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翻转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9854发布日期:2019-01-22 21:2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压模翻转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冲压模翻转台。



背景技术:

传统在翻转大型模具的时候,直接采用人工翻转,不仅累,且较为不方便,虽然后来也有人制造出用设备进行翻转大型模具,通过连接杆固定,然后电机带动连接杆进行旋转,连接通过螺钉或者夹紧进行固定,虽然这样能够完整的完成翻转,大型模具需要悬在半空中,使得连接杆或者连接模具的部分,容易出现连接处产生变形情况,而且装夹也较为结构复杂,拆装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产生连接处变形且拆装方便的的冲压模翻转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模翻转台,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传动辊,所述底座上设有置物平台,所述置物平台底部设有与传动辊抵触的滑动轴,所述滑动轴呈圆弧状,所述置物平台包括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所述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相互垂直,所述滑动轴包覆在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的底部,所述第二置物板上设有与滑动轴同侧的弧形固定条,该弧形固定条延伸至第一置物板上,所述弧形固定条上设有传动链条,所述底座内设有与传送链条配合的传送电机,所述底座内还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和置于旋转电机上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固定有液压气缸,所述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与液压气缸连接的托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底座的放置,通过底座内部设置液压气缸,配合旋转盘和旋转电机,使得能够放置在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上的模具,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再然后通过滑动轴传动辊的配合,实现了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的角度转换,再利用传动链条与传送电机的配合,带着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转动,实现转换,通过大型模具抵触在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的相连接处,然后在第一置物板和第二置物板在翻转的时候,模具也就相对应的翻转,不需要任何外装夹力也不会产生连接处的变形,更不会因为结构复杂性,而产生拆卸的繁琐性,该装置没有出现连接关系,不存在拆装模具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冲压模翻转台,其特征是:包括底座101,底座101内设有传动辊201,所述底座101上设有置物平台,所述置物平台底部设有与传动辊201抵触的滑动轴303,所述滑动轴303呈圆弧状,所述置物平台包括第一置物板301和第二置物板302,所述第一置物板301和第二置物板302相互垂直,所述滑动轴303包覆在第一置物板301和第二置物板302的底部,所述第二置物板302上设有与滑动轴303同侧的弧形固定条304,该弧形固定条304延伸至第一置物板301上,所述弧形固定条304上设有传动链条305,所述底座101内设有与传动链条305配合的传送电机102,所述底座101内还设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401和置于旋转电机401上的旋转盘402,所述旋转盘402上固定有液压气缸403,所述第一置物板301和第二置物板302上均设有通孔306,所述通孔306内设有与液压气缸403连接的托板40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底座101的放置,通过底座101内部设置液压气缸403,配合旋转盘402和旋转电机401,使得能够放置在第一置物板301和第二置物板302上的模具,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再然后通过滑动轴303传动辊201的配合,实现了第一置物板301和第二置物板302的角度转换,再利用传动链条305与传送电机102的配合,带着第一置物板301和第二置物板302转动,实现转换,通过大型模具抵触在第一置物板301和第二置物板302的相连接处,然后在第一置物板301和第二置物板302在翻转的时候,模具也就相对应的翻转,不需要任何外装夹力也不会产生连接处的变形,更不会因为结构复杂性,而产生拆卸的繁琐性,该装置没有出现连接关系,不存在拆装模具的情况出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