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8826发布日期:2018-12-28 19:59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弯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弯折装置。



背景技术:

将杆体固定在抵压机构及与其相对的弧面之间,并利用弯折装置的两握柄施加弯矩加以弯折,具有成本低、速度快且易于调整角度等优点,为业界常用的方式。

然而,已知的弯折装置由于抵压机构枢接于本体后皆不可直接拆卸,导致弯折后不易将对象取出,易造成对象在取出时碰撞到抵压机构,导致对象的磨损、工序及工时增加。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弯折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折装置,可在一预定位置拆装一抵压机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弯折装置,包括:一本体,其定义一侧向及一绕行该侧向的周向,设有一侧向延设的第一枢接部、一周向延设的导引面、及一供拘束一长形物件的拘束口;一抵压机构,其设有一枢接于该第一枢接部的第二枢接部,该抵压机构可绕该侧向于至少一解除位置及至少一限制位置之间移动;两柄部,其分别连接该本体及抵压机构,可绕该侧向摆动;其中,当该抵压机构于该解除位置时,以该第二枢接部可直接拆离地卡接于该第一枢接部;当该抵压机构于各限制位置时,该第二枢接部限位卡接于该第一枢接部。

所述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其中一个为一轴栓、另一个为枢设于该轴栓的一孔槽,该轴栓设有一最大径向外径及一外径小于最大外径的窄径,该窄径小于供卡接的该孔槽的槽口,该最大径向外径大于供卡接的该孔槽的槽口。

所述槽口的侧向开放。

所述第一枢接部为所述轴栓,所述轴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本体。

所述轴栓设有一径向凸出的挡缘,该挡缘的外径大于所述孔槽的孔径。

所述本体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部,所述抵压机构设有至少一可脱离地卡接于该第一定位部的第二定位部。

所述至少一第一定位部的数量为复数,复数第一定位部绕所述侧向设置。

各第一定位部及各第二定位部其中一个为一凹槽、另一个为一可脱离地卡接于该凹槽的定位珠。

所述第一枢接部及第二枢接部其中一个为一轴栓、另一个为枢设于该轴栓的一孔槽,该轴栓设有一最大径向外径及一外径小于最大外径的窄径,该窄径小于供卡接的该孔槽的槽口,该最大径向外径大于供卡接的该孔槽的槽口;该槽口侧向开放;所述第一枢接部为该轴栓,该轴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本体;该轴栓设有一径向凸出的挡缘,该挡缘的外径大于该孔槽的孔径;至少一第一定位部的数量为复数,复数第一定位部绕所述侧向设置;复数第一定位部至少两个相对设置;至少第二定位部的数量对应该第一定位部为复数;该孔槽的径向尺寸大于该槽口的口径;所述本体包括一可拆卸的片体,该片体设有所述拘束口。

所述本体设有一标示,该标示对应所述抵压机构于一起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弯折装置,其抵压机构可在各解除位置快速拆装于本体,于各限制位置不能脱离本体,以提供稳定操作且易于拆除长形对象,使长形对象不易损坏保持完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抵压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分解图。

图5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例,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事先声明。

请参考图1至6,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弯折装置1包括一本体10、一抵压机构20及两柄部30。

本体10定义一侧向L1及一绕行侧向L1的周向L2,设有一侧向L1延设的第一枢接部11、一周向L2延设的导引面12、及一供拘束一长形物件2的拘束口13;抵压机构20设有一枢接于第一枢接部11的第二枢接部21,抵压机构20可绕侧向L1于至少一解除位置及至少一限制位置之间移动;于本实施例中,至少一解除位置例如图5所示,至少一限制位置例如图6所示;于其他实施例中,至少一解除位置亦可为复数,至少一限制位置亦可为复数。两柄部30分别连接本体10及抵压机构20,可绕侧向L1摆动。其中,当抵压机构20于各解除位置时,以第二枢接部21可直接拆离地卡接于第一枢接部11,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枢接部21可朝横向于侧向L1脱离,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枢接部亦可朝平行于该侧向脱离;当抵压机构20于各限制位置时,第二枢接部21限位卡接于第一枢接部11,以此,抵压机构可于各解除位置快速拆装,并于其他位置可顺畅地弯折长形对象2而不易脱离。

详细地说,本体10为四分之一圆柱体,该圆柱体的轴向为侧向L1,导引面12为该圆柱体圆周面,抵压机构20以第一枢接部11为圆心绕行的过程将长形对象2沿导引面12弯折,弯折后抵压机构20可于各解除位置直接拆卸,再将长形对象2取出。

第一枢接部11及第二枢接部21其中一个为一轴栓、另一个为枢设于轴栓的一孔槽,较佳地,轴栓设有一最大径向外径及一外径小于最大外径的窄径,该窄径小于供卡接的孔槽的槽口211,最大径向外径大于供卡接的孔槽的槽口211。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部11为轴栓,第二枢接部21为孔槽。轴栓可拆卸地设于本体10,以可替换轴栓或调整轴栓的角度。此外,槽口211侧向开放,如此抵压机构20可直接于各解除位置侧向拆离或卡接于本体10。较佳地,孔槽的径向尺寸大于槽口211的口径,第一枢接部11可顺畅地于孔槽枢转。

更明确地说,当孔槽相对轴栓枢转至各解除位置,使窄径平行地对应槽口211,轴栓可直接侧向脱离孔槽;反之,当各孔槽未枢转至各解除位置时(例如枢转至各限制位置时),各轴栓无法脱离各孔槽内。

较佳地,轴栓设有一径向凸出的挡缘14,挡缘14的外径大于孔槽的孔径;明确地说,当抵压机构20卡接于挡缘14及本体10之间时,抵压机构20无法朝侧向L1脱离本体10。

本体10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部15,抵压机构20设有至少一可脱离地卡接于第一定位部15的第二定位部22;于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定位部15及各第二定位部22其中一个为一凹槽、另一个为一可脱离地卡接于该凹槽的定位珠(亦可为弹簧组配钢珠)。于本实施例中,各第一定位部15为凹槽、各第二定位部22为定位珠。

其中,至少一第一定位部15的数量为复数,复数第一定位部15绕侧向L1设置;至少第二定位部22的数量对应复数第一定位部15为复数;较佳地,复数第一定位部15至少两个相对设置。

本体10包括一可拆卸的片体16,片体16设有拘束口13。通过替换可拆卸的片体16可适用于不同截面大小及截面形状的长形对象,本实施例中,长形物件为圆杆或圆管,拘束口13为U型孔。

较佳地,本体10设有一标示40,标示40对应抵压机构20于一起始位置,该起始位置例如抵压机构20未弯管前的位置。其中,标示40可为刻设、印制、浮凸结构等,不限制其结构形态;如此,利于使用者以目视便能判断抵压机构20是否适当地安装于本体10,例如于靠墙使用时。详细地说,例如当抵压机构20完全遮盖标示40才是适当位置。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抵压机构可在各解除位置快速拆装于本体,于各限制位置不能脱离本体,以提供稳定操作且易于拆除长形对象,使长形对象不易损坏保持完整。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