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电氧切割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2987发布日期:2018-10-12 23:26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下电氧切割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水厂的泄洪闸或大坝的闸门的维修,经常需要进行水下切割作业,但是传统的切割作业工作是通过人工下潜至水下完成,因为作业深度大、水压大、水流急、作业风险高、工作效率低,且现今不允许人工施工;已有的一些专用水域的工程机械,如深潜船,仅适用于深海,且设备专用性过强、造价贵;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专用的电氧切割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电氧切割机器人,通过远程控制实现水下闸门的切割工作,工作效率高、安全性好。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电氧切割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和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上的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和所述行走机构连接处设置有转盘机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底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三段式的机械臂、安装在所述机械臂端部的割把定位座和连接远程控制装置的控制器,所述割把定位座内卡接安装有用于电氧切割的割把;所述机械臂上安装有若干个录像机,所述录像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臂在所述割把定位座上方设置有割条更换筒,所述割条更换筒包括用于放置割条的筒体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底部用于将割条传送至割把的传送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架和分别设置在所述车架前后两端的第一车轮组和第二车轮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链条传动机构连接驱动所述第一车轮组和所述第二车轮组同步工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链条传动机构还设置有张紧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马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机构旋转范围为360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录像机安装有用于辅助拍摄的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下电氧切割机器人,采用具有行走机构和装设有转盘机构的切割机构的设计,切割机构的三段式机械臂端部安装有用于电氧切割的割把,通过远程控制转盘机构、行走机构和切割机构协调动作实现水下门闸全方位的切割工作,切割范围广、工作效率高、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电氧切割机器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本实施例中一种水下电氧切割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1和安装在行走机构1上的切割机构2,切割机构2和行走机构1连接处设置有转盘机构3,切割机构2包括底座21、安装在底座21上三段式的机械臂22、安装在机械臂22端部的割把定位座23和连接远程控制装置的控制器24,割把定位座23内卡接安装有用于电氧切割的割把231;机械臂22上安装有若干个录像机4,录像机4电连接控制器24。优选的,机械臂22在割把定位座23上方设置有割条更换筒5,割条更换筒5包括用于放置割条的筒体51和设置在筒体51底部用于将割条传送至割把的传送装置52,在割把231的割条用完时,传送装置52可传送新的割条至割把231处使用。本实施例实现了远程控制转盘机构、行走机构和切割机构协调动作实现水下门闸全方位的切割工作,且可自动更换割条,切割范围广、工作效率高、安全性好。

本实施例中,行走机构1包括车架11和分别设置在车架11前后两端的第一车轮组12和第二车轮组13,车架11上设置有驱动装置14,驱动装置14优选为液压马达,驱动装置14通过链条传动机构15连接驱动第一车轮组12和第二车轮组13同步工作,运动灵活,稳定性好;优选的,链条传动机构15还设置有张紧轮151。

此外,转盘机构3旋转范围为360度,切割覆盖范围广;录像机4安装有用于辅助拍摄的光源41,拍摄更加清晰。

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一种水下电氧切割机器人,具有行走机构1和装设有转盘机构3的切割机构2的设计,切割机构2的三段式机械臂22端部安装有用于电氧切割的割把231,增设具有传送装置52的割条更换筒5,在割把231的割条用完时,传送装置52可传送新的割条至割把231处使用,通过远程控制转盘机构3、行走机构1和切割机构2协调动作实现水下门闸全方位的切割工作,工作效率高、安全性好;行走机构1包括车架11和分别设置在车架11前后两端的第一车轮组12和第二车轮组13,车架11上设置有驱动装置14,驱动装置14优选为液压马达,驱动装置14通过链条传动机构15连接驱动第一车轮组12和第二车轮组13同步工作,运动灵活,稳定性好;转盘机构3旋转范围为360度,切割覆盖范围广;录像机4安装有用于辅助拍摄的光源41,拍摄更加清晰。

以上具体结构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者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者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