由驱动机构驱动进行旋转,在带动钢板往前运动的同时,钢板另一端带动被动轴上的上辊片转动,以对钢板相对与下辊片接触的另一端进行挤压定型,由于钢板经过成型间隙后两端会由于应力的存在收缩或者扩张,被动辊片存在就是控制这种收缩或者扩展量,使其在可控范围内成型为框材,传统的成型机构其被动轴上的上辊片与上辊片两端的被动辊片都是与上辊片一样通过在内部加工与被动轴相适配的内孔,在装配时将其依次套设于被动轴上,而由于被动轴本身不具备驱动源只通过钢材接触摩擦转动,在钢材通过成型间隙成型时可通过调节成型间隙与钢材接触面积来减少表面摩擦伤痕,但当使用新型的表面已事先喷漆覆膜的钢材时由于被动辊片的转动受到被动轴的限制,只有当被动轴转动时第一被动辊片及第二被动辊片才会跟随转动,钢板表面不仅仅承受来自被动辊片的力,而是受到被动轴加被动辊片重力及转动力,与钢材表面覆膜的薄膜接触时使得表面薄膜损伤严重,而本使用新型通过在被动辊片中设置旋转体,使得被动辊片不仅仅可由钢材带动旋转,而是受力时本身通过旋转体带动转动,转动更加灵敏,最大程度减少薄膜表面受损,大大提升良品率。

上述的门框成型机的成型机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体包括有设置于被动辊片内部并与被动辊片一端端部齐平的第一旋转体及设置于被动辊片内部并与被动辊片相对设置第一旋转体的另一端端部齐平的第二旋转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被动辊片内径大于被动轴的外径,被动辊片一端端部在被动辊片内部设置有第一旋转体,另一端端部在被动辊片内部设置有第二旋转体,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的一端分别与被动辊片一端的端部齐平,通过在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使得被动辊片在被动轴上转动时更加平稳。

上述的门框成型机的成型机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被动辊片内部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及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径小于第一、第三腔体内径并大于被动轴的外径,所述第一旋转体设置于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二旋转体设置于第三腔体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被动辊片内部设置成三段式依次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及第三腔体,第一旋转体设置于第一腔体中,第二旋转体设置于第三腔体中,第一腔体及第三腔体的深度与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的宽度相适配,由于第二腔体的内径小于第一、第三腔体的内径并大于旋转轴的外径,因此第二腔体依旧不会与旋转轴发生接触,且由于其内径小于第一、第三腔体的内径,因此两端会形成一个抵接面,两端分别与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抵接,整个被动辊片只通过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与被动轴接触,在工作时将最大程度的减轻与被动辊片接触的新型钢板表面摩擦,从而起到对新型钢板表面的覆膜及喷漆的保护作用。

上述的门框成型机的成型机组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旋转体及第二旋转体均为轴承,所述轴承内径与被动轴外径相适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旋转体设置为内径与被动轴外径相适配的轴承,不仅使用寿命长且转动更灵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被动辊片内部设有旋转体,可通过旋转体转动且在工作时最大程度的减轻了与钢板接触时造成的摩擦,起到对钢板表面的保护作用,可推广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被动辊片装配旋转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被动辊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所示:门框成型机的成型机组,包括机座1,机座1上沿横向设有间隔设置且相对设立的机架,机架包括有左侧机架2及右侧机架3,机架上沿纵向设有主动轴4及被动轴5,主动轴4及被动轴5一端穿设于左侧机架2另一端穿设于右侧机架3,左侧机架2一侧设有与主动轴4相连并驱使主动轴4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有与主动轴4连接的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上部设有减速机7,主动轴4上设有下辊片41,被动轴5上设有上辊片51,下辊片41与上辊片51之间设有可容纳钢板通过的成型间隙8,上辊片51两侧均设有至少一组被动辊片52,被动辊片52内部设有内径与被动轴5外径相适配的轴承,被动辊片52通过轴承穿设于被动轴5,轴承包括有设置于被动辊片52内部并与被动辊片52一端端部齐平的第一轴承53及设置于被动辊片52内部并与被动辊片52相对设置第一轴承53的另一端端部齐平的第二轴承54,被动辊片52内部设有依次连通的第一腔体521、第二腔体522及第三腔体523,第二腔体522内径小于第一腔体521及第三腔体523内径并大于被动轴52的外径,第一轴承53设置于第一腔体521中,第二轴承设54置于第三腔体523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