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型轨垂直矫直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2173发布日期:2018-11-07 21:35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槽型轨垂直矫直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领域,具体是一种槽型轨垂直矫直辊。



背景技术:

槽型轨断面各部分金属分配差异大。槽型轨断面的轨头、轨腰、轨底面积占整个断面的面积差别大,表1反映了三种槽型轨金属量分配。根据表1可知,轨头和轨底两部分金属量差异大,头部热容量明显大于轨底。在加工过程中,UF终轧轨头和轨底温差达到150℃以上,同时轨底大而薄,散热快,因此,冷却后轨头收缩量明显大于轨底,产生很大的弯曲,致使冷却后槽型轨存在严重弯曲。

表1三种槽型轨断面金属量分配对比表

为了保证槽型轨的使用,必须对槽型轨进行矫直。槽型轨的矫直可分为水平矫直和垂直矫直两方面。公告号为CN 106391766A,公告日为2017年2月15日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槽型轨矫直结构,用于对槽型轨进行水平矫直。目前,尚缺少一种对槽型轨进行垂直矫直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槽型轨垂直矫直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槽型轨垂直矫直辊,包括沿矫直区方向错位设置的左垂直矫直辊和右垂直矫直辊,左垂直矫直辊和右垂直矫直辊之间形成矫直区,矫直区的断面轮廓大于标准槽型轨断面的轮廓;

左垂直矫直辊工作面的形状与标准槽型轨断面一侧的轮廓相适配,左垂直矫直辊工作面自上而下顺次为竖直的轨头外侧对应段、倾斜的轨头底部对应段、竖直的轨腰左侧对应段和倾斜的轨底左上侧对应段;右垂直矫直辊工作面的形状与标准槽型轨断面另一侧的轮廓相适配,右垂直矫直辊工作面的自上而下顺次为倾斜的轨脣外侧对应段、倾斜的轨槽底部对应段、竖直的轨腰右侧对应段和倾斜的轨底右上侧对应段;右垂直矫直辊工作面的轨脣外侧对应段和轨槽底部对应段之间的夹角与标准槽型轨断面轨脣外侧和轨槽底部之间的夹角一致。

具体的,所述左垂直矫直辊工作面和右垂直矫直辊工作面及其之间的尺寸为:标准槽型轨位于矫直区时,轨头外侧对应段与标准槽型轨轨头之间的水平距离s1为0-5mm,轨头底部对应段与标准槽型轨轨头之间的竖直距离s2为5-20mm,轨腰左侧对应段与标准槽型轨轨腰之间的水平距离s3为10-20mm,轨底左上侧对应段与标准槽型轨轨底之间的竖直距离s4为5-20mm;轨脣外侧对应段与标准槽型轨轨脣之间的水平距离s5为0-5mm,轨槽底部对应段与标准槽型轨轨脣之间的水平距离s6为5-20mm,轨腰右侧对应段与标准槽型轨轨腰之间的水平距离s7为10-20mm,轨底右上侧对应段与标准槽型轨轨底之间的竖直距离s8为5-20mm。

优选地,s1为3mm,s2为13mm,s3为16mm,s4为13mm,s5为2mm,s6为12mm,s7为15mm,s8为13mm。

进一步的是:所述左垂直矫直辊工作面的各对应段之间圆角连接,右垂直矫直辊工作面的各对应段之间圆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左垂直矫直辊工作面的和右垂直矫直辊工作面的均呈凸台状,与槽型轨轨腰对应,可避免钢轨出现扭转状态。矫直区的轮廓与标准槽型轨断面轮廓匹配,适用于对槽型轨进行垂直矫直。左垂直矫直辊工作面和右垂直矫直辊工作面及其之间的尺寸适中,既避免槽型轨和左垂直矫直辊、右垂直矫直辊之间过紧,又可保证矫直的矫直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槽型轨垂直矫直辊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左垂直矫直辊1、轨头外侧对应段11、轨头底部对应段12、轨腰左侧对应段13、轨底左上侧对应段14、右垂直矫直辊2、轨脣外侧对应段21、轨槽底部对应段22、轨腰右侧对应段23、轨底右上侧对应段24、标准槽型轨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槽型轨垂直矫直辊,包括沿矫直区方向错位设置的左垂直矫直辊1和右垂直矫直辊2,左垂直矫直辊1和右垂直矫直辊2均为多个,左垂直矫直辊1和右垂直矫直辊2之间形成矫直区,矫直区的断面轮廓大于标准槽型轨3断面的轮廓,保证需要矫直的槽型轨能进入矫直区。左垂直矫直辊1的工作面的形状与标准槽型轨3断面一侧的轮廓相适配,左垂直矫直辊1工作面自上而下顺次为竖直的轨头外侧对应段11、倾斜的轨头底部对应段12、竖直的轨腰左侧对应段13和倾斜的轨底左上侧对应段14;四个对应段均为直线段,四个对应段直接连接,或者圆角连接,其中图1所示为圆角连接。右垂直矫直辊2工作面的形状与标准槽型轨3断面另一侧的轮廓相适配,右垂直矫直辊2工作面的自上而下顺次为倾斜的轨脣外侧对应段21、倾斜的轨槽底部对应段22、竖直的轨腰右侧对应段23和倾斜的轨底右上侧对应段24;四个对应段均为直线段,四个对应段直接连接,或者圆角连接,其中图1所示为圆角连接。

右垂直矫直辊2工作面的轨脣外侧对应段21和轨槽底部对应段22之间的夹角α与标准槽型轨3断面轨脣外侧和轨槽底部之间的夹角一致。

为便于描述矫直区的断面尺寸,即便于描述左垂直矫直辊1工作面和右垂直矫直辊2工作面及其之间的尺寸,借助标准槽型轨3进行说明。如图1,标准槽型轨3位于矫直区时,轨头外侧对应段11与标准槽型轨3轨头之间的水平距离s1为0-5mm,例如为3mm。轨头底部对应段12与标准槽型轨3轨头之间的竖直距离s2为5-20mm,例如为13mm。轨腰左侧对应段13与标准槽型轨3轨腰之间的水平距离s3为10-20mm,例如为16mm。轨底左上侧对应段14与标准槽型轨3轨底之间的竖直距离s4为5-20mm,例如为13mm。轨脣外侧对应段21与标准槽型轨3轨脣之间的水平距离s5为0-5mm,例如为2mm。轨槽底部对应段22与标准槽型轨3轨脣之间的水平距离s6为5-20mm,例如为12mm。轨腰右侧对应段23与标准槽型轨3轨腰之间的水平距离s7为10-20mm,例如为15mm。轨底右上侧对应段24与标准槽型轨3轨底之间的竖直距离s8为5-20mm,例如为13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