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热锻螺母生产线上的打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9034发布日期:2018-10-19 22:30阅读:9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锻造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改进的热锻螺母生产线上的打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热锻(红冲)螺母,有三道工序,即镦粗、成型和冲孔。在生产中,一般使用两台冲床,第一台冲床镦粗、成型,第二台冲床冲孔。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大部分的企业每台冲床配置两个人,一人操作冲床,另一人把上道工序的毛坯放在规定的位置上,生产速度约为30个/分钟,有的企业每台冲床配置1人,生产速度略慢。

申请号为CN201420041587.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热锻螺母自动成型装置,该装置在工作时,导料管将螺母毛坯送至预定位置,通过热锻机械手夹持螺母毛坯并移动至模架上的预成型模具型腔、成型模具型腔、冲孔模具型腔中,冲床对螺母毛坯进行镦粗、成型、冲孔,利用打料杆将冲孔后的螺母毛坯打出,螺母毛坯落入预先摆放好的收集箱内。

但是,由于打料杆击打螺母毛坯时,螺母毛坯是以平抛运动的方式飞出的,因为螺母毛坯的受打击前的位置差异,不同的螺母毛坯受到的打击力度和打击方向是不同的,可能会出现螺母毛坯偏移预定方向范围飞出、不能落入收集箱内的情况,偏离的螺母毛坯可能会飞向车间内的工人,由于螺母毛坯是处于高温状态的,此时可能伤及工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热锻螺母生产线上的打料装置,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热锻螺母生产线上的打料装置,包括基座、第一支柱、第二支柱、转臂、打料杆和打料气缸,所述打料杆上固定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线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基座上且位于第二支柱的旁边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触发开关,所述转臂与第二支柱的连接端还设有凸块,所述触发开关位于凸块随转臂转动的运动路径上,所述触发开关连接于电磁铁的电源回路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磁铁的外部设置有隔热保护层。

作为优选方案:在导线的外部包覆有保护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套包括位于内层的岩棉层以及位于外层的金属丝网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支柱的上端套有安装环,所述凸块设置在安装环上,所述安装环与第二支柱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摩擦阻力大于凸块触动触发开关所需的力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触发开关为接近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相比于采用瞬间打击使螺母毛坯向外做平抛运动的打料方式,该打料装置利用电磁力吸附的打料方式,可以避免螺母毛坯出现偏离设定飞出方向、飞出收集箱的情况,其对螺母毛坯的出料的可控度更高,提高了安全性;且由于螺母毛坯最终是垂直下落的,可以缩小布置收集箱所需的距离,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打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基座;2、固定座;3、第一支柱;4、打料气缸;5、第二支柱;6、转臂;7、打料杆;8、连接件;9、电磁铁;10、隔热保护层;11、导线;12、保护套;1201、金属丝网层;1202、岩棉层;13、支撑杆;14、接近开关;15、接触片;16、安装环;17、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改进的热锻螺母生产线上的打料装置,包括基座1,在基座1上设置有固定座2,在固定座2上固定有第一支柱3和第二支柱5,在第二支柱5的上端铰接有转臂6,转臂6上连接打料杆7,第一支柱3上铰接有打料气缸4,打料气缸4的活塞杆与转臂6一端铰接。在打料杆7上固定有电磁铁9,电磁铁9通过导线11连接外部电源,在基座1上且位于第二支柱5的旁边固定有支撑杆13,在支撑杆13的上端固定有接近开关14,在转臂6与第二支柱5的连接端还设有凸块17,接近开关14的接触片15位于凸块17随转臂6转动的运动路径上,接近开关14连接于电磁铁9的电源回路中。

该打料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初始状态下,接近开关14处于导通状态,电磁铁9的线圈通电,打料气缸4的活塞杆是处于收缩状态的,此时打料杆7是收叠至基座1上方的区域内的。当螺母毛坯冲孔后,且冲孔模具从毛坯中脱出来时,打料气缸4动作,其活塞杆伸出,驱动转臂6绕第二支柱5转动,从而使打料杆7向外摆动,打料杆7扫动冲孔后的螺母毛坯,且电磁铁9的磁力将螺母毛坯吸住,随后打料杆7携带者螺母毛坯继续向外摆动,在此过程中凸块17随之同步转动,当凸块17运动至与接触片15接触时,接近开关14被触发,此时接近开关14断开,电磁铁9的线圈失电,磁力消失,螺母毛坯在重力的作用下掉落,落在预先放置在基座1下方的收集箱内。

随后打料气缸4驱动打料杆7复位,接近开关14恢复导通状态,进行下一次打料动作,如此循环,不再赘述。

相比于采用瞬间打击使螺母毛坯向外做平抛运动的打料方式,这种利用电磁力吸附的打料方式,可以避免螺母毛坯出现偏离设定飞出方向、飞出收集箱的情况,其对螺母毛坯的出料方向的可控度更高,提高了安全性;且由于螺母毛坯最终是垂直下落的,可以缩小布置收集箱所需的距离,节省空间。

由于在打料过程中,螺母毛坯是处于高温状态的,所以电磁铁9与螺母毛坯接触后会被加热,若电磁铁9的温度过高,可能使其内部的线圈过热而熔断,因此需要对电磁铁9进行隔热处理。本实施例中,在电磁铁9的外部设置有隔热保护层10。隔热保护层10起到阻隔热量的作用,能避免电磁铁9的温度过高,防止线圈熔断。

另外,在打料时会有高温的碎屑掉落,碎屑可能与电磁铁9的导线11接触,损坏导线11的外皮甚至使导线11被熔断。因此在这里还对导线11采取了保护措施。如图3所示,在导线11的外部包覆有保护套12,保护套12包括位于内层的岩棉层1202以及位于外层的金属丝网层1201。金属丝网层1201耐热且能将高温碎屑与导线11隔离,而岩棉层1202具有很好的隔热性能,可以阻碍金属丝网层1201上的热量传导至导线11的外皮上,从而有效保护到导线1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凸块17的位置是可以调节的,如图2所示,在第二支柱5的上端还套有安装环16,凸块17设置在安装环16上,安装环16与第二支柱5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摩擦阻力大于凸块17推动接触片15所需的力矩。这样既能确保凸块17能正常推动接触片15,又能通过转动安装环16来调节凸块17的位置,从而调节电磁铁9通电状态所对应的转臂6转动角度范围,实现了改变螺母毛坯下落的位置,使收集箱的摆放位置可以调整,提高了装置工作的灵活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