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8666发布日期:2019-01-02 22:5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钻床。



背景技术:

现在需要对如图1所示的工件1进行钻孔,工件1包括水平的横杆11和竖直的竖杆12,横杆11和竖杆12一端一体成型,且竖杆12以及横杆11的截面形状均为六角形,在竖杆12远离和横杆11连接部分的端面上开设有预钻孔13,需要通过钻床对预钻孔13进行加工,将预钻孔13加工成需要的形状。

现可参考授权公告号CN20354162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新型钻床,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电机与钻床机身连接相对的另一端固定有穿过钻床机身的主轴,所述电机上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主轴上方设有与第一皮带轮相对的第二皮带轮,所述主轴外上设有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包过固定板、推进气缸和气管接口,所述固定板对称固定于主轴外,所述定位架上对称设有推进汽缸与主轴平行,所述钻床机身与电机连接相对的另一侧设有与电机平行的液压阻尼器,所述固定板正下方设有进刀推进板。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省力、受理均匀且适合细钻头钻厚制件的钻床。

上述钻床只采用了常规的夹具或工装,在工件1进行固定时,固定不方便,且因为工件1圆周面为六角形,导致在对工件1进行定位时,容易发生偏移,影响加工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床,具有保证加工精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钻床,所述钻头下方的底座上设有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和底座固定连接的垫板,所述垫板上固定有凸起的横梁,所述横梁上滑移连接有能够沿着横梁长度方向滑动的移动台,所述移动台上滑移连接有和横梁长度方向垂直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滑移方向和移动台的滑移方向垂直;

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固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卡槽,在卡槽处的垫板表面上固定有凸块,所述凸块底面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和卡槽配合能够卡住横杆;

在远离在支撑柱的凸块侧壁上开有能够和竖杆表面贴合的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工件的形状较为特殊,常规的夹具不方便固定工件,且容易造成定位不准确,影响加工的精度;故设有特殊的夹具,卡槽和定位槽能够卡住横杆,保证工件不会发生移动且同时对工件进行定位,凹槽能够贴合在竖杆的侧壁上,进一步对工件进行定位,故夹具方便固定工件,且能够对工件进行准确的定位,提高加工的额精度;且可以向两个方向移动的工作台,方便在初始时调节夹具的位置,保证夹具的初始精度,进一步保证加工的精度。

较佳的,所述凹槽的竖直的两边缘处设有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凹槽的下部和定位槽是相通的,在放入工件时,横杆的上部分会经过凹槽,且凹槽为了和竖杆贴合,故凹槽的截面是梯形的,所以凹槽的侧壁和竖杆能够贴合,但是竖杆和横杆大小形状相同,故在卡槽和定位槽之间放入工件时,容易卡在凹槽外,需要对齐才能放入,影响加工的效率,故在凹槽的竖直的边缘处设有圆角,便于工件的快速放入,提高工作的效率。

较佳的,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固定有燕尾型滑块,移动台的下表面开设有可容纳燕尾型滑块的燕尾槽;

所述移动台上表面开设有两条楔形槽,所述工作台下表面固定有能够在楔形槽内滑动的楔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因为移动台和横梁滑移连接、工作台和移动台滑移连接,且工作台和横梁的长度方向垂直,在滑动的过程中,会发生移动台脱离横梁或工作台脱离移动台的问题;为了防止发生这种问题,故移动台通过燕尾型滑块以及燕尾槽和横梁滑移连接,移动台上表面开设有楔形槽,工作台上设有能够在楔形槽内滑动的楔形块;都能够在保证滑移的同时,防止移动台或工作台发生脱离的问题。

较佳的,所述燕尾型滑块上表面中心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有横向螺杆,所述横向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和移动台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工作台的两端部均固定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之间设有两端分别和两个连接板转动连接的纵向螺杆,所述纵向螺杆穿过且螺纹连接于移动台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移动台在横梁上移动、工作台在移动台上移动,通过横向螺杆以及纵向螺杆来控制,使移动的距离可控,方便调节工作台的位置,进而保证夹具位于钻头的下方,保证加工时的精度,提高加工工件的质量。

较佳的,所述横向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纵向手摇轮;

在远离支撑柱的纵向螺杆的一端固定有横向手摇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不论是纵向螺杆还是横向螺杆的表面均是曲面,不方便在转动纵向螺杆或横向螺杆时施力,故设有横向手摇轮以及纵向手摇轮,方便对纵向螺杆或横向螺杆施力,方便转动纵向螺杆或横向螺杆,提高工作的效率。

较佳的,所述垫板和工作台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如果垫板和工作台固定连接,限制了钻孔机的使用范围,导致钻孔机只能够对这一种工件进行加工,会造成资源浪费;故垫板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工件的不同更换不同的夹具,扩宽了钻孔机的使用范围,增加了资源的利用率。

较佳的,所述垫板上开设有沉槽孔,所述沉槽孔内插接有沉头螺栓,所述沉头螺栓的末端和工作台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如果垫板只是通过普通的螺栓连接在工作台上,则螺栓会凸出垫板的表面,会导致操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容易造成刮伤;使用沉头螺栓栓接,可以保证垫板表面上没有凸起,防止操作人员的刮伤。

较佳的,在靠近支撑柱的凸块以及垫板的端部嵌设有挡板,且挡板能够和横杆的端部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往夹具上安装工件时,需要较高的精度,保证加工的工件的质量;故在凸块以及垫板上嵌设有挡板,挡板能够和横杆的端部贴合,挡板对工件的定位起辅助定位作用,增加工件安装在夹具上的精度,保证加工工件的质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定位槽以及卡槽能够和横杆的表面贴合在一起,将工件卡住,且对工件进行定位,凹槽能够和竖杆的侧壁贴合,挡板能够和横杆的端部贴合,对工件进行辅助定位,增加定位的精度,提高加工工件时的质量;

2.移动台能够在横梁上沿着横梁的长度方向滑动,工作台能够在移动台上滑动,且工作台和移动台的滑动方向互相垂直,可以任意调节工作台的位置,方便调节夹具的初始位置,使工件上的预钻孔处于钻头的正下方,保证加工的精度,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工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钻床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中突显楔形块和楔形槽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突显沉槽孔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中突显定位槽和卡槽的示意图。

图中,1、工件;11、横杆;12、竖杆;13、预钻孔;2、支撑架;3、钻孔机;31、底座;32、支撑柱;33、机架;34、转轴;341、钻头;35、电机;4、夹具;41、垫板;42、横梁;421、燕尾型滑块;422、滑槽;423、横向螺杆;4231、连接块;424、纵向手摇轮;425、移动台;4251、楔形槽;426、燕尾槽;43、工作台;431、楔形块;432、连接板;433、纵向螺杆;434、横向手摇轮;44、底板;441、沉槽孔;442、沉头螺栓;443、卡槽;444、凸块;445、定位槽;446、凹槽;447、圆角;44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钻床,如图2所示,包括支撑架2、设于支撑架2上的钻孔机3以及设于钻孔机3上的夹具4;支撑架2放置在地面上,钻孔机3设于支撑架2上,支撑架2对钻孔机3起支撑的作用;将工件1安装在夹具4上,钻孔机3对固定在夹具4上的工件1上的预钻孔13进行加工。

如图2所示,钻孔机3包括固定在支撑架2表面上的底座31,底座31上表面固定有支撑柱32,夹具4设于支撑柱32前侧的底座31表面上;支撑柱32的上端固定有机架33,在位于夹具4上方的机架33的端部下表面设有竖直向下且可以上下移动的转轴34,转轴34的末端固定有钻头341;在远离钻头341的机架33的端部固定有能够驱使钻头341工作的电机35;工件1安装在夹具4上,电机35驱使转轴34转动,从而使固定连接在转轴34上的钻头341转动,控制转轴34下降(控制转轴34下降方式为现用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使钻头341对固定在夹具4上工件1上的预钻孔13进行加工。

如图2和图3所示,夹具4包括固定在支撑柱32前侧底座31表面上的垫板41,垫板41上固定有凸起的横梁42,横梁42上表面固定有燕尾型滑块421,燕尾型滑块421上表面开设有滑槽422,滑槽422内转动连接有横向螺杆423,横向螺杆423的一端固定有纵向手摇轮424;在位移滑槽422内的横向螺杆423上套设有连接块4231,且连接块4231和横向螺杆423螺纹连接;连接块4231的上表面固定有移动台425;转动纵向手摇轮424可以使横向螺杆423转动,从而使连接块4231沿着横向螺杆423的长度方向移动,因为移动台425和连接块4231固定连接,故移动台425能够随着连接块4231一起运动;在移动台425的下表面开设有配合燕尾型滑块421的燕尾槽426,燕尾槽426和燕尾型滑块421的配合,能够使移动台425在横梁42上滑动且不会脱离横梁42。

如图4所示,移动台425上表面滑移连接有工作台43,且工作台43和横梁42的长度方向垂直,移动台425上表面开设有两条楔形槽4251,工作台43下表面固定有能够在楔形槽4251内滑动的楔形块431,工作台43能够在移动台425上的滑动,且因为楔形块431和楔形槽4251的配合能够防止工作台43在移动过程中和移动台425脱离。

如图1和图4所示,工作台43两端部均固定有连接板432,两个连接板432之间设有纵向螺杆433,纵向螺杆433的两端分别和两个连接板432转动连接且纵向螺杆433处于两个楔形块431之间;纵向螺杆433穿过且螺纹连接于移动台425;在纵向螺杆433一端固定有横向手摇轮434,且横向手摇轮434位于远离支撑柱32的纵向螺杆433的一端;转动横向手摇轮434能够使纵向螺杆433转动,从而控制工作台43在移动台425上移动。

如图5所示,工作台43的上表面设有底板44,底板44上开有沉槽孔441,沉槽孔441内插接有沉头螺栓442,且沉头螺栓442的下端和工作台43上表面螺纹连接;拧动沉头螺栓442即可方便拆卸和固定底板44,且沉头螺栓442不会突出底板44的上表面,故能够防止操作人员刮伤。

如图6所示,底板44表面中心线处开设有卡槽443,卡槽443的截面形状为倒梯形能够和横杆11的表面贴合,故工件1能够在卡槽443内滑动;在卡槽443处的底板44表面上固定有凸块444,凸块444的底面开设有定位槽445,且定位槽445和卡槽443相互配合能够卡住工件1上的横杆11;在靠近横向手摇轮434的凸块444侧壁上开设有能够和工竖杆12侧壁贴合的凹槽446,可以防止工件1在加工的过程中发生位移,保证加工的精度;在凹槽446的两竖直的边缘处开设有圆角447,在放入工件1时能够保证工件1的快速放入;在远离横向手摇轮434的底板44以及凸块444的侧壁上嵌设有挡板448,在工件1插入定卡槽443和定位槽445之间后,工件1的横杆11端部和挡板448贴合,对工件1进行辅助定位。

具体使用方式:在卡槽443和定位槽445之间放入工件1,且使工件1的竖杆12能够贴合在凹槽446内;然后转动横向手摇轮434和纵向手摇轮424,前后左右的移动工作台43,故调节安装在工作台43上的工件1,使工件1上的预钻孔13和钻头341对准,再控制钻头341下降,观察工件1上的预钻孔13是否和钻头341对齐,如果没有对齐,再转动横向手摇轮434或纵向手摇轮424调节,调节后再次控制钻头341下降,观察预钻孔13和钻头341是否对齐,如果没有再次调节,直到钻头341和预钻孔13对齐。

确认对齐后,启动钻孔机3,控制钻头341下降,对预钻孔13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观察加工出来的孔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就不不需要调节,可以持续进行工件1的加工,如果不符合再次调节工作台43的位置;在加工完工件1后,将加工完成的工件1取走,在卡槽443和定位槽445之间放入新的工件1,再次进行加工;重复加工取走加工的步骤即可,因为卡槽443和定位槽445的配合能够将工件1卡住,凹槽446能够使工件1的侧壁贴合,故能够保证加工的精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