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锡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3525发布日期:2018-12-21 20:23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锡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锡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锡线。



背景技术:

锡线又称焊锡丝,是一种用于焊接的材料,是由锡合金和助剂两部分组成,合金成分包括:锡和铅,助剂灌注到锡线的中部。

现有的新型锡线常采用松香作为助剂,在制造锡线的过程中,先利用锡线成型设备将锡线的锡合金部分成型,锡合金部分呈管状,再利用灌注设备从锡线的一端向成型的锡合金部分内灌注松香。

但是,锡线长度较长时,从锡线的一端灌注松香容易造成松香灌注不均匀或锡线中段未灌注到松香的问题,影响锡线的质量,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锡线,使得松香均匀附着在锡线上,提升了锡线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锡线,包括:锡线本体,锡线本体呈圆柱体,

锡线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若干沿锡线本体延伸方向均匀设置的容纳孔或容纳槽,

容纳孔或容纳槽用于容纳松香,

锡线本体的外壁上设有防氧化层,

防氧化层上设有防滑螺纹,

锡线本体的尾端固设有夹持部,

所述夹持部的截面呈正方形或正六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锡线的生产时,工作人员将锡线本体浸渍在液态的松香中,使得松香附着在容纳孔或容纳槽中,松香冷却后即可获得包含松香的锡线,由于容纳孔或容纳槽沿锡线本体延伸方向均匀分布,使得松香在锡线本体上均匀分布,解决了在锡线本体上灌注松香时松香分布不均匀,锡线本体中段未灌注到松香等问题;利用防氧化层防止锡线的表面氧化,有效降低锡线表面氧化导致降低锡线焊接效果降低的可能性;与现有的圆柱形夹持部相比,正方形或正六边形的夹持部不易相对夹具发生转动;现有的锡线外壁是光滑的,运输锡线的送线设备在送线时容易发生打滑现象,导致锡线输送不顺畅,利用防滑螺纹增强了锡线与送线设备间的摩擦力,使得锡线的输送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锡线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容纳孔,

若干容纳孔呈螺旋状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锡线本体浸渍在液态的松香内时,松香附着在容纳孔内,容纳孔在锡线本体上呈螺旋状均匀分布,使得松香均匀附着在锡线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锡线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容纳孔,

若干容纳孔呈层状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锡线本体浸渍在液态的松香内时,松香附着在容纳孔内,容纳孔在锡线本体上呈层状均匀分布,使得松香均匀附着在锡线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锡线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容纳槽,

若干容纳槽呈螺旋状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锡线本体浸渍在液态的松香内时,松香附着在容纳槽内,容纳槽在锡线本体上呈螺旋状均匀分布,使得松香均匀附着在锡线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锡线本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容纳槽,

若干容纳槽呈层状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锡线本体浸渍在液态的松香内时,松香附着在容纳槽内,容纳槽在锡线本体上呈层状均匀分布,使得松香均匀附着在锡线本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夹持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轴向的防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滑槽增大了夹持部与夹具间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大夹持部与夹具间的摩擦力,夹持部不易相对夹具发生运动,有利于利用夹具更稳定地夹持锡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防氧化层上设有刻度线以用于标识锡线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刻度线判断锡线的长度和使用时间,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更换锡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所述锡线本体的外壁上设有荧光点,

荧光点沿锡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荧光点在光线不足时会发出荧光,方便于工作人员在光线不足的地方利用荧光判断锡线的位置,从而方便于工作人员在光线不足的地方取放锡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容纳孔与容纳槽使得松香均匀附着在锡线本体上,解决了在锡线本体上灌注松香时松香分布不均匀,锡线本体中段未灌注到松香等问题,提升了锡线的质量;

2. 利用荧光点的设置方便于工作人员在光线不足的地方取放锡线;

3.利用刻度线的设置方便于工作人员判断锡线的长度和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新型锡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新型锡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新型锡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新型锡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新型锡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新型锡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新型锡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新型锡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锡线本体;2、容纳孔;3、容纳槽;4、夹持部;5、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锡线,包括:锡线本体1,锡线本体1呈圆柱体,锡线本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容纳孔2,容纳孔2呈螺旋状均匀分布,容纳孔2用于容纳松香,在进行锡线的生产时,工作人员将锡线本体1浸渍在液态的松香中,使得松香附着在容纳孔2中,松香冷却后即可获得包含松香的锡线,实现了松香在锡线本体1上的均匀分布,解决了在锡线本体1上灌注松香时松香分布不均匀,锡线本体1中段未灌注到松香等问题,有利于提升锡线的质量。

锡线本体1的外壁上设有防氧化层(图中未画出),利用防氧化层防止锡线的表面氧化,有效降低锡线表面氧化导致降低锡线焊接效果降低的可能性。

防氧化层上设有防滑螺纹(图中未画出),现有的锡线外壁是光滑的,运输锡线的送线设备在送线时容易发生打滑现象,导致锡线输送不顺畅,利用防滑螺纹增强了锡线与送线设备间的摩擦力,使得锡线的输送更加顺畅。

锡线本体1的尾端固设有夹持部4,夹持部4的截面在本实施例中呈正六边形,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正方形,与现有的圆柱形夹持部相比,正方形或正六边形不易相对夹具发生转动,有利于利用夹具更稳定地夹持锡线。夹持部4的侧壁上开设有轴向的防滑槽(图中未画出),利用防滑槽增大了夹持部4与夹具间的摩擦系数,从而增大夹持部4与夹具间的摩擦力,使得夹持部4不易相对夹具发生运动,进一步有利于利用夹具稳定地夹持锡线。

防氧化层上设有刻度线5,方便于工作人员利用刻度线5判断锡线的长度和使用时间。

锡线本体1的外壁设有荧光点(图中未画出),荧光点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夜光漆涂设,荧光点沿锡线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荧光点在光线不足时会发出荧光,方便于工作人员在光线不足的地方利用荧光判断锡线的位置,从而方便于工作人员在光线不足的地方取放锡线。

实施例二,如图3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容纳孔2在锡线的外壁上呈层状均匀分布。

实施例三,如图5和图6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锡线本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容纳槽3,容纳槽3呈螺旋状均匀分布。

实施例四,如图7和图8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锡线本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容纳槽3,容纳槽3呈层状均匀分布。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