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加工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9925发布日期:2019-01-18 20:3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加工用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加工用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用钢管制造建筑结构网架、支柱和机械支架,可以减轻重量,节省金属20~40%,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钢管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钢管在应用时,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切割、打孔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加工用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块、移动块、进水管、出水管、洗耳球,所述底座上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为圆弧型设计,移动块安装在底座上,螺杆贯穿底座与移动块连接,且移动块能在螺杆的作用下进行前后移动,移动块也为圆弧设计,固定块与移动块组成一个圆,移动块上开设有圆孔,圆孔内安装有第一永磁铁,阻挡杆与固定块连接,且阻挡杆能进行前后移动,阻挡杆能进行360°旋转,阻挡杆与圆孔相匹配,靠近圆孔的一侧的阻挡杆上镶嵌有第二永磁铁,所述底座内安装有进水管及出水管,进水管通过支管与出水管连接,底座的一侧粘结有洗耳球,洗耳球与软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固定块、移动块均为铸铁制成。

优选的,所述第一永磁铁及第二永磁铁均被分割成N极和S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利用螺杆改变移动块的位置从而适应不同尺寸的钢管;阻挡杆能对钢管进行固定,防止钢管在加工过程中出现飞溅的情况,当需要安装阻挡杆时,旋转阻挡杆将第二永磁铁的N极与圆孔内的第一永磁铁的S极相对应,磁铁在异极相吸的作用下使阻挡杆固定在圆孔内;洗耳球的设计能对底座上的灰尘、铁屑进行清理;进水管及出水管的设计能对底座、钢管进行降温,避免钢管在加工过程中烫伤操作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管加工用夹持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管加工用夹持装置的固定块与移动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管加工用夹持装置的阻挡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钢管加工用夹持装置的进水管与出水管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阻挡杆,3、固定块,4、进水管,5、出水管,6、移动块,7、螺杆,8、洗耳球,9、第一永磁铁,10、圆孔,11、第二永磁铁,12、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4所示,一种钢管加工用夹持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块3、移动块6、进水管4、出水管5、洗耳球8,所述底座1上焊接有固定块3,固定块3为圆弧型设计,移动块6安装在底座1上,螺杆7贯穿底座1与移动块6连接,且移动块6能在螺杆7的作用下进行前后移动,移动块6也为圆弧设计,固定块3与移动块6组成一个圆,移动块6上开设有圆孔10,圆孔10内安装有第一永磁铁9,阻挡杆2与固定块3连接,且阻挡杆2能进行前后移动,阻挡杆2能进行360°旋转,阻挡杆2与圆孔10相匹配,靠近圆孔10的一侧的阻挡杆2上镶嵌有第二永磁铁11,第一永磁铁及第二永磁铁均被分割成N极和S极,所述底座1内安装有进水管4及出水管5,进水管4通过支管12与出水管连接,底座1的一侧粘结有洗耳球8,洗耳球8与软管连接,底座、固定块、移动块均为铸铁制成。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将钢管放在底座1上,利用螺杆7改变移动块6的位置,使移动块6与固定块3将钢管固定住,同时旋转阻挡杆2,使阻挡杆2上的第二永磁铁11的N极与圆孔10内的第一永磁铁9的S极相对应,磁铁在异极相吸的作用下,使阻挡杆2与移动块6连接,加工完成后,旋转阻挡杆2,使阻挡杆2上的第二永磁铁11的N极与圆孔10内的第一永磁铁9的N极相对应,磁铁同极相斥从而易于阻挡杆2的分离,钢管加工完成后,底座1上的铁屑、灰尘通过按压洗耳球8,洗耳球8排出的气体将灰尘、铁屑清理,水在进水管4与出水管5内流动从而对底座1、钢管进行降温,。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