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钢管辊式矫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0711发布日期:2018-10-12 23:07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管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钢管辊式矫直机。



背景技术:

钢管在制作、生产、运输等过程中,由于这种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发生变形之类的。小直径盘管放线时由于卷盘储存,所以放线后会产生一定的弯曲变形,严重影响钢管焊接质量,因此必须使用矫直设备对钢管进行矫直。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 202893901 U,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钢管矫直机,包括机体和矫辊组,所述矫辊组安装在机体内,所述矫辊组由上矫辊和下矫辊组成,所述上矫辊和下矫辊相互配合,所述矫辊组的数量为十一个,所述十一个矫辊组依次排列,所述矫辊组中上矫辊和下矫辊的角度成25-32度。

但是现有一种钢管矫直机存在着不能对不同直径的钢管矫直,矫直精度不高,工作人员劳动力大,工作效率低,工作噪音很大且工作不可靠,不便于移动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高精度钢管辊式矫直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钢管辊式矫直机,以解决现有一种钢管矫直机存在着不能对不同直径的钢管矫直,矫直精度不高,工作人员劳动力大,工作效率低,工作噪音很大且工作不可靠,不便于移动的问题。一种高精度钢管辊式矫直机,包括壳体,隔音板,红外线传感器,第一电动推杆,上辊轮,电动机,挡板,控制箱,矫直机构,收纳箱,安装框,出口,移动轮,下辊轮,固定块,螺栓和进口,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隔音板,且隔音板的上侧中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该第一电动推杆的下端安装有挡板;所述电动机安装在挡板的上侧,且挡板的侧部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上辊轮安装在挡板的下部,该上辊轮的下部设置有下辊轮;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进口,且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口,该出口的下侧面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安装有收纳箱,且安装框的上部设置有矫直机构;所述控制箱安装在矫直机构的上部,其中控制箱包括转轴,箱盖,总开关,箱体和控制器,所述箱盖通过转轴安装在箱体的上部,且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该控制器的侧部安装有总开关;所述矫直机构包括外壳,安装板,压辊柱,第二电动推杆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外壳的内侧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且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轴承与压辊柱连接,该压辊柱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固定块通过螺栓设置在壳体的下部,且固定块的侧部安装有移动轮。

所述控制器包括变压模块,变频模块,驱动模块一,驱动模块二和单片机,其中单片机的上端通过变压模块连接有外部电源,该变压模块与总开关相连;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与压力传感器或红外线传感器相连;所述电动机通过变频模块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相连,且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驱动模块一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通过驱动模块二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相连,提高钢管矫直的精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自动化效果好,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隔音板包括基层,吸音纤维层,透孔板,阻尼层和空腔;所述隔音板的内部从前置后依次设置有基层,阻尼层,吸音纤维层和空腔,且阻尼层的一侧设置有透孔板;所述吸音纤维层和阻尼层分别设置有两个,更够有效的降低机器工作时的噪音,不会影响工作人员工作,且降音效果较好,适用性强。

所述电动机设置有两个,且其中一个电动机通过皮带与上辊轮相连,另一个电动机通过皮带与下辊轮相连,有利于对钢管的矫直,且矫直效果比较好,不会出现矫直不彻底的情况,工作可靠。

所述移动轮,固定块和螺栓分别设置有四个,且固定在壳体的下部,该固定块的下部设置有防滑垫,有利于本机器的移动和固定,且移动较为方便,防滑性能较好,结构简单,使用便携。

所述压辊柱内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一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部分位于压辊柱内壁边缘,可以对矫直过后的钢管进行再一次的矫直,且可以对不同直径的钢管进行矫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隔音板的设置,更够有效的降低机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不会影响工作人员工作,且降音效果较好,适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设置,可以对不同直径的钢管进行矫直,提高钢管矫直的精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

3.本实用新型的移动轮和收纳箱的设置,有利于本机器的移动和固定,且移动较为方便,防滑性能较好,还可以储存一些工作人员的物品,使用便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隔音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箱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矫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壳体,2-隔音板,21-基层,22-吸音纤维层,23-透孔板,24-阻尼层,25-空腔,3-红外线传感器,4-第一电动推杆,5-上辊轮,6-电动机,7-挡板,8-控制箱,81-转轴,82-箱盖,83-总开关,84-箱体,85-控制器,851-变压模块,852-变频模块,853-驱动模块一,854-驱动模块二,855-单片机,9-矫直机构,91-外壳,92-安装板,93-压辊柱,94-第二电动推杆,95-压力传感器,10-收纳箱,11-安装框,12-出口,13-移动轮,14-下辊轮,15-固定块,16-螺栓,17-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钢管辊式矫直机,包括壳体1,隔音板2,红外线传感器3,第一电动推杆4,上辊轮5,电动机6,挡板7,控制箱8,矫直机构9,收纳箱10,安装框11,出口12,移动轮13,下辊轮14,固定块15,螺栓16和进口17,所述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隔音板2,且隔音板2的上侧中部安装有第一电动推杆4,该第一电动推杆4的下端安装有挡板7;所述电动机6安装在挡板7的上侧,且挡板7的侧部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3;所述上辊轮5安装在挡板7的下部,该上辊轮5的下部设置有下辊轮14;所述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进口17,且壳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出口12,该出口12的下侧面安装有安装框11;所述安装框11的内部安装有收纳箱10,且安装框11的上部设置有矫直机构9;所述控制箱8安装在矫直机构9的上部,其中控制箱8包括转轴81,箱盖82,总开关83,箱体84和控制器85,所述箱盖82通过转轴81安装在箱体84的上部,且箱体84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85,该控制器85的侧部安装有总开关83;所述矫直机构9包括外壳91,安装板92,压辊柱93,第二电动推杆94和压力传感器95;所述外壳91的内侧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94,且第二电动推杆94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92;所述安装板92通过轴承与压辊柱93连接,该压辊柱93的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95;所述固定块15通过螺栓16设置在壳体1的下部,且固定块15的侧部安装有移动轮13。

所述控制器85包括变压模块851,变频模块852,驱动模块一853,驱动模块二854和单片机855,其中单片机855的上端通过变压模块851连接有外部电源,该变压模块851与总开关83相连;所述单片机855的输入端与压力传感器95或红外线传感器3相连;所述电动机6通过变频模块852与单片机855的输出端相连,且单片机855的输出端通过驱动模块一853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4;所述第二电动推杆94通过驱动模块二854与单片机855的输出端相连,提高钢管矫直的精度,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自动化效果好,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隔音板2包括基层21,吸音纤维层22,透孔板23,阻尼层24和空腔25;所述隔音板2的内部从前置后依次设置有基层21,阻尼层24,吸音纤维层22和空腔25,且阻尼层24的一侧设置有透孔板23;所述吸音纤维层22和阻尼层24分别设置有两个,更够有效的降低机器工作时的噪音,不会影响工作人员工作,且降音效果较好,适用性强。

所述电动机6设置有两个,且其中一个电动机6通过皮带与上辊轮5相连,另一个电动机6通过皮带与下辊轮14相连,有利于对钢管的矫直,且矫直效果比较好,不会出现矫直不彻底的情况,工作可靠。

所述移动轮13,固定块15和螺栓16分别设置有四个,且固定在壳体1的下部,该固定块15的下部设置有防滑垫,有利于本机器的移动和固定,且移动较为方便,防滑性能较好,结构简单,使用便携。

所述压辊柱93内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一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95,该压力传感器95的感应部分位于压辊柱93内壁边缘,可以对矫直过后的钢管进行再一次的矫直,且可以对不同直径的钢管进行矫直。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工作人员通过移动轮13将本机器移动到工作位置处,然后调节螺栓16使本机器固定,工作人员将测量好直径的钢管从进口17放进机器内,此时打开总开关83,机器开始运转,机器运转产生的噪音因为隔音板2的设置会很大程度的被降低。由于机器已经启动,所以电动机6可以通过皮带带动上辊轮5和下辊轮14进行转动,对钢管进行初步矫直,红外线传感器3可以通过钢管的直径来控制第一电动推杆4带动挡板向下移动,实现对不同直径钢管的矫直,初步矫直后的钢管会从出口12进入矫直机构9内,对钢管进行更一步的矫直,提高钢管矫直的精度。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