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工业生产现场的智能相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6717发布日期:2018-12-07 23:32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工业生产现场的智能相机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工业生产现场的智能相机辅助设备,具体涉及适用于工业生产现场的智能相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焊缝跟踪系统,是利用3D激光视觉系统引导焊接机器人的焊枪,沿着焊缝精确移动,同时反向控制焊接控制器,自动调节电流大小的一种焊缝质量控制的系统,其解决了三个行业痛点问题:机器人焊接时,焊接工装定位不准导致的焊接偏差;焊件变形导致工件高低不平产生偏差;焊接前的缝隙宽度不均导致焊接虚焊,目前在汽车车身及底盘、压力容器、高铁动车行业有广泛的使用。高端生产基地通常采用激光焊,但目前更多的机器人焊接主要使用的是点焊机器人和弧焊机器人,点焊属于压焊的一种,即利用焊接时施加一定压力而完成焊接的方法;弧焊属于熔焊的一种,即焊接过程中,将焊接接头在高温等的作用下至熔化状态,在温度场、重力等的作用下,不加压力使两个工件融合,待温度降低后,熔化部分凝结,两个工件就被牢固的焊在一起,完成焊接的方法。

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论点焊还是弧焊,由于焊接时焊枪与智能相机并列设置,因此时常发生电弧或熔渣溅到智能相机的镜头上,不仅影响智能相机的有效使用,还会对镜头造成损坏,增加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时常发生电弧或熔渣溅到智能相机的镜头上,不仅影响智能相机的有效使用,还会对镜头造成损坏,增加维修成本,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工业生产现场的智能相机保护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适用于工业生产现场的智能相机保护装置,包括智能相机及其外壳、镜头,还包括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套接壳、防护镜,所述防护镜设置在套接壳内;智能相机的外壳外周套接有可拆装地套接壳,所述防护镜与镜头平行设置。由于相机作为一种非接触式获取信息的设备,通常不会考虑镜头受到污染的问题。但是,随着焊接机器人的使用,智能相机处于电弧或熔渣飞溅的环境中,防止镜头污染与损坏,对智能相机的有效使用,降低损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套接可拆装地保护装置到智能相机上,能够将镜头污染与损坏的风险转移到保护装置上,保护装置可以作为一种易耗品储备,在被污染时及时更换,从而避免影响智能相机的正常使用。同时,由于防护镜与镜头平行设置,并设置防护镜与镜头间距小于5mm,将增加保护装置后,对智能相机成像的成像影响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镜以光学玻璃为基础,附着有着色层。采用氧化铁、氧化钴和氧化铬作为着色剂,涂在防护镜上作为着色层。能够有效阻截弧光产生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同时加入氧化铈能够增加防护镜对紫外线的吸收,进一步降低强光对图像噪声的影响。外观呈绿色或黄绿色。经过测定,加入氧化铈后能全部阻截紫外线,红外线透过率<5%,可见光透过率约为0.1%,进而减少智能相机获取到的图像的干扰噪声。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镜背对镜头的一侧粘合有平光的钢化玻璃。钢化玻璃能够进一步保护防护镜,在防护镜沾上熔渣时,或者遭受意外撞击时,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环绕在套接壳上。固定装置用于固定保护装置与智能相机,在智能相机随着焊接机器人工作晃动时,使保护装置不会轻易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为一分为二的中空可拆装结构,包括固定销、公接头、母接头,所述固定销设置在固定装置内壁的中部,所述公接头与母接头分别设置在固定装置的两端;所述套接壳背离防护镜的一端开有通孔,所述外壳开有固定槽,保护装置与智能相机通过所述固定销穿过通孔与固定槽的配合实现拆装。固定装置一分为二的可拆装结构,能够为保护装置与智能相机提供额外的夹紧力,通过利用销与孔的配合,能够同时实现限位、压紧、易于拆装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公接头与母接头之间设置有垫圈。垫圈能够进一步防止公接头与母接头的松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工业生产现场的智能相机保护装置,通过设置保护装置,能够将镜头污染与损坏的风险转移到保护装置上;

2、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工业生产现场的智能相机保护装置,保护装置与智能相机可拆装,可使保护装置在被污染时及时更换,避免影响智能相机的正常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工业生产现场的智能相机保护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的左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部件名称:

1-智能相机,11-外壳,111-固定槽,12-镜头,2-保护装置,21-套接壳,211-通孔,22-防护镜,221-钢化玻璃,222-着色层,3-固定装置,31-固定销,32-公接头,33-母接头,34-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工业生产现场的智能相机保护装置,包括智能相机1及其外壳11、镜头12,还包括保护装置2,所述保护装置2包括套接壳21、防护镜22,所述防护镜22设置在套接壳21内;智能相机1的外壳11外周套接有可拆装地套接壳21,所述防护镜22与镜头12平行设置。由于相机作为一种非接触式获取信息的设备,通常不会考虑镜头12受到污染的问题。但是,随着焊接机器人的使用,智能相机1处于电弧或熔渣飞溅的环境中,防止镜头12污染与损坏,对智能相机1的有效使用,降低损坏造成的经济损失,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通过套接可拆装地保护装置2到智能相机1上,能够将镜头12污染与损坏的风险转移到保护装置2上,保护装置2可以作为一种易耗品储备,在被污染时及时更换,从而避免影响智能相机1的正常使用。同时,由于防护镜22与镜头12平行设置,并设置防护镜22与镜头12间距小于5mm,将增加保护装置2后,对智能相机1成像的成像影响降低。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所述防护镜22以光学玻璃为基础,附着有着色层222。采用氧化铁、氧化钴和氧化铬作为着色剂,涂在防护镜22上作为着色层222。能够有效阻截弧光产生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同时加入氧化铈能够增加防护镜22对紫外线的吸收,进一步降低强光对图像噪声的影响。外观呈绿色或黄绿色。经过测定,加入氧化铈后能全部阻截紫外线,红外线透过率<5%,可见光透过率约为0.1%,进而减少智能相机1获取到的图像的干扰噪声。所述防护镜22背对镜头12的一侧粘合有平光的钢化玻璃221。钢化玻璃221能够进一步保护防护镜22,在防护镜22沾上熔渣时,或者遭受意外撞击时,起到保护作用。还包括固定装置3,所述固定装置3环绕在套接壳21上。固定装置3用于固定保护装置2与智能相机1,在智能相机1随着焊接机器人工作晃动时,使保护装置2不会轻易脱落。所述固定装置3为一分为二的中空可拆装结构,包括固定销31、公接头32、母接头33,所述固定销31设置在固定装置3内壁的中部,所述公接头32与母接头33分别设置在固定装置3的两端;所述套接壳21背离防护镜22的一端开有通孔211,所述外壳11开有固定槽111,保护装置2与智能相机1通过所述固定销31穿过通孔211与固定槽111的配合实现拆装。固定装置3一分为二的可拆装结构,能够为保护装置2与智能相机1提供额外的夹紧力,通过利用销与孔的配合,能够同时实现限位、压紧、易于拆装的目的。所述公接头32与母接头33之间设置有垫圈34。垫圈34能够进一步防止公接头32与母接头33的松动。

使用时,将套接壳21套入智能相机1的外壳11,再将固定装置3的固定销31穿过通孔211插入固定槽111中,同时两端的公接头32和母接头33配合紧固,此时,固定装置3压紧保护装置2的套接壳21与智能相机1的外壳11,实现紧固。当焊接机器人开始焊接时,焊接机械手时刻处于位置变换的过程中,因此通过固定装置3的作用,智能相机1与保护装置2牢固的设置在一起,能够有效防止机械手抖动时智能相机1与保护装置2的松动。同时,通过着色层222过滤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焊接弧光形成智能相机1的成像的干扰时,能够降低其影响,通过硬件方式对智能相机1的输入进行预处理。钢化玻璃221用于防止焊接时出现的熔渣飞溅并直接粘连到防护镜22上,并起到保护防护镜22的作用。所述套接盒采用但不限定塑料材料,所述钢化玻璃221采用透光率95%、莫氏硬度为8的钢化玻璃221;所述防护镜22采用但不限定民信双防焊接护目镜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