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辊压生产线上的辊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3067发布日期:2018-09-07 23:08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撞梁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辊压生产线上的辊弯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逐渐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居民出行和货物运输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系数,汽车的前方一般安装有防撞梁,在汽车发生轻微碰撞时,防撞梁吸收能量产生轻微变形,不会伤及车身,维修更换方便而且成本低。在汽车发生剧烈碰撞时,防撞梁可以吸收大量的能量,减少车身的变形,从而降低对乘客和驾驶员的伤害。

出于车身安装需求,防撞梁一般具有一定弧度来与整车相匹配。目前防撞梁的辊弯都是通过拉弯或者采用辊轮弯曲成型,但是这些设备较笨重、占地面积大且成本较高。

因此,亟需一种应用在辊压生产线上的辊弯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在辊压生产线上的辊弯机,其具有结构简单、轻盈的特性及辊弯防撞梁迅速的特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在辊压生产线上的辊弯机,包括:机架、第一辊弯轮和与所述第一辊弯轮并排设置的第二辊弯轮,待加工防撞梁位于所述第一辊弯轮和所述第二辊弯轮之间,所述第一辊弯轮和所述第二辊弯轮均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多个辅助轮,多个所述辅助轮均设置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辊弯轮的下游;

芯模,其包括弹性杆和套设于所述弹性杆上的多个芯块,所述芯模穿设于待所述加工防撞梁内,在辊弯所述待加工防撞梁时,防止所述待加工防撞梁发生非正常形变。

在待加工防撞梁内穿设芯模,在辊弯时,芯模可以保证待加工防撞梁不会发生非正常形变;芯模设置多个套设在弹性杆上的芯块,可以保证在辊弯时芯模顺利弯曲;由于防撞梁多为钢材制得,具有较强的反弹力,设置辅助轮可以防止防撞梁发生回弹。

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辅助轮下游的整形轮组,其包括第一整形轮和与所述第一整形轮并排设置的第二整形轮,所述第一整形轮和所述第二整形轮均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防撞梁在辊弯时,难免会发生其他形变,比如开口变大、开口变小等;设置整形轮组可以将辊弯后的防撞梁整形,使防撞梁形状合乎设计要求。

优选地,所述第一辊弯轮的一端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二辊弯轮的一端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带动辊弯轮转动对待加工防撞梁进行辊弯。

优选地,所述辅助轮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辅助轮分别为第一辅助轮、第二辅助轮和第三辅助轮;

所述第一辅助轮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辅助轮能够上下滑动;

所述第二辅助轮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辅助轮位于所述第一辅助轮的下游,所述第二辅助轮能够上下滑动;

所述第三辅助轮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辅助轮位于所述第二辅助轮的下游,所述第三辅助轮能够上下滑动。辅助轮上下移动设置可以适应不同曲率半径防撞梁的加工。

优选地,还包括包裹块,所述包裹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待加工防撞梁穿设于所述通孔内;

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油缸,所述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包裹块相连接。设置包裹块可以保持住待加工防撞梁的外形不会发生非正常形变;设置油缸可以调节包裹块的高度使之适应辊弯时的所需高度。

优选地,所述整形轮组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整形轮组能够上下滑动。整形轮组上下移动设置可以适应不同曲率的防撞梁的加工。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行星减速器,所述第一行星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辊弯轮相连接;

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行星减速器,所述第二行星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辊弯轮相连接。

控制器可以控制伺服电机的转动量、转速以及启停等等;设置行星减速器可以将伺服电机的高转速、低扭矩转化为低转速、高扭矩,更好地辊弯待加工防撞梁。

优选地,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传感器能够检测加工后的防撞梁的曲率。

优选地,还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缸和安装板,所述第一伺服缸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伺服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板相连接,所述安装板能够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辊弯轮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第二辊弯轮上下滑动设置可以加工不同厚度和不同曲率半径的防撞梁。

优选地,所述芯块由合金材料制得。选择的合金为硬质耐磨合金,可以提高芯模的耐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待加工防撞梁内穿设芯模,在辊弯时,芯模可以保证待加工防撞梁不会发生非正常形变;芯模设置多个套设在弹性杆上的芯块,可以保证在辊弯时芯模顺利弯曲;由于防撞梁多为钢材制得,具有较强的反弹力,设置辅助轮可以防止防撞梁发生回弹。

此外,防撞梁在辊弯时,难免会发生其他形变,比如开口变大、开口变小等;设置整形轮组可以将辊弯后的防撞梁整形,使防撞梁形状合乎设计要求。

辅助轮、整形轮组和第二辊弯轮可上下滑动设置,可以适应不同曲率半径的防撞梁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在辊压生产线上的辊弯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辊弯机的局部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辊弯机的局部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辊弯机的局部结构第三视角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座;2、辊弯机主体;21、机架;22、第一辊弯轮;221、第一伺服电机;23、辅助轮系;231、第一辅助轮;232、第二辅助轮;233、第三辅助轮;24、整形轮组;241、第一整形轮;242、第二整形轮;251、安装板;252、连接板;253、第一伺服缸;26、芯模;261、芯块;262、弹性杆;27、包裹块;28、油缸;29、第二伺服电机;

3、防撞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在辊压生产线上的辊弯机,其包括支座1和辊弯机主体2。辊弯机主体2安装于支座1上。辊弯机主体2包括:机架21、第一辊弯轮22、与第一辊弯轮22并排设置的第二辊弯轮、多个辅助轮、整形轮组24、芯模26、包裹块27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待加工防撞梁位于第一辊弯轮22和第二辊弯轮之间,第一辊弯轮22和第二辊弯轮均转动地设置于机架21上;多个辅助轮均设置于机架21上且位于第一辊弯轮22的下游;芯模26包括弹性杆262和套设于弹性杆262上的多个芯块261,芯模26穿设于待加工防撞梁内,在辊弯待加工防撞梁时,防止待加工防撞梁发生非正常形变。

在待加工防撞梁内穿设芯模26,在辊弯时,芯模26可以保证待加工防撞梁不会发生非正常形变;芯模26设置多个套设在弹性杆262上的芯块261,可以保证在辊弯时芯模26顺利弯曲;由于防撞梁3多为钢材制得,具有较强的反弹力,设置辅助轮可以防止防撞梁3发生回弹。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辊弯轮22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221;第二辊弯轮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9。第一伺服电机22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行星减速器,第一行星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辊弯轮22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伺服电机29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行星减速器,第二行星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辊弯轮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辊弯轮22的输入端和第二辊弯轮的输入端位于机架21的同一侧。第一伺服电机221和第二伺服电机29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伺服电机221和第二伺服电机29的转动量、转速以及启停等等;设置行星减速器可以将伺服电机的高转速、低扭矩转化为低转速、高扭矩,更好地带动辊弯轮转动加工待加工防撞梁。

机架21上设置有油缸28,油缸28的输出端连接有包裹块27。包裹块27上设置有通孔,待加工防撞梁穿设于通孔上。包裹块27是由上包裹块和下包裹块组成的;上包裹块和下包裹块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凹槽,上包裹块和下包裹块的凹槽相配合形成上述通孔。通孔的形状要根据所要加工的防撞梁3的形状来设计。

如图1和图4所示,整形轮组24滑动地安装于机架21上,整形轮组24能够相对于机架21上下滑动。整形轮组24位于辅助轮的下游。整形轮组24包括第一整形轮241和与第一整形轮241并排设置的第二整形轮242,第一整形轮241和第二整形轮242均转动安装于机架21上。待加工防撞梁在辊弯时,难免会发生其他形变,比如开口变大、开口变小等;设置整形轮组24可以将辊弯后的防撞梁整形,使防撞梁3形状合乎设计要求。

本实施例中辅助轮的数量优选为三个,三个辅助轮分别为第一辅助轮231、第二辅助轮232和第三辅助轮233,三个辅助轮组成辅助轮系23。第一辅助轮231转动地安装于机架21上且能够相对于机架21上下滑动。第二辅助轮232转动地安装于机架21上且能够相对于机架21上下滑动,第二辅助轮232位于第一辅助轮231的下游。第三辅助轮233转动地安装于机架21上且能够相对于机架21上下滑动,第三辅助轮233位于第二辅助轮232的下游。由于防撞梁3多为钢材制得,具有较强的反弹力,设置辅助轮系23可以防止防撞梁23发生回弹。辅助轮上下移动设置可以适应不同曲率半径防撞梁3的加工。

如图2和图4所示,升降机构括安装板251、连接板252和第一伺服缸253。第一伺服缸253安装于机架21上,第二辊弯轮的转轴的轴承座两个安装于安装板251上。两个安装板251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板252;机架21上竖直设置有滑杆;连接板252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滑杆上。第一伺服缸253的输出端与连接板252相连接。第一伺服缸253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辊弯轮上下滑动设置可以加工不同厚度和不同曲率半径的防撞梁3。

机架21上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传感器能够检测加工后的防撞梁3的曲率。

如图5所示,芯模26的一端连接于机架21上。芯模26包括弹性杆262(本实施例中弹性杆262的数量为两根)和套设于弹性杆262上的多个芯块261,芯模26穿设于待加工防撞梁内,芯模26与待加工防撞梁之间要留有适当的间隙;芯模26在待加工防撞梁辊弯时起内部支撑作用,防止待加工防撞梁发生非正常形变。芯块261由合金制得,选择的合金为硬质耐磨合金,可以提高芯模26的耐磨性。

本实施例公开的辊弯机主要应用于防撞梁的辊压生产线上,用来辊压防撞梁使之具有一定的弧度与汽车相匹配。

申请人声明,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