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5048发布日期:2019-04-13 00:4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织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编织机器人。



背景技术:

钢筋网大量使用于桥梁建设、高速铁路、建筑等领域,现有技术中的钢筋网多为横向和纵向均为钢筋的网片,这种网片的成本高,不利于运输。而且在对上述网片进行加工时通常采用焊网机器人,现有的焊网机器人包括:纵筋放线架,盛放着盘条形式的纵筋,纵筋通过理线矫直机构进行矫直,之后通过牵引机构进入储存器,再经过终端矫直后通过步进机构到达主机机构与由落料机构落下的预先矫直好的横筋进行焊接。焊接好之后,根据网片长短需要利用剪网机切断,再利用翻网机构对网片进行翻转。为了降低网片叠放空间,便于增加运输数量,若需要卷状钢筋网还需要增加卷网设备。

由上可见,现有技术的方案存在如下缺陷:一方面通过现有焊网机器人加工出的钢筋网成本较高、不便运输,另一方面这种焊网机器人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且设备成本较高、生产效率较低,不满足钢筋加工行业目前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织机器人,其无需焊接加工,设备结构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加工出的网状物方便运输、成本低。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编织机器人,包括若干组机架,每组所述机架均设有:

支撑机构,用于对沿所述机架横向送入的棒状物进行支撑;

编织机构,用于将条状物沿所述机架的纵向缠绕于每个所述棒状物上,以将多个平行设置的棒状物连接成网状物;

输送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棒状物沿所述机架的纵向移动;和

卷绕机构,用于将编织好的所述网状物卷绕为卷状物。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上导向板和下导向板,所述棒状物放置于所述下导向板上,所述下导向板能够相对于所述机架翻转。

作为优选,还包括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整体机架的外侧,用于将所述棒状物沿机架的横向送入所述上导向板和所述下导向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编织机构包括:

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一端;

旋转轴,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储料盘,固定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储料盘内安装有至少两盘条状物;

旋转架,与所述储料盘连接,所述旋转架能随所述储料盘一起进行360°旋转;和

导向机构,安装于所述旋转架上,用于对所述条状物进行导向。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若干导向轮,所述条状物通过所述导向轮导向后由所述旋转架的前端输出。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机构包括:

前拉网钩,能沿所述机架的纵向往复运动,用于承接所述下导向板中的所述棒状物;和

后拉网钩,能沿所述机架的纵向往复运动,用于承接所述前拉网钩中的所述棒状物。

作为优选,所述卷绕机构包括:

卷网轴,贯穿固定在多组所述机架的端部;

卷网电机,与所述卷网轴的一端相连接;

第一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用于带动编织好的所述网状物沿所述机架的纵向移动,所述第一传输组件由所述卷网电机驱动;

第二传输组件,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衔接,且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呈一定角度设置,用于带动编织好的所述网状物沿所述第二传输组件移动,所述第二传输组件由所述卷网电机驱动;

环形件,放置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与第二传输组件之间,所述环形件通过滚动以将所述网状物卷绕为卷状物。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均为链轮链条机构。

作为优选,每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卸料架,所述卸料架与所述卷网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设置于所述卸料架上。

作为优选,还包括卸料气缸,所述卸料气缸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卸料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卸料架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编织机器人将纵向设置的条状物与横向设置的棒状物编织成网状物,编织的同时对编织好的网状物进行卷绕,卷绕成所需大小的卷状物,人工打包之后自动卸下;本发明无需焊接,改变了以往棒状物与棒状物焊接的模式,其机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降低了编织设备的成本,而且降低了网状物成本,节省了人力,便于运输,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编织机器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编织机器人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最终生产的卷状物的成品图。

图中:

1-底梁;2-传动轴;3-驱动电机;4-带座轴承;5-旋转轴;6-储料盘;7-导向轮;8-下导向板;9-上导向板;10-旋转架;11-前拉网钩;12-后拉网钩;13-机架;c-卷绕机构;c11-第一卷绕链条;c12-第二卷绕链条;c21-第一传动链轮;c22-第二传动链轮;c3-卸料架;c4-卷网电机;c5-卷网轴;c61-第一链轮轴;c62-第二链轮轴;c7-主链轮;c8-卸料气缸;c9-环形件;d-棒状物;e-条状物;f-上料机构;g-卷状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织机器人,该编织机器人包括安装在底梁1上的多组相同的机架13,每组机架13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有:编织机构、支撑机构、输送机构和卷绕机构c。其中编织机构用于将条状物e沿机架13的纵向缠绕于棒状物d上;支撑机构用于对沿机架13横向送入的棒状物d进行支撑;输送机构用于对棒状物d进行输送;卷绕机构c用于将编织好的网状物进行卷绕成卷状物g。本实施方式中,机架13的纵向是指如图1中棒状物d的输送方向,即后拉网钩12上方的箭头所表示的方向;机架13的横向是指如图2中棒状物d的轴线所在的方向。本发明去除了原有棒状物与棒状物焊接为网状物的工序,直接通过条状物e与棒状物d编织在一起,进行棒状物d之间的连接和固定,整个工序简单便捷,可快速形成网状物;而且编织出的网状物能直接卷绕成卷状物,满足客户的需求;此种卷状物成本低,便于运输,此种编织机器人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降低工时,节省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地,上述编织机构包括固定于机架13一端的驱动电机3,该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轴5,旋转轴5上安装有带座轴承4,用于对旋转轴5形成支撑。驱动电机3与旋转轴5成90°的一侧装有传动轴2,传动轴2与下一组机架13上的驱动电机3相连接,通过传动轴2的联动以实现多组机架13上的驱动电机3同步工作的目的。进一步地,每个旋转轴5上均固定有储料盘6,储料盘6能够随旋转轴5进行旋转,每套储料盘6内装有两盘条状物e,用于同时输出两股条状物e。储料盘6的前端装有旋转架10,旋转架10能随储料盘6一起进行360°旋转;旋转架10上装有导向轮7,能够对条状物e进行导向,条状物e通过导向轮7导向后由旋转架10的前端输出,其输出方向沿机架13的纵向。该机构通过旋转轴5带动储料盘6和旋转架10转动,从而能够带动上述两股条状物e进行旋转缠绕,实现对横向棒状物d的编织作用。

上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机架13上的上导向板9和下导向板8,棒状物d放置于下导向板8上,下导向板8能够相对于机架13进行翻转,从而实现棒状物d的卸下操作。在整体机架13的外侧设置有上料机构f,能够将棒状物d沿机架13的横向送入上导向板9和下导向板8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输送机构包括安装于机架13上的前拉网钩11和后拉网钩12,前拉网钩11能沿机架13的纵向往复运动,用于承接下导向板8卸下的棒状物d,并传输给后拉网钩12;后拉网钩12主要起支撑作用,其也能沿机架13的纵向往复运动,用于承接前拉网钩11卸下的棒状物d。本实施例中前拉网钩11取到棒状物d之后向下移动,移动的距离根据客户所需网状物规格的大小而定,在前拉网钩1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旋转架10与储料盘6一起360°旋转,将条状物e旋转编织到棒状物d上,编织所需长度之后,后拉网钩12向前移动托住此棒状物d,此时前拉网钩11脱离此棒状物d并反向移动到上导向板9和下导向板8之间待取下一根棒状物d,以此类推实现整个编织过程。网状物编织好之后,自动输送到卷绕机构c进行卷绕,本发明编织工作与卷绕工作是同时进行的,卷绕到一定大小的卷状物g后,由人工剪断条状物e,打包卸下。

上述卷绕机构c位于多组机架13的最下方,其包括贯穿固定在多组机架13上的卷网轴c5,卷网轴c5一端装有卷网电机c4,用于带动卷网轴c5旋转。卷网轴c5分别连接有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第一传输组件与第二传输组件相衔接并呈一定角度设置,两者均由卷网电机c4驱动运行,第一传输组件与第二传输组件之间放置有环形件c9,环形件c9能够在第一传输组件与第二传输组件上滚动,从而将编织好的网状物卷成卷状物。优选地,每组机架13上都对应安装有一组卸料架c3,卸料架c3在卸料气缸c8的作用下能绕卷网轴c5转动。进一步地,上述第一传输组件设置于机架13上,第二传输组件设置于卸料架c3上,通过卸料架c3的转动能够改变第一传输组件与第二传输组件之间的角度,以实现环形件c9的旋转或将打包好的卷状物g进行卸料。这里,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可以为皮带传动机构、链条传动机构等,本实施例优选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均为链轮链条机构。具体地,卷网轴c5上装有主链轮c7,机架13相应的位置装有第一链轮轴c61和第一传动链轮c21,主链轮c7与第一传动链轮c21之间通过第一卷绕链条c11连接;相应的,卸料架c3的自由端装有第二链轮轴c62和第二传动链轮c22,主链轮c7与第二传动链轮c22之间通过第二卷绕链条c12连接,通过主连轮c7的转动,从而实现整个传输机构的运转。工作时,编织完后的网状物在第一卷绕链条c11和第二卷绕链条c12的摩擦力作用下随其传输方向行走,网状物的最初端由人工装上环形件c9,之后在行走过程中环形件c9会对网状物进行卷绕,形成客户所需大小的卷状物g(如图3所示),达到一定大小后由人工剪断条状物e,然后卸料架c3以卷网轴c5为中心在卸料气缸c8作用下旋转打开,将卷状物g卸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上料机构f将棒状物d送入每组机架13中的上导向板9和下导向板8之间,到达一定长度后切断;这时每组机架13中的前拉网钩11移动到下导向板8下,前拉网钩11抬起将棒状物d夹住,下导向板8旋转打开,放下棒状物d;前拉网钩11夹住棒状物d向下移动,移动一定的长度后,旋转架10和储料盘6在驱动电机3的作用下一起360°旋转,旋转的同时前拉网钩11带着棒状物d慢慢向下移动,进行编织,条状物e编织到一定长度后,后拉网钩12向前移动到前拉网钩11处,后拉网钩12抬起夹住棒状物d,前拉网钩11缩回脱开棒状物d,并向前移动以夹取下一根棒状物d,夹住之后向下移动到上一个条状物缠绕编织的结尾处,之后旋转架10和储料盘6继续旋转缠绕,同时前拉网钩11和后拉网钩12继续移动,以此类推的实现对各棒状物d的缠绕;缠绕好的网状物经过第一卷绕链条c11进入卷绕机构c中,开始时由人工挂好环形件c9,之后随着第一卷绕链条c11和第二卷绕链条c12的传动产生的摩擦力,网状物便卷绕在环形件c9的外周,卷绕一定大小之后,由人工剪断条状物e并打包之后,卸料架c3在卸料气缸c8的作用下以卷网轴c5为中心旋转打开,将卷绕好的卷状物g卸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棒状物可以为直的棒或弯曲的棒,也可以呈l形、u形或j形,只要多根棒状物能够平行设置,并被条状物依次绑扎连接为网状物即可。本发明的条状物为柔性的或可折叠的、连续的物质,例如可以为钢丝、不锈钢丝、涂层钢丝、普通金属丝、塑料条状物或塑料涂层线等;条状物在棒状物上绑扎的数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具体根据棒状物的长度和网状物的需求设置。本发明的网状物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棒状物并且这些棒状物通过横向设置的条状物捆绑在一起,相邻棒状物之间的间隔根据预先设定的网状物的要求进行设置;该网状物能够以扁平封装的构型被输送,也能被卷绕成卷状物或毯状物被输送。本发明环形件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等,只要能够通过滚动实现对网状物的卷绕即可。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棒状物为钢筋,条状物为钢丝,网状物为钢筋网,卷状物为钢筋网卷,环形件为钢圈。本实施例通过编织机器人来实现将作为纵筋的钢丝与作为横筋的钢筋编织成钢筋网,编织的同时对编织好的钢筋网进行卷绕,卷绕成所需大小的钢筋网卷,人工打包之后,由卸料架自动卸下落到托盘中,改变了以往钢筋与钢筋焊接的模式,本编织机器人无需焊接,机械结构更简单、操作更方便,不仅设备降低了成本,而且让使用钢筋网的客户也降低了成本,节省了人力,便于运输,提高了工作效率。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