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螺旋脱水用堵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9278发布日期:2018-10-26 20:4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螺旋脱水用堵料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餐厨垃圾的量在逐年增加,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大。餐厨垃圾的水分很大,如果在单位食堂、酒店、美食街等地安装商用就地式餐厨垃圾预处理机能快速的将餐厨垃圾进行破碎、水洗脱盐去油、脱水处理,这样会大大减少餐厨垃圾的容积比,为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提供很好的原料。

在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中,破碎后的垃圾需要脱水处理,脱水处理一般使用螺杆推进器+筛网装置来脱水,在脱水时,筛网装置的出料端是要封堵,因此,需要在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中配置一堵料器来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螺旋脱水用堵料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螺旋脱水用堵料器,该堵料器安装于螺旋脱水装置的出料口,在螺旋脱水装置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接料仓,所述接料仓四周为拼接在一起呈方形的侧板,上底面和下底面为开口,其下底面周边连接横置的螺杆推进器外壳,所述螺旋脱水装置的筛筒中部设置有轴杆,该轴杆的外端部延伸至接料仓的右侧板上,并通过轴承组件固定,所述堵料器包括锥形堵料头及与所述锥形堵料头连接的气缸驱动组件,所述锥形堵料头套于所述轴杆上,且其锥面朝向螺旋脱水装置的出料口,沿锥形堵料头的圆环面设有两个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以圆环面中心对称,其上均垂直连接有驱动杆,两个驱动杆穿过所述右侧板并使其端部连接在一连接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板中部开孔,在该开孔上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气缸的伸缩驱动部上,所述气缸固定在机架的横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在穿过右侧板的圆孔处套有导套。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堵料头的锥面足够将所述螺旋脱水装置的出料口封堵。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堵料器采用锥形堵料头,锥形堵料头能够很好的将螺旋脱水装置的出料口封堵,防止在脱水过程中餐厨垃圾跑出,锥形堵料头的驱动是通过气缸驱动,气缸设置在接料仓外部。本实用新型堵料器将螺旋脱水装置的出料口堵住后,筛网内的螺杆推进器旋转,使餐厨垃圾向出料口挤压,因此,餐厨垃圾中的水分会从筛网网孔流入污水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整体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将图1中的侧封板去除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堵料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照附图1-3,本实用新型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的螺旋脱水用堵料器,该堵料器8安装于螺旋脱水装置6的出料口,在螺旋脱水装置6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接料仓7,所述接料仓7四周为拼接在一起呈方形的侧板,上底面和下底面为开口,其下底面周边连接横置的螺杆推进器外壳,所述螺旋脱水装置6的筛筒中部设置有轴杆4,该轴杆4的外端部延伸至接料仓7的右侧板88上,并通过轴承组件9固定,所述堵料器8包括锥形堵料头87及与所述锥形堵料头87连接的气缸驱动组件,所述锥形堵料头87套于所述轴杆4上,且其锥面朝向螺旋脱水装置6的出料口,沿锥形堵料头87的圆环面设有两个连接块86,两个连接块86以圆环面中心对称,其上均垂直连接有驱动杆81,两个驱动杆81穿过所述右侧板88并使其端部连接在一连接板83的两端,所述连接板83中部开孔,在该开孔上连接有伸缩杆82,所述伸缩杆82的另一端连接在气缸84的伸缩驱动部上,所述气缸84固定在机架的横梁上。

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杆81在穿过右侧板88的圆孔处套有导套85。

优选方案:所述锥形堵料头87的锥面足够将所述螺旋脱水装置6的出料口封堵。

实施例:

如图2-3所示,餐厨垃圾通过提升机构倒入垃圾分选槽,餐厨垃圾分选槽将餐厨垃圾中的金属物清除,然后餐厨垃圾进入破碎机构进行破碎处理,破碎后的餐厨垃圾通过导料仓5导入螺旋脱水装置6,螺旋脱水装置6中的轴杆4左端连接置于导料仓5外部左侧的减速机3,减速机3左侧连接电机2,在螺旋脱水装置6中的轴杆上设置有螺旋式叶片,电机工作时,带动轴杆4旋转,螺旋式叶片旋转推动破碎后的餐厨垃圾向螺旋脱水装置6的出料口运动,此时的出料口被堵料器堵住,此时,餐厨垃圾受挤压,其内部的水分通过筛网的网孔流入污水槽,污水槽通过污水管路连接至污水处理装置上。当餐厨垃圾的大部分水分去除后,气缸驱动锥形堵料头87打开,螺旋式叶片继续旋转使餐厨垃圾推入接料仓7,接料仓7下部是横向螺杆推进器,将餐厨垃圾推送至竖直向上的提升式螺杆推进器,提升式螺杆推进器再将餐厨垃圾送入降解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