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腔体支撑件连续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9264发布日期:2018-12-28 20:0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腔体支撑件连续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腔体支撑件连续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腔体支撑件在腔体中起到支撑密封圈的作用。传统支撑件制作过程为落料,拉伸,冲孔,整形几步完成,每一步都要一副模具,操作时每副模具占用一台冲床,每台冲床都需要人操作。步骤繁琐,人员浪费,并其由于是人为操作,避免不了有报废品,这就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腔体支撑件连续成型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腔体支撑件连续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与上模板固定连接的上垫板、与上垫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板、镶嵌在固定板内并以成型出待顶出产品的孔洞的冲头、与下模板固定连接的下垫板、与下垫板固定连接的下凹模和镶嵌的下凹模内可上下活动的扶正销;卸料板固定在冲头下端;所述卸料板与固定板之间安装有弹出装置;所述下凹模、下垫板和下模板上开设有成品落料孔。

优选的,所述冲头包括冲U型孔冲头、打点冲头、冲大孔冲头、切边冲头或打弯冲头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U型孔冲头、打点冲头、冲大孔冲头和切边冲头高度一样,打弯冲头高出其他冲头5~10mm。

优选的,所述卸料板与固定板通过拉紧螺栓相连。

优选的,所述弹出装置为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能够多个不同孔洞连续冲压成型,腔体支撑件的成型过程快速、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半部分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中:1-上模板,2-上垫板,3-固定板,4-下模板,5-下垫板,6-卸料版,7-拉紧螺栓,8-下凹模,9-扶正销,10-冲U型孔冲头,11-打点冲头,12-冲大孔冲头,13-切边冲头,14-打弯冲头,15-落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腔体支撑件连续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4、与上模板1固定连接的上垫板2、与上垫板2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镶嵌在固定板3内并以成型出待顶出产品的孔洞的冲头、与下模板4固定连接的下垫板5、与下垫板5固定连接的下凹模8和镶嵌的下凹模8内可上下活动的扶正销9;卸料板6固定在冲头下端;卸料板6与固定板3之间安装有弹出装置;所述下凹模8、下垫板5和下模板4上开设有成品落料孔15。

其中,冲头可以根据腔体支撑件的冲孔需求选择冲U型孔冲头10、打点冲头11、冲大孔冲头12、切边冲头13或打弯冲头14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U型孔冲头10、打点冲头11、冲大孔冲头12和切边冲头13在使用时将高度设置为一致,打弯冲头14使用时高度高出其他冲头5~10mm,保证腔体支撑件所需打弯处能被冲出合适弯度。

其中,卸料板6与固定板3通过拉紧螺栓7相连,使用螺栓进行固定简便有效。

其中,弹出装置为弹簧。

如图3所示,板材加工时,板材从一侧传过扶正销9进入,到预定冲U型孔冲头10位置,卸料板6将板材压到下凹模8平面,冲U型孔冲头10下冲,卸料板6压紧板材不让板材移动,U型孔完成后冲U型孔冲头10回程,扶正销9将板材扶正。板材移动到下一个冲头位置,进行下一个孔洞的冲压。孔洞冲压完成后,板材移动到切板冲头13预定位置,卸料板6将板材压到下凹模8平面上,卸料板6压紧板材不让板材移动,切板冲头13切下产品,成品从下凹模8落料孔15中落下,成品完成。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