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蛋制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1975发布日期:2019-01-15 22:2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蛋制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生物蛋制作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的迅速发展,水产养殖在养殖业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水产养殖的密度也不断增加。菌剂由于其具有很好的使用性能,其可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有机物料腐熟、土壤改良和修复处理以及污水处理等,因此菌剂药物在水产养殖行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现有的水产养殖行业中,一旦由于水质环境恶化,水产养殖用户一般通过采取大量药物进行防治,尤其乱用抗生素,导致整体水质环境更加恶化。而菌剂药物作为污水处理,水质净化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使用效果,但是现有在进行菌剂药物水质处理作业时,一般都是通过简单的抛撒进行,在抛撒过程中菌剂药物容易分散,无法很好的进行全面的水质净化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蛋制作机,该生物蛋制作机在投放过程中能够有效沉入水底,对水底的淤泥和氨氮进行有效的清除作业,保证水质的净化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蛋制作机,包括用于盛放用于制作生物蛋原料的原料桶、安装在所述原料桶内腔中用于推送生物蛋原料的推板、用于驱动所述推板在所述原料桶内腔中直线往复移动的原料气缸、用于制作生物蛋的上模具和下模具、分别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动作的上驱动气缸和下驱动气缸、平台、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一对推料板、用于驱动一对所述推料板沿所述平台直线往复移动的推料气缸、设置于所述平台上的下料口、布置于所述下料口下方的用于输送制作成型后生物蛋出料的输送装置以及连接在所述原料桶和上模具之间的柔性软管,其中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呈正对下上设置,所述下模具可沿着所述平台竖直升降移动,其中当所述下模具下降到所述平台底端后,所述推料气缸推动所述推料板向位于所述下料口一侧移动,用于将推料板中制作成型后的生物蛋推放到所述输送装置中。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皮带、用于驱动所述输送皮带往复移动的驱动电机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输送皮带表面上用于放置生物蛋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推板料为采用与生物蛋外形相吻合的半圆弧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利用上模具与下模具的配合制作成外形形状为蛋型的生物蛋,制作成型后的生物蛋通过推料板的推动移送至平台上的下料口,推料板推送生物蛋到下料口处后推料板松开,生物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到位于其下方的输送皮带上,输送皮带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放置生物蛋的凹槽,输送皮带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带动生物蛋进行移动出料,达到下一工序,由此可见,整个生物蛋制作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极高,可以有效稳定的保证生物蛋的制作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推料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原料桶,2-原料气缸,3-柔性软管,4-上模具,5-上驱动气缸,6- 下模具,7-平台,8-推料板,9-推料气缸,10-下料口,11-输送装置,111-输送皮带,112-凹槽,12-下驱动气缸,13-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是针对现有的菌剂药物在进行水质净化作业时为通过简单的抛撒作业,由于为分散式抛撒而导致菌剂药物无法有效沉入水底,而不能对水底淤泥和氨氮进行有效清除作业,而提出的一种生物蛋制作机,该生物蛋制作机在投放过程中能够有效沉入水底,对水底的淤泥和氨氮进行有效的清除作业,保证水质的净化效果。

参见附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生物蛋制作机结构原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生物蛋制作机包括用于盛放用于制作生物蛋原料的原料桶1、安装在原料桶1内腔中用于推送生物蛋原料的推板13、用于驱动推板13在原料桶1内腔中直线往复移动的原料气缸2、用于制作生物蛋的上模具4和下模具6、分别用于驱动上模具4和下模具6 动作的上驱动气缸5和下驱动气缸12、平台7、设置在平台7上的一对推料板8、用于驱动一对推料板8沿平台7直线往复移动的推料气缸 9、设置在平台上的下料口10、布置在下料口10下方的用于输送制作成型后生物蛋出料的输送装置11以及连接在原料桶1和上模具4之间的柔性软管3,其中上模具4和下模具6外形都为半个蛋型外壳结构,即上模具4和下模具6合成一体后为一个完整的蛋型外壳结构,可以理解的是,之所以采用该种结构形式,主要用于保证制作成型后的生物蛋具备蛋型的外形结构,在实际中上模具4和下模具6呈正对下上设置,并且下模具6可沿着平台竖直升降移动(可以在生物蛋制作成型后,下模具6向下移动,上模具4竖直向上移动,以便于后续的推料板8可以推动制作成型后的生物蛋可以沿着平台直线移动),其中当下模具6下降到平台底端后,推料气缸9推动推料板8向位于下料口10一侧移动,用于将推料板8中制作成型后的生物蛋推放到输送装置11中。

请结合参照附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输送装置11其包括输送皮带111、用于驱动输送皮带111 往复移动的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以及间隔设置在输送皮带111表面上用于放置生物蛋的凹槽112,可以理解的是,设置在输送皮带111 表面上的凹槽112其槽深需要能够保证有效容纳生物蛋,防止在输送过程中生物蛋由于晃动而跌落。

请结合参照附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推料板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推料板8为采用与生物蛋外形相吻合的半圆弧形结构,之所以推料板8采用半圆弧型结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与生物蛋外形相匹配,更好的实现对生物蛋的夹持功能。

首先利用沸石粉与复合微生物菌剂,体积1比1搭配,做成混合体;用糯米熬成浓粥,与混合体3比1搅拌糅合,将上述混合体与浓粥构成的液体盛放在原料桶1中(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防止液体冷却成型,原料桶1中设置有相应的加热保温装置,以保证液体的流动性),工作时,通过原料气缸2推动推板13在原料桶1中移动,推动盛放在原料桶1中的原料通过柔性软管3流动至上模具4与下模具6配合构成的空腔中,待上模具4和下模具6配合形成的空腔中充满用于制作生物蛋的原料后,推板13停止推动,并且使得充满在上模具4和下模具6构成的空腔中的原料放置一定时间(该时间可根据实际容量大小实际测得而定),以便生物蛋冷却成型,待生物蛋冷却成型后,上模具4和下模具6分别竖直向上和向下移动,同时两侧的推料板8配合移动,实现对成型后的生物蛋夹持固定工作,接着推料板8向位于下料口10一侧移动,用于将推料板8中制作成型后的生物蛋推放到输送装置11中,完成生物蛋的出料工作;随后上模具4和下模具6分别下降和上升移动,两者配合,原料桶1中的推板13开始动作,重复上述过程,整个生物蛋制作过程如此循环。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子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