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铝机快速调偏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87299发布日期:2018-12-22 10:00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挤铝机快速调偏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铝机快速调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挤包式皱纹铝护套电缆因其纵向阻水能力较好,沿海地区使用的110kv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缆大多采用挤包式皱纹铝护套电缆,因此这种电缆对所用的金属护套有较高的要求,这种铝护套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就是它的最薄点厚度和平均厚度。因此生产这类铝护套时,上述两个参数就是控制铝护套质量的主要参数,而铝管的厚度与模具装配密切相关。

铝护套的生产过程与塑料护套或橡胶护套生产过程不同,塑料护套或橡胶护套可在生产过程中边挤出边调节模具间相对位置,进而控制护套的厚度。而铝护套的生产过程中,就不能边生产边调节模具间相对位置。因为模具间充满处于半熔融、高压力状态的铝,无法调节模具间间隙的;此外,现有装配工艺耗时长,且准确性低,因为现有装配工艺在初装完成后,需要将大螺母一步拧到位,即要求选装大螺母的压力表指针从0psi-800psi一步完成,这过程中因为大螺母给模套压力较大,模套容易发生位移,也就很难一步装配到位,因此一般需要3-5次拆装的过程才能达到工艺要求,非常耗时,极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一旦装配好的挤铝机模具不符合成产工艺,拆卸重装最少需要4个小时;如果已经投入成产线使用后,才发现挤出铝管不符合工艺要求则更加麻烦,因为模具在生产使用过程中被铝紧紧包裹,因此此时拆卸模具,还需要先将模具泡入碱池内,待模具间的铝全部溶解后才能取出模具重新装配,而溶解再重新装配大约需要3天。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一种能够快速、可靠装配挤铝模具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可靠装配挤铝模具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挤铝机快速调偏装置,包括机头和模具,模具包括模芯和模套,还包括大螺母;大螺母与模套紧贴连接,且大螺母与模套之间还设有润滑层;机头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调偏螺栓。

进一步,大螺母由固定螺母和垫板构成;垫板与模套紧贴连接,且大螺母与模套之间还设有润滑层。

一种挤铝机快速调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模芯与模套间间隙;

2)进行模具初步装配,并根据芯轴要求,预调模芯与模套间间隙,确保挤出铝管厚度满足工艺要求;

3)在机头上拧入调偏螺栓,初步固定模套。

4)在模套与大螺母间涂抹润滑剂形成润滑层;

5)旋转大螺母,直至压力表指针指到400-500psi之间;旋转调偏螺栓进行二次间隙调整;

6)继续旋转大螺母至压力表指针指到800psi;

7)用间隙检测工具插入模芯与模套间间隙,判断模芯与模套间间隙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满足,则拧紧调偏螺栓固定模套位置,完成装配;不满足,则进行第5)步,直至模芯与模套间间隙满足工艺要求。

进一步,步骤1)中,确定模芯1与模套2间间隙l是依据电缆挤包皱纹铝套型号及其对应装配工艺来进行确定的,具体包括以下四种型号及对应装配工艺:

电缆挤包皱纹铝套用于110kv800mm2及以下电缆时,装配工艺为模芯与模套间间隙沿圆周方向相同;

电缆挤包皱纹铝套用于110kv1000mm2及1200mm2电缆时,装配工艺为模芯与模套间的上方间隙比下方间隙大0.3mm-0.4mm;

电缆挤包皱纹铝套用于220kv1000mm2及1200mm2电缆时,装配工艺为模芯与模套间的上方间隙比下方间隙大0.5mm-0.6mm;

电缆挤包皱纹铝套用于220kv2000mm2及2500mm2电缆时,装配工艺为模芯与模套间的上方间隙比下方间隙大0.7mm-0.8mm。

如所述电缆挤包皱纹铝套型号不存在于上述规格时,装配工艺将参考与上述临近型号电缆的装配工艺。

进一步,步骤2)中,根据芯轴要求,预调模芯与模套间间隙的具体步骤如下:

1)判断芯轴是否有变形;

2)有变形,则在初步装配时,以步骤1)中确定的模芯与模套间的上方间隙与下方间隙之间差值的基础上再将差值扩大0.1mm-0.3mm;

3)无变形,则初步装配时模芯与模套间间隙与装配工艺要求间隙。

较佳的,步骤4)中,润滑剂为防止过热卡死的润滑剂。

较佳的,步骤3)中间隙检测工具为探针。

较佳的,步骤3)中,调偏螺栓沿模套径向拧入机头,且调偏螺栓共为8个。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模套与大螺母之间涂抹防止过热卡死润滑剂形成润滑层,降低模套与大螺母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使得大螺母的压力表在400-500psi时,就能旋转调偏螺栓进行间隙调整,且大螺母的压力表在400-500psi时,调整间隙更加准确,因此只需一次间隙调整就能准确装配成功,保证装配工艺,提高了装配成功的效率,同时也大大缩短了装配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检测方法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模套与模芯装配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芯;2-模套;3-调偏螺栓;5-润滑层;6-机头;

4-大螺母;41-固定螺母;42-垫板;

l-模芯与模套间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2所示,一种挤铝机快速调偏装置,包括机头6和模具,模具包括模芯1和模套2,还包括大螺母4;大螺母4与模套2紧贴连接,且大螺母4与模套2之间还设有润滑层5;机头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调偏螺栓3。通过润滑层5的降低了大螺母5与模套之间的摩擦系数;进而一方面可减缓大螺母旋转拧入时对模套的位移影响,另一方面大螺母拧入压力在400-500psi时可以拧动调偏螺栓进行二次调偏。

大螺母4由固定螺母41和垫板42构成;垫板42与模套2紧贴连接,且大螺母4与模套2之间还设有润滑层5,通过垫板的设计缓解模套的受力,能够有效防止模套变形。

一种挤铝机快速调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生产电缆的型号,选择电缆挤包皱纹铝套型号及对应的装配工艺,确定模芯1与模套2间间隙l;电缆型号主要包括以下四种,一、110kv800mm2及以下电缆用的电缆挤包皱纹铝套,对应模具装配工艺为模芯1与模套2间间隙均匀,即模芯1与模套2间的上方间隙相等;二、110kv1000mm2及1200mm2电缆用的电缆挤包皱纹铝套,对应模具装配工艺为模芯1与模套2间的上方间隙比下方间隙大0.3mm-0.4mm;三、220kv1000mm2及1200mm2电缆用的电缆挤包皱纹铝套,对应模具装配工艺为模芯1与模套2间的上方间隙比下方间隙大0.5mm-0.6mm;四、220kv2000mm2及2500mm2电缆用的电缆挤包皱纹铝套,对应模具装配工艺为模芯1与模套2间的上方间隙比下方间隙大0.7mm-0.8mm;如果电缆挤包皱纹铝套型号不存在于上述规格时,装配工艺将参考与上述临近型号电缆的装配工艺。

第二步,根据上述装配工艺,对模具进行初步装配,装配时考虑到芯轴(未图示)长时间使用,可能存在一定变形。因此初装前,判断芯轴是否有变形,如果有变形,则根据芯轴变形情况,在初步装配时,以步骤1)中确定的模芯1与模套2间的上方间隙与下方间隙之间差值为基础,再将差值扩大0.1mm-0.3mm;若无变形,则初步装配时模芯1与模套2间间隙与装配工艺要求间隙相同即可;

第三步:初装完成后,在机头上拧入8颗均匀分布的调偏螺栓3进行初步固定;

第四步:在模套2与大螺母4或者与大螺母的垫板42间涂抹防止过热卡死的润滑剂,形成润滑层;

第五步:旋转大螺母4,直至压力表指针指到400-500psi之间;旋转调偏螺栓3进行二次间隙调整;

第六步:继续旋转大螺母4至压力表指针指到800psi;

第七步:用探针插入模芯1与模套2间间隙,判断模芯1与模套2间间隙是否满足工艺要求;若满足,则拧紧调偏螺栓3固定模套2位置,完成装配;若不满足工艺要求,则反方向旋转大螺母4直至压力表指针指到400-500psi之间,然后在重复上述步骤五至七,直至模芯1与模套2间间隙满足工艺要求。

由于调偏螺栓二次调偏时大螺母施加的压力为400-500psi之间,因此在调偏螺栓二次调偏,大螺母施加的压力直接在400-500psi这个起点,增至800psi,大螺母的压力变化度相对于原来的0-800psi来讲,压力变化跨度缩小一半,再加上拧的越紧的情况下旋转角度的螺母压力变化值变化越大的情况,将导致在400-500psi之间调整后,大螺母的压紧力对模套的位移影响小很多。因此通常情况下,只需一次调偏就能装配到位。如果一次没有装配好,再进行上面的步骤五。

本发明创新的在模套与大螺母间涂抹润滑油,减小模套与大螺母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大螺母在压力为400-500psi时,即可旋转调偏螺栓,进行调偏。巧妙的将原来0-800psi一个调偏全过程变成了0-400psi和400psi-800psi两个调偏过程,不但缩短了装配时间,还大大提高了装配的成功率。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