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5531发布日期:2019-02-19 18:2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打标机,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加工领域的不断拓展,激光打标技术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加工技术之一。激光打标技术是利用激光能量的高度集中的特性,使光纤表面温度迅速升高,部分表皮材料被破坏或蒸发,从而制作出永久性标记。该激光打标技术与传统的打标技术相比,克服了在细小物体和高硬度物体表面标记难度大的问题,具有质量高、灵活性大和高速度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非接触性、无磨损和无污染的标记加工模式,并逐步取代传统打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生活中。

侧光光纤是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照明光纤产品,与传统的光纤不同的是,侧光光纤在其内部传导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光线会从光纤表面溢出,既可用于照明也可应于传感,因此,广泛应用于液晶激光背光源、光催化化学、临床医学、液位测量和场景照明等领域。目前,侧光光纤的标记方法有很多,例如锥面入射法、损伤芯皮结构法、光纤编织法、在光纤芯材或皮材中添加特殊助剂法、光纤多包层法、改变芯皮折射率结构阀、改变芯径法和皮层结晶法等。

为了获得更好的侧发光效果,已有研究人员采用飞秒激光、CO2激光器等手段来对侧光光纤标记,然而,由于激光打标技术的非接触性,且激光束极细,被标记的光纤在无任何固定装置的情况下,激光束很难对准光纤所在的位置,导致标记精度较低。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其能够使激光束精准对着光纤所在的位置,标记精度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包括底板,用于传送光纤的传送组件,用于引导光纤进入或离开打标区域的多根引导管以及驱动所述传送组件的驱动电机,所述传送组件和各所述引导管分别装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以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以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相互配合使光纤处于所述打标区域内的这一部分呈绷直状态的两组滚轮组,各所述引导管分别处于所述光纤的相应部分进入或离开所述打标区域的传送路线上。

所述达标区域处于两所述滚轮组之间,两所述滚轮组分别对应为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所述第一滚轮组包括相互错开布置的两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组包括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的两第二滚轮,两所述第一滚轮均转动装设于所述底板的前端,两所述第二滚轮均转动状设于底板的后端。

所述光纤的一部分绕设于两所述第一滚轮上,且所述光纤绕设于两所述第一滚轮上的这一部分呈蛇形布置,所述光纤的一部分夹设于两所述第二滚轮之间,且所述光纤夹设于两所述第二滚轮之间的这一部分沿前后方向布置。

两所述第一滚轮均为阻尼滚轮,两所述第二滚轮均为橡胶滚轮,并且,两所述第二滚轮分别沿周向开设有环形凹槽,两所述环形凹槽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底板上装设有沿左右方向布置的多个侧板,各所述侧板上分别开设有供对应的所述引导管沿前后方向紧配合插入的安装孔。

所述光纤依次绕设第一个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个所述第一滚轮,并且,所述侧板有四块,第一块所述侧板位于第一个所述第一滚轮的前侧,第二块所述侧板位于两所述第二滚轮的后侧,剩余两块所述侧板分别相对设置于第二个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之间,其中,以剩余两所述侧板上的所述引导管均为中引导管,两所述中引导管之间为所述的打标区域。

所述底板上对应于剩余两所述侧板之间固设有金属垫片。

两所述中引导管和处于第二块所述侧板上的所述引导管均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个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处于第二块所述侧板上的所述引导管的两侧,第二块所述侧板上的所述引导管的延长线、第二个所述第一滚轮的切面和两所述第二滚轮之间切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驱动电机具有两个,两所述驱动电机分别装设于所述底板的下方对应的所述第二滚轮处,两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滚轮传动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两组滚动轮的相互配合,使得光纤的相应部分在打标区域内呈绷直状态,避免了因光纤变形而造成的打标误差,同时,各引导管的设置,对光纤起到了引导和稳固的作用,使得光纤的相应部分能够精准进入打标区域,从而使激光束能够精准对着光纤所在的位置,标记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纤经过本实用新型的路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滚轮与驱动电机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

1-底板 11-打标区域

2-光纤 31-左第一滚轮

32-右第一滚轮 33-第二滚轮

331-环形凹槽 41-第一侧板

42-第二侧板 43-第三侧板

44-第四侧板 51-中引导管

52-前引导管 53-后引导管

6-金属垫片 7-驱动电机

71-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底板1、传送组件、若干根引导管和用于驱动传送组件的驱动电机,用于传送光纤2的传送组件和若干根引导管,传送组件和各引导管分别装设于底板1的上方,各引导管相互配合以便引导光纤2进入打标区域或离开打标区域11。其中,传送组件包括两组滚动组,两组滚动组相互配合使进入打标区域11内的这一部分光纤2呈绷直状态,本实施例中,打标区域11处于两组滚动组之间,各个引导管分别处于光纤2的相应部分进入或离开打标区域11的传送路线上。

本实用新型中,底板1装设于常规的激光打标机的置物台上,并且,人工调节常规的激光打标机激光的焦点,使其聚焦于光纤2处于打标区域11内的这一部分的表面。

为方便描述,以底板1的长度方向为前后方向,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

两滚轮组分别对应为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第一滚轮组包括两第一滚轮,两第一滚轮分别对应为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左第一滚轮31处于右第一滚轮32的左侧,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分别转动装设于底板1的前端,且两者相互错开布置。第二滚轮组包括两第二滚轮33,两第二滚轮33分别转动装设于底板1的后端,且两者并排布置,其中一个第二滚轮33处于另一个第二滚轮33的左侧。其中,两第一滚轮采用常规的机械连接装设于底板1的上方,并与底板1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施例中,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均为阻尼滚轮,避免光纤在传送过程中上下偏移或晃动,两第二滚轮33均为橡胶滚轮。

光纤2依次绕设于左第一滚轮31、右第一滚轮32以及两第二滚轮33之间,且,光纤绕设于左第一滚轮31与右第一滚轮32之间的部分呈蛇形布置,展开来说,以光纤2处于底板1前端的部分称为前部分,处于底板1后端的部分称为后部分,光纤2的后部分夹设于两第二滚轮33之间,而且,光纤2夹设于两第二滚轮33之间的这一部分沿前后方向绷直布置,光纤2的前部分绕设于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上,光纤2依次绕设于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上的这一部分光纤2呈蛇形布置,且绕设于左第一滚轮31的绕设长度小于左第一滚轮31的周长,绕设于右第一滚轮32的绕设长度小于右第一滚路能2的周长,而且,光纤2的中间部分依次穿过各引导管。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交错布置,且光纤处于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之间的这一部分光纤呈蛇形布置,令经过两第一滚轮的这一部分光纤呈蛇形移动,受到左第一滚轮31与两第二滚轮33之间的拉力作用,使得未设于底板上的这一部分光纤2持续绕设于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之间,并且经过两第二滚轮的拉力作用,使得光纤2处于打标区域11内的这一部分呈绷直状态,从而避免光纤2处于打标区域11内的这一部分晃动或振动,提高打标的精准度。

作为优选地,两第二滚轮33分别沿周向开设有环形凹槽331,两环形凹槽33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两第二滚轮331相互靠近,以对光纤2处于两第二滚轮33之间的这一部分进一步夹持。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的驱动电机具有两个,两驱动电机7分别装设于底板1的下方,且两驱动电机7分别与第二滚轮一一对应,两驱动电机7的输出轴71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滚轮传动连接。其中,两输出轴7分别与对应的第二滚轮33的传动连接为常规的传动结构,故此处不再赘述。此外,两驱动电机接入市电作为工作电源,且两驱动电机7均为常规的变速电机。

各引导管分别通过侧板固设于底板1的上方,即,底板1上装设有多个侧板,各侧板沿左右方向布置,并且,各侧板上分别开设有安装孔,各安装孔均沿前后方向布置,各安装孔分别紧配合插入有引导管,其中,各引导管的长度均大于各侧板的厚度,以便各引导管的部分管段分别露出于对应的安装孔外。其中,引导管的外直径略大于或等于安装孔的孔径,引导管的内直径略大于光纤2的外直径。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侧板具有四块,四块侧板的安装位置如下述,四块侧板分别对应为第一侧板41、第二侧板42、第三侧板43和第四侧板44,第一侧板41位于左第一滚轮31的前侧,第二侧板42位于两第二滚轮33的后侧,第三侧板43和第四侧板44分别间隔设置于右第一滚轮32和两第二滚轮33之间,且第三侧板43和第四侧板44相对布置。以第三侧板43和第四侧板44上的引导管均为中引导管51,处于第一侧板41上的引导管为前引导管52,处于第二侧板42上的引导管为后引导管53,两中引导管51相对的管端端部之间的区域即为上述的打标区域11。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各引导管的布置以及各引导管分别紧配合插入对应的安装孔内,这样,通过各引导管稳定光纤的走向,同时降低了激光打标法对光纤进行打标时机械抖动的影响。

作为优选地,底板1上对应于第三侧板43和第四侧板44之间采用常规结构装设有金属垫片6,例如通过螺丝螺锁于底板1上等机械领域常规结构,在此不一一赘述,金属垫片6处于打标区域11的下方,此金属垫片6用于防止底板1被激光灼伤,且此金属垫片6可定期更换。

作为优选地,两第二滚轮33之间的夹持部、后引导管53和两中引导管51处于同一直线上,并且,第二滚轮33与右第一滚轮32处于第三侧板43的两侧,且第三侧板43上的中引导管51两端的延长线、右第一滚轮32的切面和与两第二滚轮33之间的切面处于同一平面内。这样,光纤2处于打标区域11的这一部分与底板1的侧板相平行,以方便工人前期校对光纤2与激光束的位置。

作为优选地,此底板1为有机玻璃底板,各侧板的结构均相同,并且,各侧板均为有机玻璃侧板。

前期准备时,人工将光纤2的一端穿过前引导管52,随后依次绕设在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上,然后依次穿过两中引导管51,夹设在两第二滚轮33之间,随后穿过后引导管53。

此光纤夹持装置的工作过程为:两驱动电机均接入工作电源后,两第二滚轮33相对转动,由于光纤2受到左第一滚轮31与两第二滚轮33之间的拉力作用,使得未设于底板上的这一部分光纤2持续绕设于左第一滚轮31和右第一滚轮32之间,随后经处于前侧的中引导管51进入打标区域11内,标记完毕后,经处于后侧的中引导管51离开打标区域11,随后在两第二滚轮33的转动下穿过引导管53离开底板1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激光打标过程中的光纤夹持传送装置,通过两组滚动轮的相互配合,使得光纤的相应部分在打标区域11内呈绷直状态,避免了因光纤2变形而造成的打标误差,同时,各引导管的设置,对光纤2起到了引导和稳固的作用,使得光纤2的相应部分能够精准进入打标区域11,从而使激光束能够精准对着光纤2所在的位置,标记精度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