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2987发布日期:2019-01-08 22:29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轴承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装配工装。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传动的重要组成部件,随着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及市场需求的增多,各种高精度轴承被广泛的使用。在轴承装配过程中,通常需要人工将轴承装配于转子和壳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装配误差,且长时间作业后,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轴承装配工装,用于将转子和轴承装配于壳体中,包括底座和上连接板,所述底座和所述上连接板之间通过立柱相连接,所述上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上压头,所述底座和所述上连接板之间设有壳体支撑板,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壳体支撑板均能够沿所述立柱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所述底座上设有轴承定位座,所述轴承定位座的顶部设有定位座导柱,所述定位座导柱的顶部设有用于对所述转子进行定位的转子定位座,当所述转子通过所述转子定位座进行定位、所述轴承通过所述轴承定位座进行定位时,所述转子的中轴线和所述轴承的中轴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上压头能够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随所述上连接板朝向所述壳体的方向运动并挤压所述壳体,从而带动所述壳体支撑板朝向所述转子的方向移动,并最终将所述转子装配于所述壳体中并将所述轴承固定于所述转子的转子轴上。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轴承装配工装还包括送料槽支架、送料槽、料筒支架和料筒,所述送料槽支架固定设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送料槽支架的顶部设有送料槽,所述送料槽的上表面设有朝向下表面凹陷的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的底面与所述轴承定位座上用于对所述轴承进行定位的平面相平齐,所述送料通道的两侧设有向上凸起的料筒固定座,所述料筒支架通过螺栓连接设于所述料筒固定座上并能够套设于所述料筒的外表面使所述料筒的下料口处于所述送料通道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轴承装配工装还包括推杆气缸和推杆,所述推杆通过推杆支架连接于所述推杆气缸的气缸杆上,当所述推杆气缸的气缸杆做伸出运动时,所述推杆能够随着所述气缸杆的伸出在所述送料通道的内部移动并将所述轴承推送至所述轴承定位座处。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轴承装配工装,所述送料槽上还设有自上而下贯穿所述送料通道的滑槽,所述推杆支架能够穿过所述滑槽并沿所述送料通道的方向在所述滑槽内移动。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轴承装配工装,所述上压头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凹模,所述凹模的形状与所述壳体的外形形状一致。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轴承装配工装,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壳体支撑板之间以及所述底座和所述壳体支撑板之间的所述立柱的外表面上均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用于将移动后的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壳体支撑板恢复至初始位。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轴承装配工装,所述壳体支撑板的两侧设有用于对所述壳体进行定位的定位块。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轴承装配工装,还包括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气缸杆与所述上连接板的顶面相连,所述驱动气缸能够驱动所述上连接板朝向所述壳体的方向移动并完成所述轴承和所述转子的装配。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轴承装配工装还包括直线轴承,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壳体支撑板均通过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立柱相连接。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轴承装配工装,所述轴承定位座通过底部的定位销与所述底座相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承装配工装,能够准确有效地对轴承和转子进行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和准确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利用推杆气缸将轴承推送至轴承定位座处,提高了设备使用时的自动化程度和安全性,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实施例的壳体支撑板的下方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实施例的送料槽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图1中实施例的送料槽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实施例的转子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实施例的轴承定位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轴承定位座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10:底座;

20:上连接板、21:上压头;

30:立柱、31:弹簧;

40:壳体支撑板、41:定位块;

50:轴承定位座、51:定位销;

60:定位座导柱、61:转子定位座;

70:送料槽支架、71:送料槽、72:料筒支架、73:料筒、74:送料通道、75:料筒固定座、76:滑槽;

80:推杆气缸、81:推杆、82:推杆支架;

90:直线轴承;

100:轴承;

200:转子;

30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实施例的壳体支撑板的下方结构的俯视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轴承装配工装用于将转子200和轴承100装配于壳体300中,例如用于角磨机中转子轴承的装配,该装配工装包括底座10和上连接板20。底座10和上连接板20之间通过立柱30相连接,上连接板20的下表面设有上压头21,底座10和上连接板20之间设有壳体支撑板40,上连接板20和壳体支撑板40均能够沿立柱30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底座10上设有轴承定位座50,轴承定位座50的顶部设有定位座导柱60,定位座导柱60的顶部设有用于对转子200进行定位的转子定位座61。当转子200通过转子定位座61进行定位,轴承100通过轴承定位座50进行定位时,转子200的中轴线和轴承100的中轴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上压头21能够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随上连接板20朝向壳体300的方向运动并挤压壳体300,从而带动壳体支撑板40朝向转子200的方向移动,并最终将转子200装配于壳体300中并将轴承100固定于转子200的转子轴上。

本实施例中,采用驱动气缸驱动上连接板20移动,从而带动上压头21对壳体支撑板400上的壳体300进行挤压。驱动气缸的气缸杆与上连接板20的顶面相连,通过控制气缸杆的伸出完成对转子200和轴承100的装配过程。

上连接板20和壳体支撑板40之间以及底座10和壳体支撑板40之间的立柱30的外表面上均套设有弹簧31,弹簧31用于将移动后的上连接板20和壳体支撑板40恢复至初始位。在完成转子200和轴承100的装配过程后,可以取消驱动气缸的压力,由立柱30上的弹簧31回复变形产生的弹簧力驱动壳体支撑板40和上连接板20恢复至原位,以便下次进行装配。其中,立柱30上设有直线轴承90,上连接板20和壳体支撑板40均通过直线轴承90与立柱30相连接,并保证上连接板20和壳体300沿立柱30的轴线方向进行移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对壳体300进行施力,防止壳体300在壳体支撑板40上发生挤压移位,造成装配的不准确,上压头21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凹模,凹模的形状与壳体300的外形形状一致,从而确保在挤压过程中对壳体300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凹模的尺寸应大于壳体300的外形尺寸,方便装配后的拆卸过程。

进一步地,壳体支撑板40的两侧设有用于对壳体300进行定位的定位块41。将壳体300置于壳体支撑板40上时定位块41即对壳体300进行定位,提高装配的准确度,并防止在转子200和轴承100的装配过程中壳体300发生移位。

进一步地,为提高轴承100定位的准确性,保证轴承100、转子200和壳体300的待装配部位在一条直线上,在轴承定位座50的底部设有定位销51。如图5所示,轴承定位座50通过底部的定位销51与底座10相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10的上表面。在生产实际过程中,可能根据实际需要装配不同尺寸的轴承。当需要装配不同尺寸的轴承时,无需额外设计工装,只要更换相应的轴承定位座即可。因此在轴承定位座50的底部设置轴承销51,保证更换轴承定位座50时的定位准确性,提高设备的通用率。

图5为图1中实施例的转子定位座61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实施例的轴承定位座5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轴承定位座50的俯视图。

其中,转子定位座61上设有用于对转子200进行定位的缺口,轴承定位座50设于转子定位座61的下方,其上设有用于对轴承100进行定位的凹槽。其中,轴承定位座50上的凹槽的中轴线与转子定位座61上的缺口的中轴线相重合,从而保证在对转子200和轴承100进行定位时,二者的中轴线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保证定位后装配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轴承装配工装还包括送料槽支架70、送料槽71、料筒支架72和料筒73。如图3、图4所示,送料槽支架70固定设于底座10的上方,送料槽支架70的顶部设有送料槽71,送料槽71的上表面设有朝向下表面凹陷的送料通道74,送料通道74的底面与轴承定位座50上用于对轴承100进行定位的平面相平齐,送料通道74的两侧设有向上凸起的料筒固定座75,料筒支架72通过螺栓连接设于料筒固定座75上并能够套设于料筒73的外表面使料筒73的下料口处于送料通道74的正上方。

料筒73内叠放设有待装配的轴承100,由于重力作用料筒73内的轴承100下落至送料通道74内。送料通道74底面距离料筒73下料口的高度设置为每次只能允许一个轴承100进入送料通道74的内部。通过推送轴承100至轴承定位座50处,完成轴承100与转子200之间的装配。同时,将一个轴承100装配后,料筒73内的轴承100由于缺少下方轴承的支撑,又再次下落一个轴承100进入到送料通道74的内部,以备下次进行转子200和轴承100的装配。

进一步地,为提高该轴承装配工装的自动化程度,该装置还包括推杆气缸80和推杆81。推杆81通过推杆支架82连接于推杆气缸80的气缸杆上。当推杆气缸80的气缸杆做伸出运动时,推杆81能够随着气缸杆的伸出在送料通道74的内部移动并将轴承100推送至轴承定位座50处。

通过推杆气缸80驱动推杆81移动,从而利用推杆81完成对轴承100的推送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同时取消了人工对轴承进行定位的过程,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降低了危险事故的发生概率。

进一步地,为满足推杆支架82驱动推杆81在送料通道74内移动,在送料槽71上还设有自上而下贯穿送料通道74的滑槽76,推杆支架82能够穿过滑槽76并沿送料通道74的方向在滑槽76内移动,从而保证推杆81的移动过程。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轴承装配工装,能够准确有效地对轴承和转子进行装配,提高装配效率和准确度,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利用推杆气缸将轴承推送至轴承定位座处,提高了设备使用时的自动化程度和安全性,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